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氏家仪”与明朝典章一些明史专家最近发现,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善的明朝典章,竟然脱胎于浙江浦江县郑氏家族的"家仪"。这是1995年7月2日《解放日报》所报道的一则消息。据史书记载,浦江县郑家从北宋建炎(1127)年间开始,就聚住在一个大宅院中,合家而居...  相似文献   

2.
阴阳概念和两性关系溯源闵家胤“阴”、“阳”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阴、阳开始染上了哲学色彩。《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一年发生一次日食,大夫梓慎解释说:日食发生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节不会有灾,“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意...  相似文献   

3.
郑建军 《寻根》2003,(4):104-110
宋理宗时,郑氏为避金兵之乱从河南荥阳迁居浙江省宁波市灵绪乡(今獬浦)之择山下的塘路沿(今郑家村)。郑氏自宋朝南迁,在十七房居住至今,世代繁衍生息,已有20余代了。据《灵绪郑氏宗谱序》:“浙灵绪  相似文献   

4.
浦江郑氏家规的千年遗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贤明 《寻根》2012,(2):128-132
一 浦江郑氏自南宋初年同财共爨,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遭火灾而瓦解,共经15世。李静《义门家族的寿命与婚姻状况分析》(《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第96~99页)据《义门郑氏家谱》估算,郑氏人口在元至大三年(1310年)、至正十年(1350)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宣德五年(1430年)依次是32人、92人、244人、355人,以此度之,天顺三年郑氏人口至少在4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5.
肖伊绯 《寻根》2014,(6):53-55
"郑麐"这个名字,逐渐在所谓"读书界"略有提及,完全是带着一种玩赏态度开始的。起因只是郑氏有数款较早期印制的藏书票被发现,被称誉为中国藏书票先行者云云。但至今对于这位"先行者",我们却连他的生卒年都没有搞清楚。关于郑氏,目前所知其生平事略仅如此:郑麐,字相衡,广东潮阳人。20世纪初留学欧美,先在哈佛学习哲学,继就学牛津研究历史,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6.
《寻根》2004,(3):94-95
“千秋大构书林新著无双卷,万代宝典郑氏争荣第一春。”由郑自修任总编纂的《郑氏旗系大典》的开幕,道出了全世界1200万郑氏族人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7.
《寻根》2014,(6)
<正>"郑麐"这个名字,逐渐在所谓"读书界"略有提及,完全是带着一种玩赏态度开始的。起因只是郑氏有数款较早期印制的藏书票被发现,被称誉为中国藏书票先行者云云。但至今对于这位"先行者",我们却连他的生卒年都没有搞清楚。关于郑氏,目前所知其生平事略仅如此:郑麐,字相衡,广东潮阳人。20世纪初留学欧美,先在哈佛学习哲学,继就学牛津研究历史,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后南下上海,弃学经商,在沪  相似文献   

8.
郑清森 《寻根》2008,(4):118-119
中国姓氏,各有起源,郑氏的起源则与西周晚期周宣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郑国有关。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厉王少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建立郑国,谥称郑桓公,为郑国之始封。后郑人以国为姓,传续至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祸由猪生猪好吃还喜欢乱跑,往往因为吃了别人家地里的作物、践踏田地引起纠纷。如嘉庆九年(1804年)八月,四川汉州的刘守崇因口角致族侄之妻刘郑氏落胎身死,刘郑氏怀有六个月身孕,她喂的小猪走到刘守崇地内践食红苕,刘守崇看见后打了她的小猪,她不依,两相争闹,要拉刘守崇讲理,刘守崇往后  相似文献   

10.
咸阳秦风     
张涛  王齐秀 《寻根》2003,(4):72-76
咸阳,位于陕西关中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成阳。它有着2353年悠久历史,是战国末期秦国和统一后秦帝国的首都,秦都成阳宫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阳燧     
阳燧罗西章阳燧,作为人类社会早期的取火用具,最早出现左何时?它的面貌到底如何?史料虽然有所记载,但一直没有实物佐证。陕西周原阳燧实物的出土,解开了人们的疑团。1995年4月14日,陕西周原博物馆对已遭盗掘的扶风黄堆60号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的东北角...  相似文献   

12.
大理有过一座都城,据说在公元1000年前后还是全球十四大城市之一,盛极一时.它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大理古城,那方方正正的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的,是大理府的府城.府城之西,原有都城,叫阳苴咩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南诏王阁罗凤在原有城邑基础上扩建,耗费巨资,历15年才告竣工,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正式迁都于此.  相似文献   

13.
<正>"官方航线指南"(OAG)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最赚钱的航线为英国航空运营的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至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航线。该报告汇总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全球的航线及航班信息,主要数据为年销售额和每小时销售额。由此得出,英国航空在这条航线上一年赚得了11.5亿美元。该航线每月运行的航班多达600个以上,由波音747和波音777-200飞机执飞。全球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大关的,只有这条航线。  相似文献   

14.
1907年斗月24日(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江苏怵阳县上马台村徐嘉的儿媳胡仿兰被公婆逼迫。服毒身亡。这一旧时家庭中并不罕见的悲剧,在当年经由报刊披露,却成为公众关注的大事件。多种力量作用其间,使此案远远超越了虐杀儿媳的简单释义,而可以作为解析晚清社会──文化的一个经典案例,详加研读。 由新闻到案件 古代儒家标举的“忠孝”观念,经过历代统治者的不断宣说,早已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深入民间。极而言之,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一流传久远的训条,表明君、父握有决定臣、子生死的…  相似文献   

15.
王鹏 《华夏文化》2005,(1):31-32
周易一词最早出于春秋时期,俗称太极八卦。太极指天地处于混沌一体的状态,生成的两仪日阴阳,即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并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又可以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谓天地合则万物生,阴阳交而变化起,唯有不同性质的因素造势,方能激活事物,在相反依存中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来说,现代性成为了一个问题。但现代性原本只是一个西方的问题,而且只具备一重的意义,不具备多重的意义。这就是说,它是自启蒙以来西方历史的规定性,而不是全球历史的规定性。但现代性目前也许变成了全球的问题,至少也变成了中国的问题。如中国19世纪以来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等等的话题的出现,讨论和实践。问题不  相似文献   

17.
天坛,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神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规模浩大,气势雄伟,祭天设施完备,被誉为人类建筑艺术的瑰宝。3000多株古柏遍布其间,古朴苍劲,郁郁森森,更为古坛平添了独有的神韵。北京天坛面积广阔,占地273公顷,约等于故宫的2倍,北海的4倍,是中国现存庙坛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四周宽厚的围四,北图南方;中间一条南北纵贯的神路串起两大主体建筑群──祭天坛和祈谷坛。特色鲜明而又富含象征意义。中国古人对“天”的观念,诸如“天为阳,地为阴”、…  相似文献   

18.
早期人类对于野生的植物,尤其是可以食用的植物,自然而然有着栽培的想法。所谓“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的传说,是农业社会诞生的标志。栽培植物,尤其是粮食作物,把人类从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的惠赠,转变为主动地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这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牌意义。因此,植物种植栽培的历史,是人类文化史...  相似文献   

19.
孙歌 《东方文化》2001,(2):78-89
1995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在进行对于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反思和纪念。在这个年头里,中国和日本的知识界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共同性立场,相反,除了少数有识之外,在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中,中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回  相似文献   

20.
据史籍记载,巴人最早生活于西北地区,后来由陕西、河南进入湖北、四川。巴人南迁,南迁后进入了湘、鄂、渝、黔边区地带。《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命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巴”字最早见于殷墟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