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以来,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一直在离地球表面600公里远的轨道上窥视着神秘莫测的宇宙深处,不过以光年也就是97000多亿公里为距离单位的宇宙中,600公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哈勃太空望远镜之所以能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观看遥远的天体,主要是它躲开了充满水蒸气的地球大气层,厚厚的大气层把望远镜捕捉到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正是由于这600公里高的一眺,哈勃望远镜把原来的视线扩展到了已知宇宙的边缘,甚至能够看到700亿年前原始星系存在时发出的光。尽管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安放在地球上的望远镜所能看到的极限,可是天文学家仍旧不满足,他们希望能看得到更远的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延伸到宇宙形成之初,这架未来的天文望远镜就叫"哈勃"之子。按照天文学理论,将近120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大爆炸,宇宙从那个时候起诞生,开始不断膨胀,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一直想看到宇宙诞生初期的状况,看  相似文献   

2.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台空间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从此,“哈勃”太空望远镜就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源源不断地把窥视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因此它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5,(8):45-45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已自主研制成功首台空间太阳望远镜,并计划于2008年射人太空。这台中国造“哈勃”望远镜近日通过了权威部门的验收。据介绍,目前遨游太空的空间望远镜全部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这些“太空眼”使天文学家得以发现了一个更为深邃、久远的宇宙。中国造“哈勃”望远镜将装载在人造卫星上,围绕离地球约73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设计运行寿命为3年。它的主要科学任务是研究太阳磁场、太阳大气的精细组成、太阳耀斑,并提供太阳活动预报。  相似文献   

4.
研究新生恒星的天文学家可能已确认太阳系外第一张行星照片。如果哈勃太空望远镜确实捕捉到这一深空壮观场景的话,那么这颗行星正以每小时高达2万英里的速度飞离它的诞生地,并且命中注定要独自邀游太空。美国航空和宇航局的官员欣喜地说,它将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最为重大的贡献了。天文学家通过间接的证据,早已发现太阳系外另有8颗行星环绕恒星运转。然而6月初航空和宇航局公布的一幅照片显示,迄今最引人瞩目的证据是:大约450光年以  相似文献   

5.
从400年前问世到现在,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曾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亵渎神明”的科学仪器,但到今天,已然成为最不可或缺的科学研究观测工具之一。太空望远镜更是望远镜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然而,它并不是科学家安插在太空的唯一“眼睛”。在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有大量轨道观测平台加入哈勃太空望远镜行列,其中已经做出以及未来即将做出突出贡献的便有以下几部。  相似文献   

6.
经过23年多的开发,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发射升空。哈勃太空望远镜重11.11吨,长15.9米,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型客车。它高居于地球朦胧的大气层之上610千米处,环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为8千米/秒,绕地球的轨道运行1周需时97分钟。通过望远镜所收集的图像和信息,传播14.5万千米,经由人造卫星和地面数据传输线路,最后到达位于美国巴尔的摩市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就像是卫星的"大巴车",开启了卫星的"群发模式"。运载火箭由"专车"变"大巴"起初,1枚运载火箭只能将1颗卫星发射到太空。那时,运载火箭相当于卫星的"专车"。因为是坐着"专车"升上太空,所以发射卫星的成本很高。1981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地用1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人地球轨道。1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3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木卫二上有"喷泉"的新证据科学家最近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疑似有"喷泉"从厚厚冰层之下喷出。这意味着科学家将有可能更容易地研究木卫二的地下海是否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一直认为,这颗体积与月球相仿的卫星表面下有一个全球性海洋存在,其水量可能是地球海洋水量的两倍还要多。有水就意味着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不过木卫二地下海表面覆盖着数千米厚的极其寒冷而坚硬的冰层,很难直接开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天文卫星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坐地观天的方式,实现了对宇宙天体整个电磁波段的观测,并因而产生了空间天文学。空间天文学不受地球稠密大气层的影响,主要利用伽马射线,X 射线,紫外线和红外线4种波段来观测宇宙,是当代科技的重要前沿。美国宇航局为此制定了一个大天文台系列天文观测卫星计划,计划以这4种波段为特征来研制和发射4颗卫星。目前已发射了两颗,即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钱德拉"是第三颗。哥伦比亚号发射"钱德拉"已是竭尽全力了1999年7月23日,搭载着"钱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科技新时代》2004,(4):6-7
看了《怎么处置“哈勃”》(见3月号)一文后,我不禁想到了曾为人类的太空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未来。一个美英专家小组发布报告认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未来可能有3种命运。其中最理想的一种是在2010年前发射两架航天飞机去维修,以延长这台望远镜的寿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科学观测能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众》2014,(4):12-12
<正>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预测了一颗系外行星GJ1214b的天气情况,气温高达232℃。在最近一段时间,它将依然保持多云和炎热天气。这颗行星距离地球40光年,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冥王星表面 据美国 Astronomy Now 1996年 5月号报道,不久前哈勃空间望远镜揭示了太阳系中已知最遥远的行星冥王星的表面细节。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冥王星6.4天的自转周期里几乎对它的整个表面进行了拍摄,发现冥王星是一个复杂的天体,除地球之外,它比太阳系中任何一颗行星有更大尺度的反差。  相似文献   

13.
海外传真     
正美完成哈勃望远镜"接班人"建设工作经过约20年的努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 A SA)11月2日宣布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接班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建设工作,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作为美国下一代主力太空望远镜,韦伯的主镜面由18片巨大的六边形金黄色镜片构成,看上去像一幅巨大的拼图,直径6.5米。N A SA接下来将对主镜面进行一系列测试,之后将把主镜面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15.
假若你有一架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你便有可能看到4颗木星的卫星,它们环绕于木星的周围。1610年,当望远镜刚刚发明出来时,伽利略便用它看到了这4颗卫星,它们依距木星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以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名字命名为艾奥、欧罗巴、盖尼米得和卡利斯托。由于这4颗卫星都是伽利略发现的,所以又被统称为“伽利略卫星”。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2月2日至13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修复工作,开创了人类在太空修复大型航天器的历史。“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4月25日发射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总共耗费21亿美元。但在“哈勃”望远镜升空两个月后,科学家便发现望远镜的直径为2.4米的主反射镜边缘过于平坦,这使进入望远  相似文献   

17.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以2.8万千米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同时,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球上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18.
正在轨道上工作的斯皮策望远镜艺术示意图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航天局3日宣布,依据该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结果,美国天文学家发布了号称迄今最精确的哈勃常数。  相似文献   

19.
正30年前,一位来自地球的"不速之客"奔向宇宙,它独自遨游在黑暗的太空,以拍摄绚烂多彩的星云闻名,它的名字叫哈勃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哈勃)。今年的4月24日是哈勃30岁的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英国广播公司(BBC)特别拍摄了纪录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观》,带领大家走进哈勃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水星曾经被怀疑并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轨道内至少还有一颗行星围绕太阳转;金星也曾经被认为不是孤身一人,它还有颗卫星绕着自己转;海王星之外并不只是冥王星,而是另有一颗甚至几颗不知名的行星.为了寻找它们,天文学家们曾花费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