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历史纪年中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推算。对历史教材中季节八气测定产生时间和王莽改元时间提出疑问 :认为八气测定产生于春秋末期 ,并非战国时期 ;王莽改元当在公元 9年 1日 ,并非公元 8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公元"纪年法展开论述,尤其是"公元前"纪年法的兴起过程,为此对基督教欧洲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的"世界纪年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公元1700年左右,纪年法从基督教经学的附庸转化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从揭示历史的宗教意义转化为标定历史事件的年代,使得"公元前"纪年法兴起,取代"世界纪年法"并与原有的"公元"纪年法结合,成为最受欢迎的纪年法体系。文章最后略为梳理了公元纪年法在中国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的重演。历史的时间长河按照螺旋法则让各样空间重现。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过去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纪年历法。从玛雅人使用的卓尔金历,到中国人使用的农历、阴阳历、干支纪年法等,都按照不同的周期在  相似文献   

4.
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是《中国历史》第一册开篇的难点、重点 ,而公元纪年又是其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如何帮助初一新生学习掌握历史时间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呢 ?下面就这一问题略述己见。公元纪年法 ,是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凡这以前发生的事 ,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 ,在这以后发生的事 ,由元年开始向后推算 ,称为公元××年 ,我国是从新中国诞生起采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法 ,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法。那么 ,怎样进行公元纪年的换算呢 ?有以下几种情形——(一 )公元前计算法。例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诞生于公元前 55…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通过系年的方式把这时期出现的有明确时间纪年、学界已考订纪年及经笔者考证纪年的作品,以时间先后顺序对之进行整理与研究。之后,文章认为,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总量不多、创作时间按年份分配极不均匀、创作形式分布不均匀、传统文体和实用性文体数量相对各占一半、作品内容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文章指出,借此可以考察特定时空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6.
公元纪年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纪年方法,人们在表述公元元年以前的历史事件时,往往不能一目了然地感受它们距今的时间以及对各国的历史便捷地进行横向比较,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元纪年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新的清晰而直观的时序。新的纪年必须涵盖世界各文明古国历史的各个阶段,且对公元纪年的改动(相应换算)不会带来混乱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籍浩若烟海。我们阅读、整理和研究这些古籍时,总要遇到有关时间的概念,即纪年、纪日等历法问题。古今历法不同,且古籍中纪年、纪日等常用天干、地支表示,或用别名代替,这就给后学者欲弄清某一历史现象的确切时间造成很大困难。必须将之换算成公历年、月、日,方可读懂古籍,加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有利于学习与研究。所以,历法在历史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有关历法知识及干支公元换算等运用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一把钥匙。同时要破除迷信,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叶正渤先生的《金文标准器铭文综合研究》有许多独到见解。该书选取四十几件有王年记载的标准器以及所谓的准标准器铭文,结合传世文献的有关记载,主要从历法方面进行历史断代,推算出若干既是标准器同时又是纪年铭文所记年月的相对和绝对的历法数据(月首干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铜器铭文历史断代的坐标来使用。叶教授在对西周标准器铭文进行考释的过程中严谨、科学,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在学术研究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万国鼎先生所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1978年11月版)是一本简明易用、史学工作者称便的优秀工具书。但我在查找一条涉及齐胡公纪年的材料时,发现该年表中索引有一则年代排印失误,现予以订证如下:已知齐胡公为姜太公五世孙,大致与周孝王、周夷王为同时。由于我国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才有明确的不间断的纪年,《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的“公元甲子纪年表”当然也是从共和元年起始的。那么,要查找周代共和以前的纪年,只有从该年表第64页的“西周周王简表”以及第147页的“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中去找。“西周周王简表”记载,周孝王于公元前897年至前888年在位,而“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却记周孝王继位的年代为公元前987年。我们已知周孝王是周懿王的弟弟和继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曾以西汉皇室外戚的身份代汉建立新朝。新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但它却是连接西汉与东汉的一个朝代,而且还以曾经发生过不同寻常的王莽改制和声势浩大的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而著称于后世。总之,西汉末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件大事,而王莽建立新朝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大学中国历史教材和许多中国史论著,以及《辞海》等大辞典,普遍把王莽建立新朝的公元纪年定在公元8年。然而,事实上王莽建立新朝的公元纪年应该定在公元9年,定在公元8年是错误的,必须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性的文学。用来确定现代历史阶段之现代属性的标准,也应该成为确定这一时期的现代性文学的标准。文学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历史原点的意义。此前文学革新的成就,要通过文学革命更为成熟的创造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左翼文学反映了革命现代性的要求。革命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因而左翼文学事实上改造并融合了五四文学的传统。左翼文学有重大教训,但也有历史贡献和成功的经验。其优秀之作,证明"工具论"的文学观可以兼顾人情与物理,使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功能达到统一。世俗现代性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世俗现代性看似现代,实则比较传统,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民众追求生活享乐和欲望宣泄的要求。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但重要的是这两翼如何舞动起来。港澳台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学相互之间没有文学标准以外的地位高下。现代文学止于1949年仅是一种照顾教材特点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还要在体例上创新,要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传授知识、提高素质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 history of science is a potential resource for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eachers do not have a tendency to us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ir lessons. Studies showed that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should be adaptable and consistent with curriculum. This study purports to examine the alignment betwee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curriculum in the light of the facilitator model on the use of history of science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to expose possible difficulties in prepar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this purpose,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was employed. Codes and themes were defined beforehand, with respect to levels and their sublevels of the model. The analysis revealed several problems with the alignment of historical sources for the physics curriculum: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scientists’ personal lives, the difficulty of linking with content knowledge, the lack of emphasis on scientific process in the physics curriculum, differences between chronology and sequence of topics,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scientists’ reason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analysis,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use original historical sources; educators were needed to simplify historical knowledge within a pedagogical perspective. There is a need for historical sources, like Harvard Case Histories in Experimental Science, since appropriat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o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can only be obtained by simplifying complex information at the origin. The curriculum should leave opportunities for educators interested in history of science, even historical sources provides legitimate amount of information for every concepts in th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我国古代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等方面阐述了古代的档案工作对当时国家政权的巩固、文化学术的发展所 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其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透过汉语表层结构释读其深层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化的一面镜子,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历史。从不同民族的语言形式、表述习惯可看出其深层的化底蕴。汉语言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始终渗透着民族化发展信息。具体看: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化的痕迹;人造字心理透析民族化传统;从汉字的构造折射出民族化心态;从姓氏来源看宗教化信仰。可见,汉语言字从其产生起就在方方面面展示着中国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人的活动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史渊源与现实土壤;世界先进文明民族化——兼容并蓄与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16.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常用的纪年法。纵观中国历史文献资料,干支纪年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掌握一些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对我们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欣赏文人字画,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异形词的出现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涉及形、音、义多个方面,虽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已经公布,但我们对一些作为历史化鉴证仍以原貌保持在作品中的异形词,应遵从“历时异形,共时定形”的原则,把柔性推荐词形的使用认定为一定时期的硬性规范,以免引起使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以和合本《圣经》为代表的中文《圣经》语言是文学性的语言,在"意思"之外,借助独特的句法、节奏、韵律,有比精确的"意思"更丰富的信息。而现代中国的"白话文运动"的目标是"国语",一种在"文学"中淬炼出的民族共同语,和合本《圣经》在1919年出版不是历史的偶然,有丰富的神学意味,它可以作为"国语运动"的语言范本。但在特定历史情境中,胡适一代人却与之错失。现在我们应当正视和合本《圣经》的文本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代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近四千年的独立发展历程中,它曾经创造出了灿烂而又独特的文化。我国对其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近十年间,随着埃及学在中国的兴起,我国学者在古埃及的语言文字、年代学与历史分期学以及古埃及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古埃及的文物考古等方面发表了一批论文和专著,促进了埃及学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