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对比方法研究了轻壤土质夏闲期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前气温偏高、小麦生长中后期较为干旱的年型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的小麦产量以全耕层深松〉隔行深松〉浅旋灭茬〉免耕〉传统耕作.水分利用效率则以全耕层深松〉隔行深松〉传统耕作〉浅旋灭茬〉免耕;明确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0~100cm、100~200cm土层在不同生育期的贮水量及不同生育时段的耗水量。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覆膜种植水分利用效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覆膜种植夏玉米研究水分利用效率,采用人工打孔取土以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覆膜种植能有效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夏玉米覆膜种植总需水量较露地减少34.14mm,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提高33.31%.作物系数KC值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其值为1.184.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植株为材料研究了骤然干旱下植株根,茎、叶的水分状况参数,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骤干条件下植株根,茎、叶的变化不同,其中骤干处理后茎部含水量明显高于根及叶部,其渗透热低于根和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夏玉米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以夏玉米“郑单958”为材料,设置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测定各处理下夏玉米的茎秆形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肥中适当减少氮肥的施人量,能保证夏玉米苗期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塑造良好株型,提高产量;在拔节期施肥,基部节间快速伸长,长粗比值明显变大,且株高较高,重心上移,对抗倒伏不利;第一次施肥在大喇叭口期进行,能使基部茎节短粗,长粗比值低,株高与穗位也降低,但控氮时间过长对产量不利.合适的氮肥运筹方式能够塑造出合理株型,有助于植株抵抗倒伏,增加作物产量;本试验条件下,苗期施氮60 kg/hm2,大喇叭口期施氮120 kg/hm2的施肥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氮肥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水分、光照与硼互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光照、水分与硼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气候条件与硼对大豆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同硼供给水平下,大豆株高随光照减弱而增高;施硼缓解涝胁迫;相同硼供给水平下,光照减弱导致大豆干物重降低;成熟期正常水分处理的干重高于淹水处理;施硼能够增加单株荚数、粒数、粒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Cd和水分复合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叶片所受伤害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比较了不同浓度Cd(200mmol/L、400mmol/L、800mmol/L)和水分(PEG6000模拟,浓度分别为10%、20%、40%)复合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胁迫的加剧,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大,SOD、CAT、POD活性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为材料,研究氮磷钾不同运筹模式对其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运筹方式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穗长、穗粗、品质以及产量都有影响,且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钾基追肥比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在施肥水平高的条件下,氮钾基追肥比例以7/3产量最高;在施肥水平中等的条件下,氮钾基追肥比例以6/4玉米产量最高;在施肥水平低的条件下,氮钾基追肥比例以5/5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解磷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玉米缓控释专用肥对皖北夏玉米隆平206和秦龙14产量的影响,探讨了解磷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解磷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夏玉米隆平206和秦龙14的产量,供试肥料处理玉米产量大小顺序为解磷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玉米专用缓控释肥,解磷生物有机肥通过增加玉米穗数和穗粒数,改善玉米产量构成,提高玉米产量。皖北夏玉米肥料施用解磷生物有机肥和玉米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不同覆盖物覆盖下生长发育和土壤性状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麦秸覆盖玉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与不覆盖玉米差异不显著;生物覆盖与不覆盖相比,虽然玉米经济产量显著减产,但总经济产量下降幅度不大,生物产量则有明显提高。不同覆盖物对平方米的生长发育,杂草发生、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物土壤 机质含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影响。 试验结果建议,夏玉米生产推广麦秸覆盖免中耕有利于节约能源、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进地区中肥旱地小麦三个模拟降水、两种施氮量、两种施肥方式 麦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水肥组合下的光能利用效率、投肥增产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了各指标对水肥的反应曲线。研究表明400-600mm降水范围内,随水分投入的增加,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氮肥生产效果与产量大幅度提高。不同降水年型投入氮肥的生产效果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在丰水年型(600mm降水),氮肥投入效果显著;欠水年  相似文献   

11.
因子分析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因子分析对我系01级学生各门课程成绩进行分析,寻找出学生成绩背后隐藏的潜在变量,并将因子得分排序与传统排序进行比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要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行理论诠释,应分析各要素在价值或使用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说明它们参与分配的理由。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剥削在今天不应只被视作贬义词。  相似文献   

13.
自育能力是指个人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对自己进行教育的能力。自育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多种能力相互交叉作用于主体自身的结果,对学生不断发展自己和进行终身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自育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形象内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大学整体的评价与印象。以大学人 (学生、教师 )为被试 ,调查“大学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 ,结果显示 ,大学形象主要由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中国化"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理论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通识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以比较教育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大学的通识课程实践,我们可以防止类似于邯郸学步的错误,正确地认识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从而指导我国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郝明君 《天中学刊》2006,21(3):14-16
领悟课程是教师所领会的课程。从其被提出至今不过3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富有情境性、动态性、发展性的课程样式,它是否接近正式课程、理想课程所意指的蕴涵,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对制约领悟课程生成的教师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课程因素等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杠杆系数的学习对高职高专学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普遍反映无法记忆和运用杠杆系数公式。本文通过将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的公式用简单的图形展示,采取串讲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对三个杠杆系数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本文通过探讨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深入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加强防范意识,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心理行为治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病死率,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9.
远程教育并不必然淡化师生的交互性,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师生交互关系具有特定的复杂性,影响这种交互关系的因素包括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充分控制和利用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构筑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新型师生交互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本文旨在探析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