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线视频监控作为一种新兴的监控技术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针对目前对监控设备一体化、小型化等相关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Web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以动态的数据交互技术和Web网络传输技术为基础,着重介绍了系统中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系统主要结构。该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可用于校园、公共场所的防火防盗以及企业远程管理等,特别适合个人与店铺等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信息网格中集成ELI(Enterprise Legacy Information)的M-W(Migration-Wrapping)方法,把ELI迁移到Web服务器之后,将其包装成Web服务以供Web服务调用者访问,实现了ELI与新建立应用系统的集成,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中流通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数字化的索引、文摘、图像和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为了使用户得到好的服务,该系统的Web服务器需要有较好的性能。从硬件实现手段和软件实现手段两大方面讨论如何提高Web服务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校园网就是在校园内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有线或无线)把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和用户终端合理地连接起来的局域网系统,并可通过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交流和资源共享,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嵌入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技术,将网络技术融入于自身来加强系统的远程可控性和高可靠性。本文对嵌入式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搭建Web服务器的设计实现进行讨论,旨在介绍和研讨使用ARM-Linux嵌入式技术搭建的Web服务器的特点。同时也探讨一下这种新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我国餐饮业信息化的现状,论证了当前"无线点餐系统"在信息化服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采用Web Services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改进思想和解决方案,并对基于Web Services的餐饮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核心思想、整体架构和实现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B/S/S结构技术的网上体育选课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S/S 结构和ASP技术是目前开发Web动态交互网页的主流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开发高效的服务器Web应用程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根据现代化校园的发展,本文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与数据库(ODBC和ADO)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体育课程选课管理及填报成绩的网络化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数据库的设计及安全机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自带的IIS(Internet信息服务)套装软件可以轻松构造Web服务器。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IP地址直接访问IIS创建的Web站点,如果本地网络中有DNS服务,就可以直接使用域名来访问。  相似文献   

9.
GSM时分制式无线终端设备对5V USB供电要求非常严苛,通常在USB接口采用大容量储能电容或者电池提供GSM双时隙模式下的瞬态Burst电流,满足系统正常供电工作要求,随之带来成本和体积增加。文章通过对USB供电系统的研究,USB接口采用二级限流管理,在两个时隙内分别采取不同的限流档位,满足终端系统对大电流的需求,大幅降低终端设备对储能电容或者电池的依赖,降低了成本,为系统的小型化应用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准确获取Web服务器及其承载的应用的类型及版本对Web站点的安全测试有重要意义.针对Web服务器Banner易被修改,提出使用黑盒测试方法对主流Web服务器进行分析,进而选取可有效防止Banner欺骗的Web服务器指纹;针对Web应用关键字易被删除,提出使用源码审计方法对主流开源Web应用进行分析,进而选取与其功能相关的Web应用指纹,并构建Web指纹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Web指纹识别工具--WebEye.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流工具相比,WebEye能更快速准确地识别Web服务器及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AIS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安全、高效地共享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的信息,构建AIS信息网络共享平台.该共享平台由分布式AIS信息采集系统和AIS数据服务器构成,解决AIS信息采集及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认证、授权、审计及多用户并行访问机制等关键问题.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准确、直观地发布实时航标助航信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GPS,AIS,ECDIS和Web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航标助航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提出的数字航海战略框架,适应国际航标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IALA)现代航标发展方向,满足IALA有关推荐标准的要求.该系统实现基于图像建模与绘制(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IBMR)航标的360°航道全景图(虚拟三维)、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影像图的航标航道显示和基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实体航标和虚拟航标信息显示等资料的综合显示功能.用户在互联网上借助通用的网络浏览器就可了解科学、全面、及时、准确、生动、直观的航标助航信息,从而提高海上交通安全指数和港口、船舶的营运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航标助航体系,开发航标综合助航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国际航标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IALA)的相关规定和决议,提出助航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系统以Web-ECDIS平台为基础,整合航标遥测遥控数据和AIS数据,通过AIS网络或互联网向海区船舶发布航标动态信息及相关安全信息.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该系统的4项实时服务:(1)各种比例尺辖区电子海图信息服务;(2)动态航标信息服务;(3)港口水文气象、航行环境信息服务;(4)AIS信息服务.该成果可为新型助航体系建设及AIS二进制电文的助航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WEB服务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控制的办公大楼智能化的节电系统,可通过减少待机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该系统还可以降低办公大楼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的目的。该系统使用了无线WAP控制技术方便使用;WEB服务器通过远程登录可以与任何异构网完成通讯,提供WEB服务;系统经过改造还可以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Web-AIS船货信息对称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船舶与货物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从网络技术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技术集成出发,构建船货信息服务平台.以AIS和未来的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LRIT)系统为基础数据源,整合船舶信息、货物信息和港口信息等,使船舶所有人及时了解船舶动向,跟踪市场货源,使货主和租船人能找到合适的船舶、船舶动向以及船舶所有人等资料.该平台对于船货信息的可视化、实时动态管理和辅助决策分析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大规模矢量电子航道图(electronic nautical chart, ENC)的Web应用,基于开源的GeoServer地图服务器和前端OpenLayers地图API,提出ENC矢量瓦片技术方案,包括ENC数据处理、矢量瓦片的生成发布、矢量瓦片的访问和绘制、显示样式的切换、基于矢量瓦片的查询和空间分析应用等。方案在湖南Web ENC综合应用系统中进行验证和测试,充分利用矢量瓦片的高分辨率、实时渲染、可交互等特性,实现整个湖南水系矢量ENC数据在Web页面上的灵活显示和应用。应用案例表明矢量瓦片技术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Client/Server结构的无线移动式三维GIS系统,支持道路设施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三维GIS动态建模的在线集成与交互操作模式.该系统采用智能手机作为客户端,现场采集道路设施空间位置与属性数据,并实时传送至GIS服务器.GIS服务器存储采集数据至数据库,自动建模后将更新的三维场景反馈给接受其服务的诸客户端.该系统原型使用C/C+ +与VB.Net 语言开发,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工作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在多媒体教室改造的多种方案性价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使用USB无线网卡+AirServer实现新型多媒体教室的改造,并详细介绍了该改造方案的安装调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借鉴已有的XML解析技术的成功之处,采用基于“拉”模式的XPP解析技术,针对WebServices系统的特点,实现了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XML解析器——XPPES,并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嵌入式SOAP服务器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