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人在执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利用操作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下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的一个片断: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就是把没有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通过割补的办法,使它转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该怎样计算(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操作教材(学具),动手操作,认真思考,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经过…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人在执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利用操作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下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编写的。这套课本的总体结构,编辑者按照“总──分──总”的模式,以广泛的生活画面为背景,把全套教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册为第一阶段,第二、三、四册为第二阶段,第五、六册为第三阶段。这是从宏观上展示这套教材的“阶段性”特色。在微观上,这套教材在相应的文体阈限内,每册课本都是按单元结构形式编排,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教学单位。正因为新教材指导思想新,结构编排新,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法上应采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单元教学法。 新教材按内容或表达方式的不同组织单元,整体性、综合性、阶段性、序列性都较强。每个单元都安排有“单元提示”──揭示单元教学的基本内容,提出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可以说是单元总揽。教材配置  相似文献   

4.
首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小学科学第3册第15课《沉浮的秘密》一课中有关浮力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是将橡皮泥块悬挂在手持圆桶测力计的下方,读取测力计的读数,  相似文献   

5.
“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册的一节内容,它作为立体图形的一节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以后教学的。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认识立方体图形已经有了方法上的基础。基于此,我以实物为探究素材,通过三个层面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活动一1、导入教师以立体图形为话题组织谈话,适时展示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师:你们认识这种形状吗?生:认识。它是正方体。师:你们对正方体有哪些了解?生1: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生2:正方体有6个面。……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师:同学们对正方体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正方体到…  相似文献   

6.
初中代数第四册中的第十五章是解三角形,本章末的复习参考题最后一题为: 17.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S_△=s(s-a)(s-b)(s-c)*1/2(其中s=1/2(a+b+c),a、b、c是三角形三边的长),计算下列各题中三角形面积S_△: (1) a=20,b=13,c=21; (2) a=17,b=21,c=10。 在相应的教学参考书里,编者用余弦定理给出了这个面积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并介绍此公式称为海伦公式。 我们知道,在50年代的教材里,此公式又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在的教材不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学自然教材第九册第九课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其先后置于盛有热水和冷水的容器中,塑料管里的液面会发生变化(上升和下降),从而证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而拓展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浅析对《水》的教学孔祥辉(江西省吉安县城关一小)统编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二课《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及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四册第一课《水》,初次(统编教材中)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物体,对只有七、八岁的小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困难,为了使...  相似文献   

9.
一、凭借教材内容,挖掘环保教育因素综观小学一至十二册语文教材,每册教材中都有蕴涵着丰富的环保教育因素的课文,典型的如第五册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八册中的《趵突泉》,第十册中的《蛇与庄稼》、《只有一个地球》,第十一册中的《鸟的天堂》、《林海》等。以这些课文为载体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了解到资源丰富的小兴安岭被过度砍伐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人教社九义教材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 P176)(一)本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两个推论。此前,我们学习了“作线段中垂线”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可将线段2、4、8……等分。然而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以把一条线段任意地 n 等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把一条线段任意等分的重要依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是证明两条线段相  相似文献   

11.
中央教科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安排了一节“认识图形”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在准备课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形,这节课是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抽象地讲图形的特征,要求过高,学生不易掌握。我在教学中,紧扣大纲和教材,采用“认一认、找一找、折一折、数一数”的四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认一认这节课开始,我先出示钉子板,用橡皮筋拉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我苜先拉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图形?”然后不断变化图的形状、方位,继续让学生回答辩认是什么图形,用“动”的教学思想来教学认识图形,这样拉出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新知的欲望。在学生感知长方形、  相似文献   

12.
钱琛  华丽芳 《阅读》2014,(36):40-42
<正>通过呈现清晰和具有现场感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式,并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启示,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基本特色之一。为使这一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一方面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某个内容时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经验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绘制出一张自主学习的地图,从而使课堂在循着具有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前行的过程中焕发出熠熠光彩。本文将结合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的《认识小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适用 第六册第七课、第九课 二、构思 “半导体”一词通常有两层意思:一是导电能力处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另一是作为半导体器件的,带有单向导电性能的物体(以上据《不列颠百科辞典》的解释)。小学的教材重点指前者。由于后者的应用很广,所以略有提及,但回避了本质的叙述。教学时,学生很容易两层意思混为一谈,以为打湿的木头也可以作半导体收音机上的器件。  相似文献   

14.
《数与形》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P107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作为教材新增的内容,我考虑最多的还是目标的定位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例2以及后面编排的几道习题都属于思考题甚至竞赛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对普通学生来说要求偏高。现在教材作为例题编写,在教学中究竟该达到怎样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分析和把握。在以前...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使学生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平面几何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基本图形的归纳,分析其具备的条件和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些基本图形解决相关的、较复杂的图形的求解问题,从而使学生受到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把复杂问题化归成简单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笔者通过几年来平面几何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对学生接受情况的分析,觉得归纳平面几何有代表性的基本图形,对学生学好几何有很大帮助,现就这一问题举例说明.基本图形 I:条件: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九年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二册,P211,周5—11)  相似文献   

16.
空气压缩引火仪实验的改进山东德州市教学仪器站蔡景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和高中物理第一册中都采用空气压缩引火仪来演示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一现象。但这一看似简单的实验在实践中成功率很低,经分析发现,该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是:高、初中课本上...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英语课本,以其知识范围广泛、内容新颖、贴近现代生活、实用性强而倍受专家和教师们的推崇。然而教师要想利用好这套教材、教好学生,还需要更好地学习、再认识、再提高。就拿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来说,从发音、拼写到使用的不同在新课本中到处可见。(如:高一册第九、第十课,第二册二十五课等)虽然这些差异并不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但是对教师而言,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会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对外语的学习。记得一次听一位中年教师讲课,当一位学生把单词“Plastics”读作(’PI。stiksj时,她马上纠正学…  相似文献   

18.
自然教学有供学生操作的大量的实验器材,教师应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优化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和场地,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挥,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小学自然第九册《热对流》一课时,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这篇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实验,认识水的  相似文献   

19.
用途 这个工作台是小学自然教学的辅助教具。是在教上海市编教材自然常识第九册17课《光的传播》时,为了说明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而设计的,其实验的效果特别好。这一教具还能用于其它需要改变角度的演示实验。对一些条件差的农村学校无专用讲台的教室更为适用,可弥补代用讲台高度的不够,以改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科书中安排了滑轮一课的教学内容(人教版11册15课第47页)。教材先介绍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然后介绍滑轮组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但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的简陋(缺乏教学仪器),学生视野的局限(没见过吊车),教师只能纸上谈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我设计了一个实验游戏——拔河比赛,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