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知恐惧     
马健 《百科知识》2007,(6S):22-23
没有什么比瞬间发生的危险更能让人记忆犹新,而且这种记忆会深埋在人的潜意识中。对于经历过严重身心创伤的人——比如那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或曾遭遇过劫难的幸存者来说,他们脑子里一直留有对恐怖事件的记忆,并制约着人格的形成,这就是“创伤后紧张性神经综合征”。恐惧通过记忆捉弄我们,左右着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因此,揭开大脑感受恐惧之谜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梦 《金秋科苑》2009,(23):40-40
我怎么感觉你?让我们来仔细研究幻觉怎么捉弄我们的"心"和"脑"。情人节期间,心形的气球装扮着大街小巷,漂亮的巧克力糖果盒摆满了商场超市,粉红色的贺卡在情侣间传递,随时随地我们都能感觉到爱情的味道。但什么是真爱呢?真爱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3.
金梦 《今日科苑》2009,(23):40-40
我怎么感觉你?让我们来仔细研究幻觉怎么捉弄我们的"心"和"脑"。情人节期间,心形的气球装扮着大街小巷,漂亮的巧克力糖果盒摆满了商场超市,粉红色的贺卡在情侣间传递,随时随地我们都能感觉到爱情的味道。但什么是真爱呢?真爱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4.
吴文娟 《科教文汇》2011,(11):106-106,112
古诗教学往往会陷入老师教,学生学的单调模式,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诗歌之趣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教学中总是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文言文背诵不准确、单词记不住,让他们多抄多写、数学题解答不出来,让他们对同一类型的题多练多做……尽管教师们呕心沥血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做到"熟",进而使其能生出"巧"来,可事实往往却是,不但没有生出"巧",反而更进一步导致了不"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脑科学研究的进步,给我们的教学与学习带来全新的认识,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不健康的心理环境往往会导致学生行为异常,高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维护"潜能"学生的尊严、呵护他们的自尊,和他们建立彼此愉悦的关系,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人文精神能改善"潜能"学生的内心环境,帮助他们学会尊重、合作和信任,成为自信、自尊的人。  相似文献   

8.
李绍杰 《科教文汇》2009,(20):25-25
在学校,一般教师往往偏爱优等生,对差生缺乏耐心,发现问题常常小题大做,动辄请家长,或停课反省。致使后进生破罐破摔、不求进取,逆反心理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查找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并寻求正确途径,增加与他们交流的机会,使这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跑”起来。  相似文献   

9.
绝境在捉弄生命的时候,生命有时也会进行绝地反击,甚至冲破一般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0.
一位牧童撒谎捉弄村里人,三番五次地喊"狼来了",被他欺骗习惯了的村民不再相信他的话,结果有一天狼真来了,无论他怎么呼喊,村里人没有一个再相信他,于是牧童就因为撒谎而被狼吃掉。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们经常给我们讲这样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要撒谎,让我们意识到撒谎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一位牧童撒谎捉弄村里人,三番五次地喊"狼来了",被他欺骗习惯了的村民不再相信他的话,结果有一天狼真来了,无论他怎么呼喊,村里人没有一个再相信他,于是牧童就因为撒谎而被狼吃掉。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们经常给我们讲这样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要撒谎,让我们意识到撒谎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色彩亦是生命的象征,正因为世界上有了色彩,才使各种物体光彩夺目。色彩随处可见,但往往我们不大关注它。小班幼儿色彩运用具有较明显的年龄特点,他们通过色彩来认识这个世界,不同的色彩带给他们不同的感受、不一样的体验,为此培养小班孩子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表现能力,让他们张开色彩的想象翅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信息科技进步,推动网上微视频的学习方法诞生。课前用一段"微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视频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先入为主初步认识要学的内容。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主动去思考,也会主动与别人交流,这就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也让他们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一、活跃的课堂不能乱哄哄当前的课堂,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训练,教师根据  相似文献   

14.
喜欢与尊重     
村里有个懒汉,春夏秋冬对他来说,只是蹲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天凉了,哪里有太阳他就蹲哪儿。天热了,哪里有阴凉他就赶哪儿。"好吃懒做怕动弹",这是村里人对他唯一的评价,说时脸上写满鄙夷。小孩子们更是拿他取笑、捉弄。可不管受了怎样的捉弄,他也只是咧嘴笑笑,从不动怒。没骨气的人自然没脾气。  相似文献   

15.
陈稀中 《知识窗》2013,(4):73-73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再现对象最基本的描绘方式,因此,素描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基础。 在中学素描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让学生画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时.他们通常不会感到困难:但让学生画一个复杂的物体时.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望而生畏。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前者.学生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素描对象的形状.因而感觉比较容易下手:而对于后者.素描对象是由多种结构组织的一个复杂体。  相似文献   

16.
对待特长教育,不少家长时常表现得过于盲目乐观和过于盲从,他们往往无视孩子的真正兴趣或内在天赋潜能,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一窝蜂地让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特长学习班。事实表明,只有充分尊重儿童天性才会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人体休眠,人们往往想到冷冻休眠,用液态氮把人体温度迅速降低,从而让人进入休眠状态。这种方法确实可以让人进入冷冻状态,但目前还没有办法通过解冻让人再次苏醒。如今,一种更好的休眠方法诞生了,那就是用硫化氢气体延缓人体的新陈代谢。由于人们已经知道,硫化氢气体具有减缓新陈代谢的功能,美国科学家做了个实验,他们让老鼠吸入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结果老鼠进入了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某些教师眼中,后进生是无可救药又不可雕凿的朽木,由于持有这种偏见,往往会使他们的教学工作步入一种无可奈何而尴尬的局面。本文从"差生"角度出发,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差生"不差。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解题技能的基本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联想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他们对“联想”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丰富的联想能力,能够让学生快捷地找到解题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简单地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以下面几个具体实例,谈谈联想  相似文献   

20.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