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期,某刊发表题为《打工族;女“陈世美现象”透视》的文章,报道了一些乡下妇女进城打工后,由于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与在农村的丈夫离婚的现象,并称之为“陈世美现象”。笔者认为,对这种现象“透视”一番,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但“陈世美现象”的提法不准确。 传统剧目《铡美案》中的人物陈世美,得中状元,招为驸马后,为保荣华富贵,遣人谋杀原配秦香莲。其利欲熏心的丑行受到后世万代唾骂。而今天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打开刊稿剪报本,看到那些已经发黄的剪报,便感慨万千。其中一张发黄的剪报是《解放军报》1980年10月15日的,那是我在军报,也是在中央级大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消息。从那时起,我的成长进步便与军报有了密切的联系。1986年8月,我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当了新闻干事。到了年底,正值老兵退伍,我到某部通信连采访,被几位面临退伍而忘我工作的老兵的精神所感动,采写了通讯《老兵多可敬》,投到军报。半个月后,1986年10月6日军报二版用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并配我拍得3张新闻照片,发表出来。看着那天的报纸,我喜悦的心情难以用…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翻开《剪报本》,总是不忘浏览一遍那篇2002年2月25日《解放军报》刊发的头版头条稿件:《沈阳军区某装甲团用一个光盘取代6个现场会》。想起3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子,我的思绪难平,心潮涌动。  相似文献   

4.
王群 《军事记者》2007,(11):62-62
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本厚厚的剪报集,那是在我人生的"紧要处"母亲送给我的。每每读起那一篇篇文章,眼前总会浮现出昏黄的灯光下,母亲为我剪报的情景。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剪报社总编辑王荣泰,1985年8月8日,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剪报中心”,率先对全国报刊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工商企业,成效卓著,一时好评如潮。新华通讯社曾以“中国最大的剪报中心在常州建立”为题,用六种文字向国内外播发新闻。 常州剪报中心成功创办五年后,一张综合性的剪报资料报纸──《中国剪报》于1991年元旦在常州正式创刊,由国家信息中心和常州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次年5月,《中国剪报》迁至北京出版,主管部门为:国家信息中心。 10年前,创业伊始的《中国剪报》十分“寒酸”…  相似文献   

6.
辛直文 《新闻知识》2000,(10):23-24
中国剪报社总编辑王荣泰,1985年8月8日,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剪报中心”,率先对全国报刊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工商企业,成效卓著,一时好评如潮。新华通讯社曾以“中国最大的剪报中心在常州建立”为题.用六种文字向国内外播发新闻。常州剪报中心成功创办五年后,一张综合性的剪报资料报纸——《中国剪报》于1991年元旦在常州正式创刊,由国家信息中心和常州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次年5月,《中国剪报》迁至北京出版,主管部门为:国家信息中心。10年前,创业伊始的《中国剪报》十分“寒酸”:…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光明日报》发表的《钟敬文教授对研究生的日常教育》一文中写道 :“一位当代诗人 ,酷爱新诗 ,60年代在中文系听他的课一年 ,他送了一本新诗集给钟老 ,颇有私淑之意。”何谓“私淑”?此词源出《孟子·离娄下》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 ,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曰 :“淑 ,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 ,盖恨其不得学于大圣人也。”这是孟子因未能亲炙受教而抱憾 ,可见称“私淑” ,有两个基本要素 :私淑的对象是值得尊为师者(没有时空限制) ,自称的学生并未亲自受业(跟随老师学习)。以之与上文衡量 ,相去甚远。第一点钟敬文无疑是作者心…  相似文献   

8.
剪报好处多     
起初,为了写稿参考的需要,我零星搞一些剪报资料。后来觉得有保存价值的文章很多,从1981年开始,便按需要分类剪辑《新疆日报》。近七八年来,《新疆日报》剪报集已达45本。在这些剪报集中,有整张报纸的,有单篇组合的,有专栏的,分别冠以《古今中外》、《求是》、《天山科圃》、《经济与生活》、《社论与  相似文献   

9.
一“真实电视”亮相中国从2000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真实电视(Reality TV)”的流行风潮,同类型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推出。如《老大哥(Big Brother)》、《阁楼故事(loft Story)》、《诱惑岛(Temptation Island)》等,目前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00年5月推出的《幸存者(Survior)》风头最劲,而且这股真实风正在登陆中国内地,2001年8月5号,中央电视台二节套目颇受欢迎的《地球故事》栏目也为《幸存者》节目所代替,而国内一个名为《走进香格里拉》的野外生存节目显然是《幸存者》中国版。“真实电视…  相似文献   

10.
在原有的“思想性(即政治性)、指导性(即导向性)、可读性”的基础上,报纸媒体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必读性”概念。 这是办报人对自身要求的再一次提高,是媒体激烈竞争和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办报新概念。 媒体本身具有的“必读性” 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是我对信息的需要。我每天必接触如下报纸,才能使自己感到心里踏实一点:《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以及每周都必须接触的《南方周末》、《北京青年》、《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1.
论剪报信息服务工作的科学管理杨立珍(抚顺市图书馆)为了活跃、规范我国的信息服务市场,为了能快速、准确、高效地为社会市场、为信息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剪报信息服务产品“适销对路”,必须在剪报信息服务工作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剪报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0,(8)
中国剪报社总编辑王荣泰,1985年8月8日,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剪报中心”,率先对全国报刊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工商企业,成效卓著,一时好评如潮。新华通讯社曾以“中国最大的剪报中心在常州建立”为题,用六种文字向国内外播发新闻。 常州剪报中心成功创办五年后,一张综合性的剪报资料报纸——《中国剪报》于1991年元旦在常州正式创刊,由国家信息中心和常州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次年5月,《中国剪报》迁至北京出版,主管部门为:国家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3.
灾难新闻照片里的"身体恐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吃惊于一张新闻图片 2006年4月11日,我与平常一样,到暨南大学校园里唯一的报亭买报纸。当毫无准备的眼光落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的头版时,猝不及防地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园地     
读报剪报有收获 我爱读报剪报。往往见人家看报纸是看过了就丢到一边不管了,而我却不舍得,看完的报纸我也不会放过它,我把它们分类剪贴起来,做成几个剪贴本,按报道的内容分别分类为:农业、工业、新闻评论、经济信息、法制等五个剪贴本,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收集剪贴了1086篇。 我觉得读报剪报,不但有意思,而且还对我采写新闻帮助不小。我常常把这些剪贴本当作我写稿的“老师”。每当我动笔写稿时,我总是先请教我的“老师”。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我发给《桂中日报》的一篇《有感于干部下乡》的稿子,就是借鉴了人家的技巧,来充实自己的。我从我的剪贴本中看到了有一篇关于干部搞不正之风的文章,读后觉得很有针对性,于是联想到现在的干部下乡也有一股不正之风,觉得很有写一写的必要,于是就写了《有感于干部下乡》的议论性文章,被《桂中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用了。  相似文献   

15.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6,25(1):89-92
巴金(1904--2005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封建大家庭里,童年时接受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知识系统的启蒙教育。同时,他也阅读了《古文观止》、《说岳全传》、《施公案》和《红楼梦》等中国古典作品。“五四”后,他狂热地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鼓吹新观念、新思想的杂志,他常常说自己是“五四”的产儿,因为“五四运动象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期间,他还读到了上海出版的《夜未央》和《告少年》,在思想上深受影响。他说:“在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年间,这两本小书不知感动了多少的中国青年。我和几个朋友当时甚至把它们一字一字地抄录下来”。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反腐小说”热销一时,仅近一个时期在图书市场上所见热销的就有《大雪无痕》(陆大明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非常档案》(钟道新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权力场》 (晋原平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红色康乃馨》(陈心豪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等(以下简称《大》《非》、《权》、《红》),在一个月内,这四本书甚至分别重印二次、一次、三次、二次。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此前出版的同类小说《十面埋伏》竟出现25种盗版,歪打正着地反映了这类小说的市场行情。应该说,中央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无疑为这些小说…  相似文献   

17.
看报、剪报,是我的一个爱好。近日,把《晶报》的评论调出来,数了一数,共317篇。读后很受启发,好像实现了“心灵对接”,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相似文献   

18.
何友顺 《军事记者》2001,(11):46-46
我就自己参加函授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写新闻的体会向老师汇报。 我自报名以来,坚持写日记,并根据看电视新闻、《世纪初年走边关》、《解放军报》以及现实生活中对我有所触及的都写点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练笔。 我边看教材边作笔记,利用星期天,八小时以外时间学习,已把《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读完,并做好笔记。收到每期的《军事记者》总是一口气读完,并认真做好作业题,并把上面有关内容整理笔记上。《新闻伦理学讲座》吸引着我,对初学新闻写作者尤为重要。 我在去年就有剪报的习惯,那时因为从事职业的原因,专业性较强。这次…  相似文献   

19.
每每翻开剪报本,看到那篇政委给我改的底稿时,我都会思绪万千……那是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我在新兵营采访线索时,突然听到:“新兵班每班出一名人员,准备参加团组织的筹划春节文化活动。”这个消息,让我立即认为是一件很好的党委以人为本,为基层官兵办实事的典型线索,我随即回到办公室写了一篇《春节活动咱当家》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读了程剑飞同志的《怎样做剪报工作》一文(见《图书馆杂志》1983年第2期)后颇受教益。但作为《基础知识讲座》,我们觉得有一点重要遗漏,需要补充。这就是剪报的校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