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8,(12):I0001-I0001
——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城市电台发展与协作会11月21--23日在云南昆明举行。  相似文献   

2.
广播媒体的类型化生存与发展已是我国广播业界、学界及许多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现象。为对类型化广播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2008年11月21~23日,中国广播杂志社与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在昆明联合举办了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研讨会,就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等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研讨。来自台湾的关尚仁教授和蔡珊珊以生动的案例,分别作了题为《找出您的黄金定位》、《品牌价值创造营销市场》和《从黄金定位迈向品牌》的演讲,讲述了类型化电台如何分析市场、找准定位,从而锁定听众,获取充足的市场份额和营利佳绩。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覃信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itFM频率总监戴以戎、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音乐广播频率总监王丽等,以各自电台和频率近年来对类型化广播的探索为例,诠释了有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广播的发展道路,并把他们的感悟和思考与参会者分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邓忻忻教授做了题为《类型化新闻广播模式与传播策略》的演讲,以系统的理论和睿智的思辨,论述了今后类型化广播新闻传播的模式与策略。本期《特别策划》刊出此次会议演讲内容的辑录,因篇幅所限,演讲内容均有所删节,在此一并向各位演讲者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统广播媒体的纷纷改革与新媒体的发展,媒体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媒体没有发行等收入,广告收入的多少几乎决定着其生存地位,而广告的质量也影响着类型化广播的整体形象。由此看来,类型化改革中的广播媒体吸引更多品牌客户,保持并发展优质客户资源是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类型化广播广告如何吸引品牌客户,从而还广播媒体一个“绿色”形象。  相似文献   

4.
类型化广播是传统广播面对挑战、特色化生存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应运而生的,它在广播事业改革发展中起到了一定重要作用。中国广播杂志社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组织召开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研讨会,目的就是共同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广播之路,加快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2011年10月3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中国广播杂志社与湖北音乐广播共同承办的2011(第二届)类型化广播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国数十家电台频率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2008年11月21日,《中国广播》杂志与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在昆明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研讨会",以及同年11月28日中广协会广播电视(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在武汉举办的"全国类型化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08,(11):68-68
会议主题:类型化电台的生存与发展什么是类型化广播?类型化广播与频率专业化有什么不同?在众多电台中如何让听众死心踏地的锁定频率?如何由精准的市场分析了解竞争者市场,找到最适合的黄金定位,打造独一无二的Formation Station。  相似文献   

7.
吴雨蓉 《新闻知识》2013,(6):28-29,75
无论是适应受众细分的市场发展方向还是面对新媒体迅猛崛起的尖锐挑战,类型化广播都必然作为传统电台的取代者而成为广播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引入使频率资源大大增加,为类型化广播在我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以媒介变迁为视角,分析类型化广播对广播媒介的传承与对广播固有传播理念的革新,探讨类型化广播在广播媒介形态变迁中的意义,从而引发对新时期的正确广播观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石新质 《视听界》2010,(2):61-6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广播改革大潮以来,一个城市的上空,广播频率由2—3个陡增到10—20个,如何为这些单频率做市场定位?其间,广播与窄播、大众与分众、综合台与专业台、类型化广播,话题的丰富多彩反映了广播人近二十年来在媒体市场上沉浮的实践心得,也反映了广播业态在一个具体区域的市场形态与其他媒体互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从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出现,发展以及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的语言艺术、板块设计、设备运用等方面着手,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简单阐述类型化音乐广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经过六年多的探索性实践,类型化已经成为深化我国广播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不仅因为在全国范围内已有40余个广播频率先后实施类型化改革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益,也不仅因为发达国家的广播率先成功探索并实践着类型化这一与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介发展规律相契合的运作与经营模式,更为重要的是,类型化是我国广播改革逻辑的必然延伸。  相似文献   

11.
王成民 《今传媒》2010,(11):36-39
本文对类型化电台的概念、发展、特色、受众定位、节目定位、市场定位以及西安综艺广播的节目框架方案、编排、宗旨、制播分离、本土特色、运作方法等加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类型化广播是当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广播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近年来中央及部分省级电台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在地方电台却少有涉及。随着广播改革和创新的进一步深入,广播在经历了大而全和频率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后,分众化特点日益明显,借鉴国外以及中央和部分省级台的经验,类型化广播是在传统电台基础上更加符合听众收听习惯而又尊重传播规律的一种播出模式的改革,更是地市电台再次快速发展的契机和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了类型化广播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电台发展类型化广播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播实现类型化、专业化操作是近些年来发展的热点.广播的"窄播"定位使得广播的分化越来越多样和细微,随着专业类形态的基本格局逐步形成,频率经营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市场的变化以及效率原则对频率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通过对听众类型的细分.从而确定电台的节目架构、播出方式、广告设置等,以达到最大的收听可能性和经济效益,这在广播的地位不断受到质疑的今天尤为重要.当然,各地广播专业化改革都已经陆续进行了10多年,电台改革和实践者们反复进行摸索,专业台陆续出炉;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电台类型化、专业化的走向和发展空间如何更成为让人思考的新课题;而面对各种新媒体、新传播渠道的出现,广播更应考虑如何与之结合、形成自己新的特色,结合广播的传统优势达到对受众的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针对类型化广播对广播媒介的传承与革新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我国广播媒介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满足观众对于广播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国的TOP40出现以来,类型化的电台发展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改版以来,我国广播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因此,现阶段对我国广播节目进行改革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类型化的广播进行研究。对类型化广播进行研究,为广播走向良好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魏胜利 《中国广播》2013,(2):38-39,69
作为文化产品的广播节目,具有与其他文化产品相似的属性,同时又具有其个性特征,广播媒介同样重视自身的品牌管理。广播媒介的品牌定位要基于清晰而且准确的市场细分,基于对受众行为方式与心理需求等要素的调查与分析。拥有品牌价值的广播媒介将拥有更多的溢价效应,也是广播电台发展壮大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7.
类型化电台产生于激烈的媒介竞争,有竞争就有市场区隔,就有定位。定位是否准确,不但影响广播的文化力、形象力,也会触及广播蕴藏的经济价值,影响电台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类型化电台往往把定位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投入人力、财力作深入的研究,以期形成广播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创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在激烈竞争的媒介市场取胜。  相似文献   

18.
类型化音乐广播是从传统综合广播中分离出来的,它改变了分时段固定播出的形式,不再将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节目集中在一个频率里,而是围绕音乐艺术,以音乐主题贯穿广播的全过程.类型化音乐广播有针对性地选择受众类型,因而能有效锁定受众需求,提高受众忠诚度.类型化音乐广播定位传播价值,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引导广播媒体应对新媒体竞争,实现由传统广播向类型化广播转型.河北张家口品味音乐广播是地方音乐频道的一个品牌栏目,作为典型的类型化电台,它凭借三个第一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同,包括第一家“节目减法,广告加法”电台、第一家“完全公司化运作”电台和第一家“19小时音乐不间断”电台,在类型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张慧娴  张允 《新闻世界》2010,(8):140-141
我国广播业面临节目的同质化和媒体间的恶性竞争两大难题。类型化电台概念由国外引进国内,成为了解决两大难题,应对受众细分时代的重要法宝。本文通过分析广播电台在类型化转变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归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以期为我国类型化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巴晓光 《东南传播》2012,(6):136-137
类型化音乐电台因其风格的统一而满足了分众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内容趋同化的弊端,这一状况势必带来品牌忠诚度的下降。本文以福建音乐广播为例,探讨了对频率包装的语言风格进行定位和设计,以此来提升音乐广播品牌忠诚度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