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采用16PF测验和多元领导特质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变革型领导者的典型人格特质.通过相关研究和回归分析发现:(1)变革型领导者与人格特质中的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自律性、实验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怀疑性、紧张性呈显著的负相关;(2)在16PF测验的16种人格因子中,乐群性、有恒性、稳定性、实验性、自律性、敢为性6个因子进入到了变革型领导者的回归方程中,他们在变革型领导者的人格特质中共占有0.758的权重;(3)变革型领导者拥有典型的人格特质.通过对拥有这些人格特质的领导者的选拔与评定可以预测其以后对于变革型领导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学生与成人人格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PF对138名中学生165名成人进行人格测试,分析16种人格因素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现象。结果表明:中学生与成人在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因素上有极其显的差异,乐群性因素差异显,而在敏感性、怀疑性、纪想性等因素上没有差异。中学生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上存在性别差异,而成人在乐群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差异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卡特尔 16PF对 13 8名中学生和 165名成人进行人格测试 ,分析 16种人格因素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现象。结果表明 :中学生与成人在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因素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乐群性因素差异显著 ,而在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等因素上没有差异。中学生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上存在性别差异 ,而成人在乐群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16PF、窘迫感受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144名大学生和114名中学生进行测评,试图了解不同人格特质的大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窘迫感受性与焦虑状况,从而为其更好的成长及生活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1)中学生窘迫感受性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2)自律性、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与窘迫感受性、交往焦虑有显著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敢为性、忧虑性、兴奋性对交往焦虑都有影响,其中忧虑性影响最大;忧虑性、紧张性对窘迫感受性有一定影响,忧虑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卡特尔16PF对138名中学生和165名成人进行人格测试,分析16种人格因素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现象.结果表明中学生与成人在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因素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乐群性因素差异显著,而在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等因素上没有差异.中学生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上存在性别差异,而成人在乐群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随机整群选取的W市三所大学的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4名大学生为网络成瘾者(IAD),IAD发生率为8.4%;在IAD者中,男生比女生要多,且存在显著性差异;IAD组和非IAD组在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格特质中的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四个特质纬度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力.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4%;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业、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人格因子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16PF对“90后”中职生进行人格测试。结果发现15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乐群性、恃强型、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性、世故性、忧郁性、自律性、紧张性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聪慧性、稳定性性、实验性、独立性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显著高于女生,自律性、紧张性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10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其女生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实验性、自律性、紧张性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对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在恃强性、兴奋性和敢为性上得高分的人数比例较大,在聪慧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独立性上得低分的人数比例较大;男生在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等6个因子,女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等6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就性别而言,男女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13个因子的得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探讨重点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的人格特征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为研究工具,对重点高中414名学生进行整群测试。(1)在聪慧性、独立性因子上学优生显著高于学困生,而在乐群性、兴奋性因子上,学困生则显著高于学优生;二元人格因素学优生比学困生表现出明显的内向性和果断性;在新环境中有学习成长能力者因素和创造力强者因素上,学优生得分显著高于学困生。(2)在兴奋性和敢为性因子上,学优女生得分显著高于学优男生,而在怀疑性和独立性因子上,学优男生得分则显著高于学优女生。(3)16种人格特质能解释学业成绩变异的13.9%,兴奋性与学习成绩的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业成绩进行预测,学优生具有一些优秀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并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强迫症状因子分≥2为强迫症状的评定标准,结果表明:正常大学生与强迫症状大学生在“EPQ”的神经质(N)及自身隐蔽性(L),“16PF”的主因子自律稳定性及恃强、敢为、兴奋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强迫人格特质的血型以“B”为主,气质以胆汁质和抑郁质为多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创新创业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研究发现:第一,创新创业大学生的智慧、勇气、卓越与仁慈美德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的希望、勇敢、热情、创造力、判断力、社会智力、宽容、坚持、自律和幽默等10项积极人格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第二,学生干部的智慧、勇气、卓越和公正美德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学生干部的热情、创造力、幽默、判断力、社会智力、勇敢、团队、坚持、领导力等9项积极人格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人格与美德,需要重视创新创业积极人格培育课程开发,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情绪体验,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人格特征和性别差异,为民族个性心理研究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16PF对来自全国48个少数民族2891名大学生进行统一心理测试。得出①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在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忧郁性方面普遍高于常模,而在聪慧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世故性、实验性方面低于常模,差异性很显著。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格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稳定、怀疑、独立,女性则比男性更乐群、兴奋、敏感、幻想、忧郁。③在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人格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184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亲密度与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呈负相关;家庭适应性与兴奋性、敢为性呈正相关,与独立性、紧张性呈负相关.(2)敏感性和独立性两人格特征上存在家庭类型差异:极端型家庭与平衡型家庭在敏感性上有显著差异,平衡型家庭与中间型家庭在敏感性上有显著差异;平衡型家庭与中间型家庭在独立性上有显著差异.(3)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与焦虑都有较强的预测性,家庭亲密度越高的大学生越具有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生活适应越顺利.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其职业心理特点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才培养 质量。因此探讨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及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教师优良职业心理品质的培 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主要有教育机智、教育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这些特点能够 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知、开启心智、“学会做人”,促进其个性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在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诸多原因中,经济条件的贫困性是根本原因,通过社会交往氛围、家庭成长环境、学校交往环境、自身性格心理等影响因素体现出来。借鉴儒家交往伦理,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学校和贫困大学生应提高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从思想上消解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建立大学生互助团队,培养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交往技能;提升道德素养,以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拓展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除了积极的影响之外,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中网络双重人格就是一个方面,有些大学生深受其困扰,因此,探究大学生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的浪潮为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理念。信息化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推进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改试验,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空间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目前高校工作中日益突显,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主观认知态度方式、社会大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将经济助困与心理助困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从而促进贫困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高校体育作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与影响还未被社会充分认知。概括而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力主要表现在智力、情绪、人格、人际关系、意志品质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