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寝室里,孩子们一边脱衣服,一边说笑不止。我提醒说:“现在是午睡时间,请小朋友不要说话,免得影响其它小朋友睡觉。”几个懂事的孩子悄悄闭上了说间,朋了小嘴,忙着脱衣叠衣;但一部分小朋友仍旧我行我素。我对几个声音特别大的幼儿点名道:“吴浩源、蒋兴东,请你们不要说话,现在是午睡时间。”寝室里稍微安静了一些,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小朋友开始交谈起来,我生气地说:“你们这几个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寝室里鸦雀无声。看来,我的生气起了作用。这时,只听一个小小的声音说:“老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余气未消地看过去,原来是栾浩琛。他看着…  相似文献   

2.
“老师……老师!”几声呼喊打断了我的思路。几个孩子簇拥着挤进办公室,没等我弄清楚怎么回事,一个孩子抢先说:“几个男生在教室里用粉笔头打闹,都打到我的脸上了!”“打到我身上了!”“打着我耳朵了!”……我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冒了出来,没等他们说完我就往教室走去,准备狠狠教训一下这几个“捣蛋鬼”。  相似文献   

3.
我在备课时发现,《落花生》一文的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没过几个月”不妥,当时在办公室提出来和几位老师讨论。有的老师说:“《落花生》是名作家许地山写的,没错。”也有的说:“‘没过几个月’,就是‘过了几个月’的意思。”我想:“没过几个月”和“过了几个月”根本就是相反的,怎能互相代替呢?还有一位老师说:“没过几个月就是时间不长的意思,谁都能懂,何必吹毛求疵?”再有,“没过几个月”,到底过了多长时间?时间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4.
好学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平凡人,既不嗜烟也不喝酒,就爱学习。他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有空就问我几个英语新单词;或者拿上我的奥林匹空就问我几个英语新单词;或者拿上我的奥林匹克数学班的竞赛习题,自己解解、算算;有时还会拿起我的语文书,练上几句“标准”普通话呢!自从家里买了电脑,爸爸就更爱学习了。他要我教用他拼音打字,我可乐了,心想:爸爸能记住那些难记的“a、o、e”吗,肯定学不好!可爸爸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特地买回了拼音表,认真地说:“这是为了我的学习,也是为了你的学习。你呀,有空多读几遍,也教我念念、拼拼,让我尽早学会打字。”看,爸…  相似文献   

5.
可笑星     
闲聊几个学生躺在被窝里闲聊。甲:“今天朗诵比赛,嘿,我得了第一!”乙:“哼,前几天作文竞赛,我不也得了第一?”丙:“要是你们记性不差的话,应该记得我的爱国心最强。”甲:“你的爱国心最强?我从不买外国货。”乙:“我也从来不看外国电影。”丙(慢条斯理地):“你们想想看,我入学以来,哪次外语及格了?”可笑级别:○··(○··(○··(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刚才没听清楚?”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  相似文献   

6.
拜年     
(初稿) 初二那天,我跟三叔去舅爹家拜年。我问:“三叔,我有几个舅爹呀?”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见过舅爹呢. “几个?我们今天去四家。”三叔说:“还有两个舅爹家,今天去不成了.”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单位一’可以是一个物体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一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你是分数几?学生们愣了,忽闪着眼睛瞪着我,仿佛在反问我:我怎么是个分数呢?沉思片刻,有几个学生仿佛顿悟了其中的奥妙,几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李明说“:我是分数1/31,因为我们班有31个同学,我是其中的一个。”张君说“:我是1/3,因为我们家有3口人,我是其中之一。”还有人说“:我们学校有1600人,我是1/1600。”在这几位学生的启发下,几乎所有的小手都举了起来,说出了几十个不同的分数。在理解这些分数…  相似文献   

8.
星期天,几个伙伴约我出去兜风。这不是明摆着要嘲笑我吗?我刚学骑自行车才几天,更何况我在自家院里都要姐姐扶住自行车才敢骑,我愤然道:“你们不是我的好朋友。”但是,这个念头很快消失了,我是一个自尊很强的女孩,“去就去,谁怕谁呀!”整装待发,姐姐帮我推出自行车,担心地说:“你行吗?当心点,别逞能!”我抖着嘴“你太小看我了。”然后甩头走了。几个伙伴正在那儿等着呢!“怕你们,我就不是……”刚说出口,觉得不对劲,唉呀!车子要歪了,我赶忙按住前刹车,才躲过了灾难。“走吧!”几个朋友嘲笑道,于是,我们几个便向前骑去。走在路上,东歪西倒的,…  相似文献   

9.
幽默专辑     
侄几答题 校长考我五岁的 侄儿:‘你有三毛钱, 买了一根三毛钱的冰 棍儿,还剩几毛?” 侄儿答道:‘万受毛 儿了,’ 教,【子学数学 儿子已经会算十 以内的加减法了,为 了培养他的应用能 力,我给他口头出T 一道应用题:“你昨天 ,乞了两个苹果,今天 吃了三个,一共吃了 几个?” 儿子答道:‘,0个>’’ 我没想到儿子会答错,便跟他讲:“怎么 会是O个呢?想想看,你昨天吃的两个苹果 加上今天吃的三个苹果,一共是多少个?” 儿子非但不开窍,反而委屈地哭了:“怎 么就不是0个呢?都变成屎拉出去了,哪里 还有苹果?呜呜呜……” 比赛 我陪四岁的儿子玩赛跑,…  相似文献   

10.
午睡室里,孩子们一边脱衣服,一边说笑不止。我提醒说:“现在是午睡时间,请大家不要说话,免得影响其他小朋友。”几个听话乖巧的孩子闭上了小嘴,但有一部分孩子仍旧我行我素。我点了几个声音特别响的幼儿的名:“源源、东东,请你们不要说话,现在是午睡时间。”午睡室里稍稍安静了一些,可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开始交谈起来。我生气地朝他们吼道:“你们几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终于,午睡室里变得鸦雀无声。看来,我的生气起了作用。这时,只听一个小小的声音说:“老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原来是琛琛。“不听,起床后再说。”我余怒未消。他看着我…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网吧是什么地方吧?那就是打游戏,上网的地方。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出去玩,觉得非常没意思,我说:“咱们去网吧打游戏怎么样?”他们都说:“好。”我进了网吧,说:“叔叔,我们几个要打游戏。”一开始我不会玩  相似文献   

12.
深秋的太阳把窗子晒得暖乎乎的,窗子上爬满了“花大姐”,几个身上长着黑花的格外好看。我高兴地喊着:“爸爸,快来看啊!”爸爸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这些小东西冬天就没了。”“我们把它养在家里,等到明年天暖和了再把它放出去。”“可以试试。”“太好了。”我高兴地直拍手。几天过后,窗子上的“花大姐”开始死了许多,我急忙催爸爸快想法子。爸爸给我找了个大玻璃瓶,在瓶盖上钻了几个通气孔。我把活着的“花大姐”捉进瓶中,一共十二只,爸爸还摘了几棵绿色的小草放进瓶中。爸爸要我每天给它们放一块水果作为它们的食物。每天放学,我都急切地…  相似文献   

13.
何亚福 《师道》2002,(9):55
隔壁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来向我请教几道算术题,我趁她在做算术作业时,随手翻了一下她的语文作业簿,一个造句练习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兴:春天到来了,一朵朵鲜花高兴地绽开了。”多么形象的句子!令我惊愕的是,一个红色的“×”打在这个句子的末尾,还有老师要她“重造”的批语。翻过另一页,我看到了小女孩重造的句子:“高兴:小明考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幽默     
上学比尔开始上学了。第一天放学回来,妈妈问他:“你觉得上学有意思吗?”比尔说:“挺有意思。下课后,我同几个同学玩了个痛快;不过,要是不用上课,上学就更有意思了。”下雨的时候老师问杰克:“请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摘苹果最好?”说完他转身对其他学生说:“不准提  相似文献   

15.
论老之将至     
几个星期前,我带着妈妈去探访住在老入院的姑妈。我问妈妈: “朱莉亚姑妈多大了?”妈妈答道:“八十九岁了。”我心想:“哇,真是够老的。”当然,“年老”是个相对的说法。记得五岁时,我发现哥哥有十岁了。我当时想:“哇,他比我大一倍呢。”我当时还想他是  相似文献   

16.
剥蒜衣     
妈妈叫我剥大蒜。我拿了几个大蒜头,一瓣一瓣地分开,仔细地剥起来。薄薄的蒜皮紧紧地贴着蒜肉,剥起来很费劲。几分钟过去,我才剥了一瓣。这样下去,一个小时能剥几个呀!妈妈在厨房催我:“蒜头剥好了吗?”“还早呢……”我回答。妈妈走过来,看见我只剥了一瓣,笑着说:“你这个小懒  相似文献   

17.
一、变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九义”教材第一册“9加几”的加法,教学重点是9加几的思路和算理,教学难点是怎样“凑十”。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我通过计算机屏幕演示:一个盒子能容纳10个球;9个红球逐次“跳入”盒内;盒外再放2个黄球,求一共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我给小朋友介绍新老师,有几个小朋友在窃窃私语:“我知道新老师叫姚炯,徐老师叫徐军。”有几个男孩还故意叫我的名字:“徐军,徐军!”我听了很生气,心想这些小朋友真不懂礼貌,得好好批评他们一下。  相似文献   

19.
年华     
星期天,几个老同学聚会,一个个叹息不已。第一个人说:“我家的房子太窄小了,三口人只住着二十平方米,看呀,我愁得头发全白了。”第二个人说:“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工作一直不顺心,而且我一直与顶头上司搞不好关系,这不,我气得一口牙全掉光了。”  相似文献   

20.
猜一猜     
“豆角”(豆角形的有拉链的布袋,里面装着几个可以拿取的布制豆子)放在小班操作区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很少有孩子去玩。今天,婷婷拿了一颗布豆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召集操作区的孩子,请大家帮忙。小睿马上认出这是装在“豆角”里的“豆子”。我拿来“豆角”,孩子们争着想看个究竟,我故意把“豆角”捂在手里:“谁能猜出这个‘豆角’里有几颗‘豆子’?”婷婷说:“5颗。”小睿说:“不知道。”亮亮说:“8颗。”我说:“你们想知道里面到底有几颗‘豆子’吗?”孩子们齐声说:“想!”于是我打开“豆角”,把里面的“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