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韩国是亚太地区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文献遗产最多的国家.文章通过梳理韩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中的重大事件,包括设立"直指奖"、国际文献遗产中心等,分析韩国对世界记忆项目的参与及贡献;同时,探索世界记忆项目对韩国档案与文献事业发展的反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作为"世界遗产目录"项目的延续,"世界记忆工程"以加强对档案、图书、手稿、口述历史记录等文献遗产的保护为主旨,以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共同守护人类精神家园。1995年,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并于2000年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2002年、2003年和2010年,共评选出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  相似文献   

3.
<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避免纸质、视听、数字或其他格式的文献遗产的损失,以及集体遗忘的发生”而创建“世界记忆项目”(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将对全球集体记忆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遗产、濒危遗产纳入名录加以管理,“保护文献遗产,促进文献遗产的利用和传播,提高公众对文献遗产重要性和保护文献遗产必要性的认识”。1995年,《世界记忆名录》建设工作正式开展,1997—2017年间共进行11轮评审,“南京大屠杀档案”“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卷)”“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巴巴多斯非洲之歌”等反映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珍贵遗产入选其中。  相似文献   

4.
正档案文献遗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档案,由于其珍贵性和特殊性,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其他档案相比较,档案文献遗产不仅仅强调其记录的属性,更加强调附属的价值。侨批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文献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入遗"后,侨批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新方向就是要努力挖掘、转化其档案文献遗产价值。一、中国侨批与"世界记忆工程"为了更好地保存人类集体记忆和传承人类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启动"世界记忆工程",其目的是运用先进技术抢救、保护濒危的档案文献遗产并推动全球共享计划。该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加入《世界记忆名录》后,联  相似文献   

5.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简称《世界记忆名录》,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是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名录。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目录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相似文献   

6.
“文献遗产”与“档案文献遗产”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旨在保护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遗产".然而,在我国,"文献遗产"这一概念,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相当陌生.即便在图书馆、博物馆等保管收藏领域里,其被关注的程度也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指确定、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1年5月10日至11日,为推动“遗产工程”工作的全面开展,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了“世界记忆工程”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申报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世界记忆工程”和“遗产工程”的有关情况,明确了“遗产工程”的目的和意义,通报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总计划》(讨论稿),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组织工作、申报范围以及申报材料的准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部署首批申报工作。会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首批…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10多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申请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支持,呈现了中国精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世界记忆项目在其纲领性文件中就明确"世界文献遗产属于所有人"。文献遗产的原始性、唯一性、系统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界记忆项目总方针》1995年颁布,历经2002、2017、2021年三次修订。深入梳理该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世界记忆项目总方针》(2021)的内容结构、变化特点及价值理念等,将有助于我国积极推动世界记忆项目发展,防止部分国家政治化干预,保护文献遗产,维护人类共同记忆。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2,(10):70
近日,为了对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文献《奥斯特拉米罗夫福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表示祝贺,俄罗斯联邦档案总署署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项目俄罗斯委员会的代表阿尔季佐夫隆重地向俄罗斯国家图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3日至15日,在广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传出喜讯,由中国申报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一同入选名录的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6项文献遗产。"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成为我国继《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元代西藏官方档案"、"侨  相似文献   

12.
<正>一、起草背景及依据(一)起草背景档案文献遗产是有特色和典型意义的、需要抢救和保护的档案文献。它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文明记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档案理事会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建立了《世界记忆名录》。截至2013年7月,该名录的遗产总量在20年间达到了299项,分别来自100个国家,我国有9件/组档案成功入选。为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1995年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了"世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档案工作正在经历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转变,档案数据化浪潮兴起,推动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为档案服务转型升级带来新契机。其中,以开发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为目标的GLOBALISE项目顺应数据化趋势,档案数据化开发成效显著。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作为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在2003年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档案数据化开发对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穿越数千年,作为世界文明的瑰宝,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15.
"世界记忆工程"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记忆工程”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其目的是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保管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促进文化遗产利用的民主化,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的重要性和保管必要性的认识。1995年中国“世界记忆工程”全国委员会成立。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郭树银担任委员会主席。1998年11月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成立,郭树银任该委员会负责东亚地区事务副主席。目前全世界已有43个国家的47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其中中国占两项,即中央音乐研究院的“传统音乐录音档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记忆视域下的声像遗产作为遗产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其特殊的"音影"表达形式,对于固化及传承一个城市的记忆具有重要作用,适逢"世界记忆工程"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开展,以此为背景,对城市记忆视域下声像遗产开发利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世界记忆项目的互动是双向促进的过程。我国遵循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传承人类共同记忆为基本使命、立足于从"遗产大国"迈向"遗产强国"的切实需求、致力于打造文献遗产保护的典范样本等理念,从"引进—融合—延伸—反哺"等路径着手,积极参与世界记忆项目。未来,由"参与者"转向"引导者"、由"遗产本体"延伸至"背景关联"、由"单一沟通"建立起"多元对话"将成为我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的三大重点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杨春丽 《湖北档案》2010,(11):16-18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我国档案文献工作者正积极努力地将一些重要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国家级或世界级记忆名录,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修复恢复原貌、实施数字化保护方案、改善原件储存条件等各种方式,不少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特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收录的中国遗产。作者首先分析了推进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必要性,然后从建设门户网站、全面推行数字化等方面论述了推进的方法与特点,提出了推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客家侨批与其他地区侨批一起打包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传承保护这些濒临灭失的记忆遗产成为我们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客家侨批的传承保护现状、当前客家侨批传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客家侨批的传承保护策略,同时为其类型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