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刚 《集邮博览》2001,(2):38-38
早在2000年3月,邮市上就有传闻,到了4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8月8日发行《小鲤鱼跳龙门》邮票,市场一片哗然。自1991年《羊年》生肖小本票发行后,该品种一度曾在邮坛销声匿迹,邮迷对此颇有微词。在1997年的邮市大行情中,小本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更引发了邮迷对小本票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邮市见闻(25)     
世界杯足球赛降下帷幕之时,上海人已遭受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热浪煎熬。邮迷们慑于酷暑,在似火骄阳之下去露天邮市晃荡的,自然少得可怜。即便如此,太原路邮市内坐商仍有30余摊,虽然生意清淡,有的空坐一天尚无一笔成交,只以扑克牌消遣度日,但也算得上是上海邮市的铁杆摊商了。倘无  相似文献   

3.
在距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不到100公尺处,有一个绿草如茵的香榭丽舍街心花园,在花园北侧和西侧的人行道上,便是令邮迷们神往的花都巴黎的邮市。13年前笔者有幸在巴黎公干一年有余,虽远离家人,每逢双休日,逛邮市倒是为"光棍"生活平添了无穷乐趣。2008年我因公务从早春二月到隆冬岁末共往返  相似文献   

4.
1996年的JT邮票有31套,加上小型张,已超过百种。尤以小型张,发行了5种,也为近几年少见。邮迷们忙于平均一月2套多的邮票领取、寄封;邮市把小型张炒得火热烫手,都已身价数倍了。可  相似文献   

5.
李伟新 《收藏》2001,(2):61-61
持续低迷的中国邮票市场。令邮迷深感困惑,也使邮商如坐针毡。邮市到底害了什么病.苦口良药何在?时至今日,仍是耐人咀嚼的话题。本刊再次选编一组评论文章,从不同视角分析探讨。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邮市有人说有两大癌症.一是炒风二是贬风。如何治理, 可以说从上到下。从普通邮迷到专家学者,都伤透了脑筋。也绞尽了脑汁。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一次"首届中国邮卡市场发展高层论坛"会。与会专家学者,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邮市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的对策。看后很受启发,但对目前邮界对邮市流行的某些观点和说法,笔者还有不尽相同的看法。现与大家探讨,不正之处,还望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7.
称得上邮虫,必定是那些对集邮十分热爱,对邮票这种“微型”艺术品视若掌上明珠;或是那些不辞辛苦,奔走于邮市之中,为广大邮迷搬运着精神食粮的邮商、投资,皆可称之为邮虫。蜜蜂飞舞于鲜花丛中,邮虫活跃于邮市的海洋,采集着各种“花粉”,传播着邮讯商情,撷取各方化信息,在收集和鉴赏这方寸艺术佳品的同时,对集邮的兴趣也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邮市出现不少漏色变体,一经面市,立即成为邮迷和邮商的抢手货,其中最著名、最引人关注的要数美国1989年发行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邮票(面值2.40美元)。宇航员服装及月球表面的黑色全部漏印(图①)。这种变体票被戏称为“月球上的幽灵”。目前已发现60—80枚,价格已猛升到4000美元。  相似文献   

9.
童心未尽     
元旦期间,女儿突然对我说:“老爸,我看你童心未尽哩!”我笑着默认,继续我的活儿一一细读来自各地小邮迷、邮友给我的新年贺卡、贺信。是啊,女儿的话是今年对我最早的“开心评语”。正是这“童心未尽”,我一个退休老人才这么认真,与我的小邮迷们一起玩邮,在集邮中寻乐;才有这么多小邮迷给我写信;遇到过年过节时,才有这一拨又一拨学生来我家,向我拜年、侃邮。一句话:我的老来乐,童心未尽。  相似文献   

10.
谢元宏 《中国集邮》2001,(11):40-40
长时间以来,邮市中邮、币、卡3大板块,邮品起着龙头主导作用,币卡依附邮品而兴衰,或红火或低迷。1997年春,中国邮市出现了第三次大潮,邮币卡3大板块全面红火,而其龙头效应是邮品板块的走强,起因得益于邮政部门利好举措的实施,如大幅度削减新邮发行量,销毁和盖销部分库存邮票,发行&;lt;世乒赛&;gt;及(桂花&;gt;无齿小型张,当然还有1996年5月亚洲邮展的影响。从此,钱币市场行情跟随邮品板块的格局得以确立且得到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1.
邮市见闻75     
宝木 《上海集邮》2000,(8):31-31
炎炎赤日赶跑了大量入市的邮人,低迷的行情也让摊商无利可图,邮市继续处于颓萎的状态。各类邮品依然呈现回落调整。从14类(纪、特、、编号票、J、T、编年票、小型张、无齿票、小本票、JP、JF、YP(FP)、TP)市场主要成交邮品的价格分析,7月份的单份市价总和已下滑至228066元,再度击破了今年1月份创下的230972元低价,表明整个市场正在进一步下探,与上个月的232138元相比,本月的跌幅为1.75%。  相似文献   

12.
阿松 《中国集邮》2000,(11):30-30
进入2000年以来,国家邮政局先后发行了“2000-特1&;#183;港澳回归,世纪盛事”双加字金箔张和“2000-2&;#183;春节”小版张两种计划外邮品,且发行量分别只有500万和50万,明显低于2000年新邮的平均发行量。在一些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看来,这种“计划外邮品”的发行表明了管理层有“救市”的意图,与1995年发行的“世乒赛”小全张、“桂花”无齿小全张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被认为是“济市良方”,然而,它们发行至今已有几个月了,邮市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3.
叶清标 《集邮博览》2010,(12):38-39
"天一总局"在历史的沧海中沉默了几十年,今天能被世人所发现,并发掘保护,成为闽南及至全国一颗灿烂辉煌的明珠,应得誉于一个小小的集邮刊物—《小邮迷》。林靖华先生自费创办《小邮迷》,赠给中小学生。从1998年5月1日创办至今(2010年8月),已十二年许,共出版126期。  相似文献   

14.
最近,低迷多年的邮市有了一丝暖意。使一些市场投资者和邮商看见了一线曙光。出于对邮市发展的关心与爱护,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邮票敞开供应,以平抑曾经给邮市带来严重损伤的“炒作新邮”。众所周知,1985年,我国发行了世人喜爱、印制精美的《熊猫》小型张,导致一时邮市沸腾,价格飞扬。邮政部门为了平抑市场炒作,随即将《熊猫》小  相似文献   

15.
同日,塔吉克斯坦邮政还发行一枚小全张,纪念北京第16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会及泰国世界邮展。小全张含票8枚,分有齿、无齿两种。发行量有齿票1.2万枚,无齿票3000枚,由白俄罗斯明斯克印制。  相似文献   

16.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18-19
经过40个月的下滑调整,邮市由1997年4月的高峰跌至2000年7月的冰点。漫长的调整之路,使许多邮人失去了集邮的信心,投资者更是远离市场,人们对邮市能否再度重振雄风已持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悲观论者更是认为邮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绝望中蕴生机的投资准则,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就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今年邮市没戏的时刻,邮市又表现出令人惊愕的走势。2000年8月,随着《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高开高走,市场人士突然发现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的邮市是走向成熟和回暖的一年。这是由于2000年票品发行量减小,增加了一些量小的编外品种以及计划内邮品出现了一些优秀题材。我认为以下几个邮资票品可以激活邮市并成为今年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邮市与股市比,股市是邮市的小弟弟。邮市在1983年就初具规模,股市的诞生比邮市晚7年。但在投资操作上, 邮市老大哥却是向股市小弟弟学习的。到后来,邮市几乎完全承袭了股市的一套——炒。  相似文献   

19.
邮市疲软已经多年,虽时有反弹,但总是“昙花一现”,寿命不长。尽管邮政部门奋力“救市”,但仍然越走越“熊”。在长熊的邮市里,如何选择品种进行投资呢?笔者认为从“小”入手当是良策。具体讲从“三小”入市。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救救邮市”。邮市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谁有力量、有办法去救邮市。救活的邮市是什么样?我们不是常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据了解,类似月坛邮币卡市场这样的邮市国外是不存在的。我们与谁去接轨?这几年邮市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到底有多少集邮者去邮市买邮票?邮市向何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月21日,本刊在迁址后重新开张的大钟寺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召开了座谈会。与会的邮商、邮市管理者和集邮者畅谈了他们对目前邮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