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汉语无主句的成因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造句注重意念连贯,不求结构完整,所以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无主句。在将汉语的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时,就要采用恰当的手段把英语的主语补出来,如使用增添法、转换法、倒装法等,因为英语注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一般而言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句子具有松散性和开放性,句子意思的表达主要通过内部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因此有些汉语句子不需要主语。本文主要阐几种述无主句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思维模式决定了两种语言在建构句子时各具特性:一般来讲,英语必须指出主句,而汉语则不。本文以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为出发点,探讨了汉语无主语句的英译技巧,指出通过补出主语、改变句型等手段来解决汉语无主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无主句是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句型,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使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成为一个翻译难点。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句法学的视角下讨论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策略,认为汉语无主句的英译要以译品的主语来源为关键,这样才能使译品符合译入语规范,避免产生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5.
孔丹冰 《华章》2007,(5):114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有许多不同之外."无主句"作为汉语一种特有的句型,使用非常广泛,而英语中则强调主谓结构的完整性.因此,把汉语无主句翻译成英语,需要我们对句子做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它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乔姆斯基(1981)提出名词性短语分为空、实两类之后的二十多年间,语言学家对空语类的语义和相关的句法语言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比较了英语和汉语中的空语类现象,指出英语[TENSE]特征强而汉语无此特征或此特征较弱,因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无主句,并提出了汉语无主句空主语的特征和类型及其在英译中的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7.
汉语无主句是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时,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技巧,才能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规范。文章通过大量的译例,探讨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途径,旨在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8.
无主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而又常用的句型。由于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汉语无主句在翻译成英语时通常需要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做出适当的变通,选择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语言规范,从而达到"变中求信,变中求顺"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主语按照隐现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凸显、省略、虚位、缺失四种认知状态.相应地,按照主语的隐现程度,特定语言的句子呈现梯度发展趋势,形成以下等级序列:有主句>省主句>假主句>无主句,这个序列不仅汉语中存在,英语中也存在,表现出跨语言的普遍特征.这个发现既有理论语言学意义,同时对汉英互译,汉语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无主句是汉语中的特殊句型,也是农业科技文本中的常见句型之一。本文以自建农业科技文本双语语料库为基础分析无主句翻译,总结了四种翻译农业科技文本中无主句的方法:译为被动句、增补主语、使用It句型、将非主语成分转化为主语。本研究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文本翻译质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共享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在句型与排列上各有特点。因此英译汉时,必须抓住原文全句的中心思想,区别主次。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重新按汉语习惯加以组合。一个英语句子可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为了修辞效果,文字搭配,英语短句有时还应该拆成更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在句型与排列上各有特点。因此英译汉时,必须抓住原文全句的中心思想,区别主次。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重新按汉语习惯加以组合。一个英语句子可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为了修辞效果,文字搭配,英语短句有时还应该拆成更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3.
英汉句子结构存在着差别,尤其体现在谓语动词上.相对英语而言,汉语兼语句为汉语一大特色。本文从分析汉语兼语句的结构特征入手,通过英汉句子谓语动词对比,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探讨汉语兼语句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结构和分布两方面对英汉分裂句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英语分裂句结构较为复杂,被强调部分从母句移出,而汉语的分裂句则只是在被强调部分前加"是"字,被强调部分并不外移;英语句子的某些成分可以用分裂句和假拟分裂句强调,而汉语只能用假拟分裂句强调;英语的分裂句一般不用于强调谓语,而汉语的分裂句则可以强调谓语。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尤其是古汉语和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动词谓语句。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句子中,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研究表明,非动词谓语句中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动词。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从英语写作的句子层面,通过对比、阐释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组合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汉式英语句的错误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英语句式的了解和组句能力的训练,从"遣词造句"入手,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受英语影响,现代汉语句式带上了一些英式特征,如带主语的句子增多,被动句的使用变得宽泛,连接词大量增加,长句变多等。文章运用英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比较了英汉句式的差异,探讨了现代汉语句式具有的英式特征及造成的原因,并分析了我们应该具有的态度:汉语的英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对此我们要持有开放乐观的心态,相信汉语的自洁能力,不盲目排斥汉语句式的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汉语与英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分析入手,突出汉语的意合特点和英语的形合特点,指导英汉互译时长句的翻译方法,同时归纳了在汉译英时翻译方法和思路,翻译时不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翻译,而因分析原文的主要信息,重新调整结构,用符合汉语和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传递原文的意思。通过归纳分析英汉互译时的不同方法和技巧,使我们在处理长句时更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与翻译商务英语中的复合句是商务英语学习的难点,而要正确理解与翻译这些句子,关键是要弄清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语序、语态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句子中各成分之间复杂的语法修辞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