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我国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短短几年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在农村。从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规律看,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  相似文献   

2.
真爱无声     
10月13日《新京报》报道,正在中国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2日上午到北京朝阳疾控中心看望八位艾滋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按照常规,我们马上就可以在各类媒体上看到安南与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交谈的照片或镜头,可事实上却没有,我们只看到了安南及其随从的照片。因为安南拒绝记者进入他与艾滋病患者交流的房间拍照。  相似文献   

3.
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地同艾滋病作斗争。中国现在正处于低感染期,中国应该能够最好地利用这个时机。因为,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了。”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对策研讨会上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相似文献   

4.
泰国是亚洲最早发现艾滋病病例的国家,也曾是亚洲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自1984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2000年底,泰国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达98.4万人,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8.9万人。仅2001年就有2.9万人感染了艾滋病。艾滋病现在已经成为导致  相似文献   

5.
小峰住在辽宁丹东市的一个村庄里,父母都是艾滋病患者,他出生时就携带着艾滋病病毒。小峰没有玩伴,也没有同学。他入学时,其他家长把自已的孩子领回家,罢课抗议。最后,村委会只能从外村聘请了一位退休教师,在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单独给他授课。2011年我去采访的时候,小峰的父母已经病发身亡,他寄住在同村的姑姥姥家里。我原以为采访他非常困难,这种经历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大都比  相似文献   

6.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目前,艾滋病在亚洲和中国逐步流行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1981 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而到1988年美国艾滋病患者就达到5 万人,与此同时,艾滋病也似乎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数年后,艾滋病在中国开始流行,假如艾滋病在中国失去控制,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如果你对中国艾滋病的严重性时还不太了解,读一读下  相似文献   

8.
你们听说过艾滋病吗? 那可是一种恐怖的疾病,人一旦染上艾滋病,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极大痛苦,而且很快将面临死亡。那么,艾滋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据统计,现在我国感染上艾滋病的人已经有80多万! 要遏制住艾滋病的扩散,了解和预防艾滋病就成了最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怎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格 《科学教育》2005,11(6):41-42
20003年12月1日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经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上升到2002年的10.9%。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呢?现就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乌干达曾是世界上受艾滋病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然而经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乌干达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主要探讨了乌干达中小学是如何通过课程建设以及积极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开展艾滋病教育的,以期对中国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戒毒所内吸毒人员开展减低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相关信息,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3月在云南四个地州市的强制戒毒所的324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戒毒人员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20-岁的青壮年未婚初中文化者居多;30-岁注射吸毒比例较高,参与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培训率低。结论:加大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的覆盖范围,开发适合该人群的培训教材,培养大量的同伴教育工作者,落实减低危害预防艾滋病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分析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周边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周边区域合作不断推进,给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带来了有利机遇。但是,周边地区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国际关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艾滋病扩散等问题相互交织,也给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艾滋病疫情的全球蔓延,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成为各国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宣传形式,公益广告在普及艾滋病科学知识方面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通过对英汉艾滋病公益广告中存在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和分析,旨在增进人们对艾滋病公益广告的理解,促进中西方防艾经验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云南桥头堡建设是中国从一洋战略走向两洋战略的转型。中国的太平洋战略无需借道出海,而印度洋战略则需要借道出海,因此,云南桥头堡建设既要规划好发展的思路和实施步骤,又要充分考虑云南周边国家的实际需求和安全顾虑,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周边国家的安全环境,化解不利因素,少说多做,找到破解云南走向海洋的困局,不仅是要选好突破点,更主要的是把借道发展变成合作发展,把云南桥头堡建设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发展对冲变成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送灵归祖仪式“尼木措毕”曾经广泛流存在川、滇、黔、桂彝族人民的民俗生活传统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今仅有凉山彝族地区保留得较为完整,它是彝民族的永恒的“心灵图式”,是彝民族共有的族群记忆和历史积淀,是难得一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以云南省艾滋病人口分性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女性性别脆弱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对于减少女性人口在面对艾滋病时的脆弱性,提高艾滋病防治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特色鲜明的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论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对云南民族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在非洲的蔓延,使非洲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灾难,非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制约。面对艾滋病的挑战,非洲各国政府十分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国际社会给予关注,并在物质、资金和技术上提供援助。目前,在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及其治疗方面,非洲国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彻底根除艾滋病,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19.
"尔比尔吉"作为彝族交际中的一种语体,相当于汉语中的俗语,在四川彝族及云南部分彝族中的运用最为突出,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蕴含的文化信息十分的丰富。从文学的角度看,尔比尔吉以诗体韵文的形式表现,表现出彝族文学中特有的修辞手法。特别是在尔比尔吉的"韵律"上,表现出"押音节"的民族特色。其实,这种在四川彝族中称为尔比尔吉的语体,在云南、贵州等彝区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云南瑶族中至今仍流传的各种神话受到了道教信仰的渗透和影响,神话中的世界早已处于道教尊神的统治之下,道教中的一些神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世界万物和人类的创造,盘古神话则已全面道教化。这是远古原始宗教相适应的神话与在后世意识形态领域中居主导地位的道教信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