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五屠宰场》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突出语言特色就是黑色幽默。运用语言学的认知语用理论对小说中的黑色幽默进行剖析有助于解读小说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揭示战争的残酷和荒谬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流派——“黑色幽默”入手,通过黑色幽默文学中的代表作探讨了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特点,让读者透过黑色幽默小说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冯内古特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五号屠场》是黑色幽默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品采用拼贴式的元小说叙事话语,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严肃、残酷的战争主题与戏仿手法的对比产生了荒诞、滑稽的艺术效果,表现出作者的反战思想和对科技发展的担忧。  相似文献   

4.
邱畅 《文教资料》2012,(16):19-20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的经典作品,目前对这部小说的评论主要集中于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和纳博科夫的写作特色方面。黑色幽默小说继承了法国存在主义及荒诞戏剧的内容和基调,体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心和思考。文章抛弃传统的评论视角,从黑色幽默的角度分析小说,即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特色入手,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语气、叙事技巧和文本形式中的黑色幽默因素,得出《洛丽塔》是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小说一般是以模仿客观现实为基本准则,按照现实的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的展开和事件的发展,体现出某种因果性逻辑。而作为"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的《万有引力之虹》却反传统而行,反中心,反高潮,反时空限制。其散乱怪诞的叙事结构完美地影射了战后西方混沌无序的荒诞社会。  相似文献   

6.
希望与绝望——约瑟夫·赫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是“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哲学、美学解读。文章分两大部分,一部份着力分析小说营造的三种生存环境和人物形象背后的存在主义意蕴,探究存在主义哲学、美学对“黑色幽默”小说的影响。二部份从小说的结构、语言、修辞及小说的整体风格分析探讨“黑色幽默”小说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战争间接地给读者展现了战后一个疯狂,荒谬,无秩序,非理性的美国社会全景。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中心象征,暴露了美国社会官僚与资本势力勾结的腐败本质和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巨大痛苦。海勒采用“反传统”的叙事方法充分展现出“黑色幽默”小说的魅力。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碎片式的叙事结构,反传统的叙事时间和重复叙事法展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特点,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之作,体会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此小说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写作风格的探讨,揭示了小说凸现的"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色幽默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研究黑色幽默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特殊的幽默风格、特殊的题材、“反英雄”式的人物和反小说的叙事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黑色幽默是一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荒诞的幽默"。在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和《五号屠场》中,作家通过对悖理逆情事件、"反英雄"人物、荒诞军规和血腥场面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美国人的生活现状,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黑色幽默小说也因此在批判荒谬至极的极权社会和构建新的社会秩序方面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变形、夸张和滑稽讽喻的手法以及碎片化、集锦化的叙事结构揭示荒谬的时代和丑恶的社会本质,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2.
"黑色幽默"文学所呈现的基本矛盾是凶险环境和个性自由之间的冲突,在美学上属于喜剧,但这是一种绝望的喜剧.文章通过对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述结构、人物形象、写作风格的探讨,揭示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凸现的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幕》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海勒继后现代主义经典《第二十二条军规》之后的续集。如果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资本主义统治集团的腐败与荒谬,那么作为续集的《最后一幕》更以幽默诙谐的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形式,揭示了荒诞病态的美国现实世界,并且直接表现出"第二十二条军规"在90年代的美国社会更加肆无忌惮,疯狂肆虐,最终会使人类走向灭亡。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黑色幽默等方面探讨《最后一幕》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以及作品蕴涵的对当代美国"混乱""荒诞"病态现实的嘲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色幽默的精彩演绎——论《第22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22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典型代表。作者约瑟夫·海勒采用象征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个荒诞的形象,其中尤索林是《第22条军规》的主要人物,是黑色幽默中典型的反英雄式人物。小说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以螺旋式结构来描写一个人的心理。小说中许多字、词甚至整个句子都处于无序、重复、模棱两可、自相矛盾当中,是黑色幽默的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作者海勒以“黑色幽默”的笔调为世人勾勒出一幅荒诞的社会图量。本文从分析小说主人公尤索林绝望的幽默感出发,探讨“黑色幽默”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6.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约塞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代表作,以夸张、超现实的手法,成功地运用黑色幽默深刻地批判了美国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该文力求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选材和常规表现手法。文章从对该小说的选材、写作视角和常规表现手法的分析中找到了其非常规手段表现内容的对立面,正是这些对立面的存在使整部小说在荒诞可笑中交织着正常与理性,从而使文章主题更突出、更具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该小说能够作为严肃文学,经久不衰,深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变色龙》都是幽默讽刺的经典之作,但二者的幽默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幽默是"黑色的",是荒诞不经的,又是严肃的;后者的幽默是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现。两种幽默风格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和艺术特征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和《黄金时代》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荒诞是中美黑色幽默小说家共同关注的主题。以王小波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家,在对文学共生意识进行祛魅时模仿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的创作方式。虽然两本小说都从阈限视阈出发描写了个人与体制带有"道德疯狂"色彩的对抗,但《第二十二条军规》着重以寓言的形式描写了荒诞背景下现代人的生存逻辑,而《黄金时代》则因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而带上了后创伤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海勒虽然不属于存在主义作家,但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深受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的行为来解读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