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草原生态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部分民族的调查,在经济类型、居民收入、政策法律、婚姻家庭、饮食文化、居住形式、宗教信仰、科技教育等方面,现代北方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互动的本质关系。现今由于草原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导致了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化。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链条继续保持下去,有利于促进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草原的沙化退化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1985年所作的草原普查,内蒙古以荒漠草原为主的牧区各旗县全部超载,草场退化已十分明显.保护得相对较好的草原,如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近年同样面临着超载过牧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的危险.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研究的文献回顾并归纳整理,试图从中得到启示,探求一条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原牧区人地矛盾的加剧及缓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垦草原、盲目移民的结果是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沙化退化;农耕范围和沙化退化面积的迅速扩大,使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而加剧了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而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的加剧又造成草场的沙化退化和草场面积的进一步缩小;大面积的沙化退化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化而导致了贫困。解决牧区草畜矛盾、人畜矛盾和沙化退化的具体方式方法可能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说不外乎以下两条:建设并改善生态环境和严格控制本地区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锡林郭勒草原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草原退化、沙化、沙漠化严重,草地植被受到破坏,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利用性能降低,土壤受到侵蚀,土质变粗沙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加剧,鼠、虫害和毒草繁衍发生。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研究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现状和建设措施,对于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阐述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沙漠化草地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5项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经过近几年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内蒙古防止草原沙化、退化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全面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好现有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传统游牧文化必须加以保护,这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无形制度基础;重建内蒙古草原生态必须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欧军 《集宁师专学报》2002,24(1):65-69,79
素有天然草原美称的内蒙古大草原,正面临着退化、荒漠化、沙化的威胁。本文从自然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等方面历史地考察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就如何恢复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退牧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和谐牧区建设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对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验证这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项目,我们通过项目区及非项目区的草原进行设点监测。通过监测发现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对乌拉特草原的生态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工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及鉴于天然草原的实际情况,生态修复的效果不是那么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内蒙古四子王旗为研究区,通过入户调查对禁牧政策实施前后牧民家庭状况、牧业生产,科学技术在牧业中的应用情况、草场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比对,得出以下结论:禁牧政策实施后,牧民年收入有所增加,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牧业生产投入加大;禁牧政策仅能改善部分草场现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草原退化问题;草原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自然灾害仍较严重;牧业生产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广大牧区,农牧民种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草产业迅猛发展。人工种草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还使农牧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 据中国科学院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在已经严重退化沙化的草原上实行禁牧休牧,让其自然恢复,而农牧民饲养牲畜所  相似文献   

10.
从人性入手,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牧区草地退化、牧民分化及文明淡化的内在驱动力.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是现阶段人性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必然结果;牧民群体分化是人性欲望追求下草地作为生产资料再分配的结果:文明淡化是传统草原文化受到人性释放而遭受冲撞的结果.草原生态保护必须以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为前提,通过重塑正确的人性追求价值观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从人性入手,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牧区草地退化、牧民分化及文明淡化的内在驱动力.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是现阶段人性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必然结果;牧民群体分化是人性欲望追求下草地作为生产资料再分配的结果:文明淡化是传统草原文化受到人性释放而遭受冲撞的结果.草原生态保护必须以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为前提,通过重塑正确的人性追求价值观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草原环境保护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要求对草原环境进行保护,草原环境保护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草原环境保护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权价值等几个方面。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过程中,应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全民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领域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之一.畜牧业产业化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但是在面临物价上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国内外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探索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更为合理的模式,深入系统分析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障碍是当今畜牧业发展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双休日看电视,三江源头草原上那些恣意奔跑的藏羚羊让我入迷,而且渐渐地对它们钦佩不已。从前,我以为藏羚羊是一种需要大力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不断退化的生态环境致使它们生存艰辛,觊觎其皮毛高昂价值的盗猎分子阴魂不散地盯着它们……但今天这档电视节目中,那一群群藏羚羊让我很感动。  相似文献   

15.
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是呼伦贝尔市各族群众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首要政治任务。本文对陈巴尔虎旗草原退化、沙化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防沙治沙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原则,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为主体的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草原生态环境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政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十年,新巴尔虎右旗面临着防止人为因素破坏草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生存环境质量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和谐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西部草原是我国松嫩草原的中心,也是吉林西部的绿色生态屏障。这里植被以羊草为主,曾育成了中国美奴羊、东北细毛羊和草原红牛等优良畜种。 由于过度放牧,盲目大面积开垦,加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吉林西部草原的退化速度明显加快。在过去的 15年间,草地每年以 1.8%的速度减少,退化速度为3%,分别是此前30年的16.5倍和6倍。目前,吉林省有天然草原214.7万公顷,其中7.16万公顷难以利用。为遏制天然草原退化势头,吉林省近日制定了天然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计划从今年到2010年,改造全部沙、…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新世纪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笔者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群体投资机制、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环境优化机制、构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蒋高明 《科技文萃》2005,(5):158-160
草原退化现"毒"草 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约53亿亩,这些草原一方面支撑着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肖燕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4):126-129
草原地区经济建设是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的可靠保证和促进草原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一直以来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粗放、落后、掠夺式开发利用草原资源致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当前,加快草原地区经济建设必须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走上既满足当前利益又为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