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旅居美国的中国母亲讲述了儿子竞选的故事,并把它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孩子敢于竞争、敢于给自己定位的风采。这位母亲写道: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来,他告诉我说他被选为班里的“圆桌会议代表”了。我很惊奇,便问:“今年...  相似文献   

2.
一、“祖父和母亲”课文中所说的“祖父和母亲”,并不是他的亲祖父和生母,顾炎武的生父叫顾同应,生母何氏,他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孩。在他生下来时,同应的叔父蠡源公(名绍芾)五十一岁了,独生子同吉,青年夭折,媳妇王氏也已二十八岁了。因王氏是在同吉未死时订亲,死后过门的,所以身边没有孩子,于是顾炎武生下来就过继给王氏。这样,他从小就在嗣祖蠡源公,嗣母王氏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成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友人许君说起.有一位前辈.在回忆往事的文章里.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去买橘子.出门前.母亲教他如何挑选好的橘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母亲最后说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那位前辈感叹地说,他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这句话,便够他受用一辈子。  相似文献   

4.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5.
拉钩上吊     
被冷落的顾客老王在餐厅坐了很久,看到别的客人吃得津津有味,只有他仍无侍者来招呼,便起身问老板:“对不起,请问我是不是坐到观众席上了?”大家都很忙一位女电话推销员正给不同的家庭打电话,一个小男孩接了电话并轻声说:“你好!”推销员便问他母亲是否在家,小男孩轻声回答道:“在家!”推销员又问她是否可以和他母亲说几句话,小男孩轻声说:“不行,她很忙。”那位妇女又问他父亲是否在家,小男孩轻声说:“是的。”于是推销员问可否与他父亲通电话,小男孩低声说:“不行,他也很忙。”那妇女问那儿是否还有其他人,小男孩回答:“消防队在这儿呢。”…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姑妈 在汉语中,“娘”与“妈”一样,都是指母亲。有一初到中国学汉语的英国留学生,在校园里看上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于是他给她写求爱信,但一时忘记“娘”怎么写了,便自作聪明,以“妈”代“娘”——“亲爱的姑妈……”  相似文献   

7.
情役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香港电视剧《纵横四海》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母亲,为了让杀了人的儿子罪名不成立,竟说人是她杀的,宁愿自己背上杀人犯的罪名,也要让罪恶滔天的儿子逍遥法外!这位“糊涂”的母亲自杀前说了一句话:“他是我儿子!”哎!人为情役,命为情丧,何其悲哀!“他是我儿子”,感情便有所偏重;“他是我儿子”,理智便可少些;“他是我儿子”,便可以心甘情愿为他顶罪;“他是我儿子”,一切的一切会变得理所当然,包括包庇、包括顶罪,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愚蠢!人,常常如此,常都被感情所役使,无从挣脱。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俗话说:“事…  相似文献   

8.
古兰 《云南教育》2008,(11):46-46
最近听友人许君说起,有一位前辈,在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里,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去买桔子,出门前,母亲教他如何挑选好的桔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母亲最后说的—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邵位前辈感叹地说,他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这句话,便够他受用一辈子。  相似文献   

9.
Jokes and Humour     
茱莉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伦敦成为法国的首都吧!”妈妈很奇怪:“茱莉,为什么求上帝让伦敦成为法国的首都呢?”茱莉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决定送他母亲一份生日礼物。他听说有一只神奇的鸟会说12种语言,会唱10种著名歌剧,便立即买下这只鸟,寄给了母亲。这只鸟花了他5万美元。他母亲生日的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她。“妈妈,您觉得那只鸟怎么样啊?”他急切地问道。他母亲回答说“啊,味道好极了!”丹在一个大城市的某个俱乐部当守门人。每天都有数千人经过他的门口,而且许多人都会停下来问…  相似文献   

10.
天才的幸运     
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他从小就喜爱绘画。他的父亲便对他的母亲说:“给他笔和纸,让他画吧。”当然,他的父亲作画时身旁也多了个小崇拜者。可惜的是,当他被送进学校后,人们发现这个能灵巧地画毛驴和狗的“小神童”很不正常,逃学和旷课成为家常便饭,而且非常厌学。此后,不仅美术课  相似文献   

11.
关于“雪”的比喻,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东晋有个才女叫谢道韫,有一次去叔父谢安家玩,正遇大雪,叔父便考自己的子侄们如何喻雪。其中一位叫谢郎的说“空中撒盐差可拟”,这时谢道韫起身说:“莫若柳絮因风起”,于是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而有了“咏絮才”的美誉。但问题是“空中  相似文献   

12.
他自云中来     
朝烟 《中文自修》2007,(6):9-11
如果说缘分天注定,那王维与佛的缘分确是从呱呱坠地便结下了。笃信佛教的母亲给他起名“维”,字“摩诘”,取意于《维摩诘所说经》。母亲在他心中不仅播下了佛的种子,“持戒安禅、乐住山林”的她也深深影响了王维的思想、性灵与胸怀。千百年后,人们将他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号“诗佛”。  相似文献   

13.
蒋湘南,字子潇,回族,河南固始人,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卒于成丰四年(1854年),享年五十九岁。蒋湘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母亲一边支撑家庭,一边教子读书识字。他的叔父见他聪颖伶俐,便  相似文献   

14.
范母教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范敬宜调任国家外文局局长。他写信给在老家的母亲,母亲回信,只给了他八个字:“位高坠重,君可休矣。”  相似文献   

15.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是穷孩子的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繁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在于历史及文学。凭着一纸表示不堪深造(其实他后来还是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的“特许文凭”,他只好到母亲的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处境无异于“识字的奴仆”。不久,他便以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以其生活节俭、治学严谨、文风朴实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然而,这位艺术大师无论何时何地也忘不了自己的母亲对他一生的影响。他常对人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他接触过不下20位教师,其中有给他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他的真正的老师还是他的母亲。尽管母亲不识字,可把性格传给了他,给了他生命的教育。老舍的一生是艰苦的。父亲早年抗击八国联军阵亡。那时他才一岁半。他是靠母亲给人洗衣服和缝缝补补带大的。老舍的母亲很爱花。她的小院里  相似文献   

18.
周俊 《教书育人》2008,(8):53-54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19.
猫的特写     
一我很喜欢猫。可是母亲不喜欢。“猫整天叫,缠着人,一不小心就让它打坏东西……”每次提到养猫,母亲便这样唠叨。于是我只有写信给爱好摄影的表哥,请他给寄几张猫照片来,以供“画”猫充“饥”。  相似文献   

20.
“红,是什么样子的?”一位盲童问他的母亲。母亲说:“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那红一定很烫呀!”“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那红一定可以给人们光明了?”“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那红一定是流动的。”盲童兴奋极了:“我知道啦,红是烫的,是发光的,是流动的!”一位盲童,什么也看不见,但他“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红”。他对“红”的感悟是那么真切,那么形象,那么丰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位盲童的母亲,可能是出于无奈,才不得已从多方面、多角度“旁敲侧击”,启发孩子去理解、感悟“红”;而孩子却从这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