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各种干扰随时可能出现,而且一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仅有几分钟的时间,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现介绍几个集中注意力练习,供同行们参考。一、报数击掌教师下达报数口令后,轮到报数的学生按1、2、3、4、5……的方法报数,其余学生击掌并默数,每逢5或5的倍数时,停止击掌,并齐声报出该数。亦可集体报数,每逢3或3的倍数时,停止报数一齐击掌。二、训练眼神教师手持一木棒,使棒在额状面或者矢状面上做左右、上下绕环运动,学生全神注视棒端,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报数方法无外乎三种:连续报数、1—2报数和1—4报数。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和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对学校体育课开始部分的报数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了如下几种报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鉴 《体育教学》2003,(3):20-20
队列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队列练习可形成正确的动作和姿态,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所以,笔者认为队列练习有必要堂堂练。一、队列练习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各种干扰随时可能出现,而且一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仅有几分钟时间,队列练习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除常规的立正、稍息、三面转法练习外,可安排一些趣味性的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队列练习。如:趣味报数队列练习,报数和击掌队列练习,有效无…  相似文献   

4.
<正>一、偶数报数目的任务: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游戏方法:以横队为小组从右至左依次按偶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报数,即2、4、6、8、10…··要求报数连贯、准确、清楚、洪亮。各组之间进行比赛,以出错次数少者为胜。游戏规则:报数时若出现犹豫、停顿或错报,均算出错。教学建议:l.该游戏可变换成奇数报数;2.报数时教师可给各队临时确定所报的第一个数,以免学生有所准备;3.该游戏也可不分组,报数至各队的排尾(或排头)后,相邻队的排头(或排尾)连接报数。  相似文献   

5.
偶数报数目的任务: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游戏方法:以横队为小组从右至左依次按偶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报数,即2、4、6、8、10……要求报数连贯、准确、清楚、洪亮。各组之间进行比赛,以出错次数少者为胜。游戏规则:报数时若出现犹豫、停顿或错报,均算出错。教学建议:1. 该游戏可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一堂体育课中,常规的队列练习是:“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向前看、报数、向左(右、后)转以及集合、解散和队列变化”。这些对学生来说,是体育课中最枯燥无味,但又必须经常练习的。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些常规的队列练习稍加变化,演化成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就可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一、趣味报数练习法通常的报数是从排头开始报1、2、3、4、……到排尾,我们可以变化进行: 1.逆行报数:比如说是10人一列,则从排尾起报O、9、8、7、6、5、4、3、2、1。 2.单数、双数报数:从排头起报1、3、5…到排尾,或者从排头开始报2、4、6…到排尾。  相似文献   

7.
王司宇 《体育教学》2011,31(3):42-42
1.集中学生注意力,巧妙提问 由于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多,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经验的教师多采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掌控课的节奏和进程,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一、二分钟的小游戏,能解决组织教学中的许多难题。一、培养雷厉风行的小游戏记时钟。教师发出集合令后,接着就大声向同学们报时:“2秒、4秒、6秒……!”直至按规定队形站好为止,及时表扬小结。二、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 1.报数字教师伸手指或击掌,学生必须马上说出手指数或击掌数。连续变化几次。  相似文献   

9.
<正> “口令”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然而对学生的“呼合”,却往往容易忽视,所以本文重点谈谈学生的“呼合”。什么是学生的“呼合”?学生的“呼合”是指学生对教师口令的口头反应。例如,在队列练习中,教师口令“报数”,学生呼合“1、2、3、4、5、6……”,在小学低年级的向左(右)转的教学中,教师口令“向左(右)——转”,学生呼合“1-2”;在投掷教学中,教师口令“预备——投”,学生呼合“嘿”。让学生做“呼合”在教学中有以下好处: 1.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口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常处于被动状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要重视的4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激励情感,吸引注意 1.1 提问上次课上的是什么项目?在什么位置?掌握哪些要领?谁做得比较好等,让学生回忆上堂课的情景。 1.2 采用报数法做集中练习。如报1 3 5…或2 6 8…或从左向右依次报。 1.3 反口令练习或模仿教师相反动作练习。 在体委委员集队时就要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激励,吸引注意是上课前的前奏曲。要紧张有序、过程不宜太繁琐,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提高了,教师应把握时机,顺势利导,然后转入下一个环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趣味报数123     
报数历来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序曲",报数还是队形变化前的必备程序.整齐划一、严肃规范的报数成了体现课堂常规的标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学习报数.笔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打造趣味报数,通过变化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报数也成为体育课堂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一)学生方面1.生理特点年龄是影响注意力的一个生理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增长。如,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初中学生短,初中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高中学生短。  相似文献   

13.
单伟 《体育师友》2009,(1):40-40
1、报数击掌法 教师下达报数口令后,轮到报数的学生按1、2、3、4、5……的方法报数,其余学生击掌并默数,每逢5或5的倍数时,停止击掌,并齐声报出该数,每逢3或3的倍数时,停止报数一齐击掌。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15~25分钟,而且他们不善于调节和自我控制,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转移,同时,对于抽象、枯燥乏味的事物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低年级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  相似文献   

15.
陈云芳 《体育师友》2011,34(2):29-30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终生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而注意力集中与否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文章就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总结了一套训练方法,并对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报数法(1)前排报数法横队看齐、对正后,学生从第一排排头开始按1、2、3……报数至本队尾,用横队列数乘以第一排最后学生所报数,再加上体育委员。  相似文献   

17.
一、限时法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例如集合站队限时 ,要求快静齐 ,也可限时完成练习次数。二、数数法通过教师学生数数来集中注意力。例如 :教师站在队前 ,学生齐数教师手指 ,教师高举双手(掌心朝前) ,让学生数教师不断变化的手指 ,要求学生反应快 ,报数准确。三、即时评价法学生听讲、练习、比赛时 ,及时给予评价 ,使学生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调动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针对一些差生 ,能激发他们内心追求荣誉的需要 ,产生上进的动力。例如 :做课间操时 ,教师现场公布打分。四、目标法设置一定的目标 ,使学生为…  相似文献   

18.
集中学生注意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必备条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容易分散。引起学生课上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来自外部的强烈刺激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例如阳光、噪声、风沙等强烈刺激。第二,来自学生内部(生理、心理)的原因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例如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不太感兴趣,而分散注意;特别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期待而分散注意;由于疲劳、饥饿而造成的注意力分散。第三,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例如师生关系紧张、教学不得法造成注意力分散;还有教师本  相似文献   

19.
集中注意力练习是体育课开始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针对学生刚上课时,受外界环境或自身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分散、精力不能迅速集中到体育教学中时,教师所采取的一种强化诱导性的措施。合理安排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证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安排与选择集中注意力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练习的运动且过大 集中注意力练习的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此项练习一般安排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与准备部分之间进行,此时学…  相似文献   

20.
浅谈小学低年级报数教学●樊福苍报数教学是低年级学生的一项教材,但有时在教与学的过程却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然而报数又是通常体育课开始部分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教师掌握本班人数的依据,振奋学生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反应能力的一个途径。那么,如何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