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再创作,能创作出通俗易懂、易读易记、又能有力促销产品的广告,比忠实、通顺、优雅的译文更为重要。因此,本文中提出了较为务实的广告翻译原则:即以目的为导向的功能主义原则。这种为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做法正好是原本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本文根据此原则对广告翻译归纳出六种类别,并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从严复提出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之后,人们不断地提出新的翻译原则和理论,但核心仍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就是"信"。但广告是以宣传产品并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为目标的特殊文体,因此不能一刀切地采用"信"的原则。本文从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劝说目的角度分析、说明广告采取功能主义翻译原则的必要性,原语与译语两种语言文化不同,如采用"信"的翻译原则,则无法达到广告的劝说目的,因此翻译必须侧重其功能,舍弃"信",即忠实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毛慧 《文教资料》2010,(6):42-44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翻译,提出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及广告的目的和功能看,国际广告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考虑目的语语言、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因素,译出优秀的广告,并提供了衡量广告译文成败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谢颖梅 《考试周刊》2012,(84):23-24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目的性极强的交际活动,因为广告翻译是以文谋钱为创作目的的。指导英语广告翻译的原则自然与普通英语翻译的原则有所不同。经过对多则中英文广告语言的比较,我们在英汉广告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表达方式的韵律性;语言修辞的多样性:文化差异的等值性。  相似文献   

6.
柏慧 《英语广场》2023,(29):11-14
目的论由功能主义翻译学派提出,包括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与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岛上书店》汉译本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并讨论目的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目的性极强的交际活动。因为广告翻译是以文谋钱作为创作目的,指导英语广告翻译的原则自然与普通英语翻译的原则有所不同。经过对多则中英文广告语言的比较,我们得出在英汉广告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表达方式的韵律性、语言修辞的多样性、文化差异的等值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学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等值的概念,但是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无法实现。德国的学者提出的目的论和后期发展出来的功能主义为翻译提供了一条新路。通过广告翻译这一视角,指出传统的等值理论并不能完全指导翻译实践,而运用功能主义的方法却能在广告翻译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告文本的首要功能是诱导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而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二者都以文本功能为主要价值导向,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功能派译论和广告翻译的特点,指出以目的语文化和功能为导向的再创造翻译策略最适于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中,化妆品广告语翻译对产品销售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化妆品广告语为语料,指出化妆品广告语翻译策略的规律,并结合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化妆品广告语英译汉策略进行阐释,以期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角度讨论汉英广告翻译。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电影片名即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质上是广告翻译,这就决定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式有着异于一般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另译,一种对影片的片名进行重新命名的再创作行为。本文结合广告翻译的特性和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探讨另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的贸易往来变得日益频繁。各国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竞相向全世界推销本国产品。而被喻为商业化身的广告在促进产品销售和占领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广告翻译的重要性也随之表现出来了。广告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德国的功能主义派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新的途径。这对广告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功能理论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通过改写、删译,增译和语言语义翻译这几种有效的翻译方法,对跨国经济中的广告翻译进行分析,以使翻译目的论能对社会科学和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伟钧 《考试周刊》2014,(44):30-33
一种商品或服务要进入并长期立足于国际市场,无可避免地需要广告。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宣传,必然涉及广告翻译。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探析广告翻译理论框架构建,包括广告翻译的定义,广告翻译过程的参与者及其角色分析,广告翻译的目的与原则,广告翻译的方法与广告翻译中的修辞手法处理等。  相似文献   

15.
朱云 《高教论坛》2013,(5):135-137
德国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重视译文功能的实现,是对传统"等值"翻译观的重大突破,本文以此为视角,以《2012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分析了中国政治文献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和通顺性原则,以期为今后的政治文献翻译研究提供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6.
杨辉  张其云 《文教资料》2010,(10):59-61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的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主导原则是整介翻译行动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在探讨广告英语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广告翻译者应以“目的原则”为宗旨.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增强广告功效。  相似文献   

17.
浅谈广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广告翻译中存在的缺陷,运用国际上通用广告翻译的基本原则,提出在广告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希望以此丈能在我国进入WTO之际,使我国企业能运用成功英文广告打进国际市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翻译行为日益趋向多元化,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无法完全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而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应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而修正了传统的“信、达、雅”原则,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广告口号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模因具有选择性,广告口号要成为强势模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广告口号翻译中,强势模因的打造主要使用三种策略:重复、类推和新造。译者应充分考虑接受者的认知环境、情感需求等因素,灵活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创作出最能实现广告主交际意图的强势模因。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因此它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广告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