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辉 《百科知识》2004,(10):33-34
天文学家根据天文观测认为,太阳系的行星结构确实非常与众不同,先不说最独特的有生命活动存在于地球,而且,就单从行星大小来说,太阳系有很多像地球这样的“小个子”行星。天文学家发现,在其他类似太阳系的星系中,行星因距离恒星太近,根本不可能形成“地球”这样的天体。在目前已经发现的至少120个类似太阳系的其他星系中,行星都是多气体的“大个子”。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1-8期“将地球推离太阳”的报导可能有误。报道言:“…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校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外,把部分引力能量(Gravitationalenergy)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除开把引力能(是负能量)传给地球是否可能暂且不论,地球速度加快这里指的是公转线速度,而这一速度加快只能使地球更加靠近太阳,而不是远离太阳,因为行星绕日公转有公式:AV2=GM日。A———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V———行星公转线速度G———引力常数M日———太阳质量G,M都是…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2,(11):54-55
哈勃观测到白矮星每秒千吨速度吞噬行星据国外媒体报道,在4颗白矮星周围,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发现了与地球惊人相似的行星的碎片。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受被撕裂的厄运。现在,这些体积较小的密集恒星正在吞噬行星的"尸体",其中至少有一颗正在吞噬行星的星核——富含铁、镍和硫——速度在每秒100万公斤所有。在行星碎片构成的尘云周围,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  相似文献   

4.
夏华东 《金秋科苑》2012,(9):106-107
据一项最新研究说,我们星系——银河系里可能存在几十亿颗潜在的可居行星。而在我们的银河系里,80%的恒星是红矮星。这一最新发现暗示,银河系里可能存在几十亿个可居世界。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的银河系里可能存在几十亿颗潜在的可居行星,其中包括100个“超级地球”,它们距离我们的太阳系不超过30光年。一项对银河系里的红矮星进行的研究发现9颗“超级地球”,其中2颗位于适宜液态水存在的“可居带”里。  相似文献   

5.
动态     
NATURE杂志内容精选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红外光谱能够探测到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现在这种了不起的事情已经被做了超过200次了,现在天文学家正在研究能够实际上对它们进行观测的方法。在已知的太阳系外行星中,14颗从地球上来看在它们的母恒星面前有“凌日”现象。对它们来说,光谱观测可以探寻它们大气层的自然状态,而且理论上,将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颗行星在其恒星“后面”时的光谱从它在“前面”时我们所看到的光谱中减去,剩下的应当是这样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实际光谱。现在,  相似文献   

6.
2004年8月下旬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距地球50光年的某恒星环绕轨道上有一颗环境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这颗太阳系外的遥远行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4倍,与天王星质量差不多,是一颗由固体岩石构成的全新行星,其环绕恒星运行时也正好处在一个非常温和的轨道区域,科学家们称这颗行量为“超级地球”。美国航天局在8月31日也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两颗与地球有很多共同自然属性的小行星。人类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可以适合生物生长的另一地球。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2,(15):102-103
美国航天局日前表示,科学家基于“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的观测结果推测,地球周边可能分布着约4700颗潜在危险小行星,它们的直径都在100米以上,并且这类小行星中只有20%到30%己被探测到。但专家同时表示,目前尚未发现未来100年内一定会撞到地球的小行星。  相似文献   

8.
<正>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就有一个小行星密集分布的区域,被称为小行星带。自从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现已被升级为矮行星),人类已经在那里观测到十几万颗小行星。小行星尤其是近地小行星非常值得人们关注,它们不仅折射太阳系的过往,也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迄今已有多个探测器对小行星进行了探测,最近的一个是2016年9月启程的。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I0019-I0020
艺术示意图:恒星Gliese667c周围运行的“超级地球”。Gliese667c是一颗红矮星,它还有另外两颗小质量伴星。在这张图像里可以在远处看得到它们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一个独特的系外行星系统,这个新“太阳系”可能拥有创纪录的3颗宜居行星。对恒星Gliese667C进行的最新观测显示,这颗质量约为太阳1/3的恒星拥有5~7颗行星,其中有3颗可以被归入“超级地球”行列。所谓“超级地球”比地球要大,但是相比海王星或天王星则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行星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与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类似的“第二个多行星太阳系”,这个新“太阳系”处于北斗七星中的大熊星座,那个“太阳”即恒星叫“大熊47”,它距离地球为51光年,本身已存在70亿年,而宇宙的历史是140亿年。早在1996年,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个“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该行星距离“大熊47”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倍,体积是木星的25倍。而新发现的行星大小至少是木星的3/4,它与“大熊47”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7倍,因此这两个“兄弟”距离很近,而…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九个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这已是人们的常识了。但是,九个行星的全部发现,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古代,只看到星空中有金、木、水、火、土五个“游星”。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建立以后,知道地球同它们一样,也是一个行星。此后,直到十八世  相似文献   

12.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4颗白矮星周围,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发现了与地球惊人相似的行星的碎片。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受被撕裂的厄运。现在,这些体积较小的密集恒星正在吞噬行星的"尸体",其中至少有一颗正在吞噬行星的星核——富含铁、镍和硫——速度在每秒100万公斤所有。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家们已经比较充分地了解了恒星和行星的秘密,但对于即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的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天体,他们觉得太陌生了,但理论上又必然存在,我们的太空中有这样的星吗?这类天体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显得太小了,不能以恒星视之;但如果归为行星,那又显得太大了。这是些难以捉摸的天体,然而它们的存在——要是它们真的存在的话——对天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了解得最清楚的恒星是我们的太阳,我们也知道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太阳的质量约为木星质量的1000倍,也就是说,一般在恒星和行星之间有一个1000倍左右跨度的质量差别。太阳拥有如此大的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在土星北极发现一个盘旋行进的巨型气旋,而且他们还在这颗行星的南极观测到一个比以前的发现大10倍的类似风暴。这些在红外光范围拍摄的新图片,第一次展示了一个在土星北极盘旋行进的巨大的气旋.与这颗行星南极的巨型风暴非常类似。研究人员认为,大气底层雷暴内的冷凝水释放出来的热量可能是这些风暴的动力源.这跟地球云团内的冷凝水为飓风漩涡提供能量的方式类似。  相似文献   

15.
在距离太阳大约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我们若从太阳出发掠过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后,乍一看到木星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太阳系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也大得惊人,大  相似文献   

16.
史峰 《知识窗》2013,(13):52-53
一日发现三个“地球” 致力于地外文明探索的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探索技术和成果.不久前他们宣布:航天局的一个太空研究小组利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两颗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  相似文献   

17.
谜团一:水星如何诞生。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及冥王星,是以岩石为主要成份的“地球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是大量气体包围的“木星型行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水星,它是如何诞生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由于水星最靠近太阳,科学家认为水星是在原始太阳系中的高温区域,由凝固的金属铁及其他材料堆积而成。二、水星是在巨大的原始行星互相碰撞的时候,由彼此的金属铁融合而成。谜团二:金星为什么灼热?金星的大小和地球最接近,两颗行星的内部构造可能也很相似。但根据探测船和雷达观测,金星是一个灼热…  相似文献   

18.
遍布月球的环形山以及地球上发现的巨大陨石坑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天体碰撞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小体积的陨石、小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撞击。但巨大的行星和行星之间会发生碰撞吗?天文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相关的证据:170光年外一颗土星大小的行星与一颗体积较小、接近天王星的行星可能发生过碰撞。这是天文学家在研究一颗大体积行星时发现的,这颗行星围绕着人马座一颗体积较小、亮度不高的恒星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仰望星空,科学家一直在深空中寻找另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所谓"宜居",通常的标准是指行星与恒星距离合适,在一定范围内水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因为液态水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将这一标准向前推到约7亿年前来看我们的地球的话,你会发现,那时的地球可能并不宜居,因为地球当时正处于全球冰封的"冰雪地球"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14,(2):27-27
据国外媒体1月15日报道,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地球2.0”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地球2.0”是指理论上存在的与我们生存的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现在,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弗兰克一马奇斯博士给出了发现地球2.0的时间表。他认为我们将在2024年前发现一颗酷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