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记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可喜的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了尊重学生的意识,都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识记方法。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便开始了热闹的“八仙过海”。这其中最常用的不外乎是“加减偏旁”、“编儿歌”“编故事”等,还有些同学运用了联想记忆法。在为同学们多彩思维叫好的同时,几个同学的发言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学生甲:(记忆“鸭”)“甲”是一个卖冰淇淋的地方,“鸟”像一个人站在冰淇淋旁边,所以“一个人站在冰淇淋旁边就是‘鸭’”。学生乙:(记忆“狐”)一个人站在“瓜”的旁边。学生丙:(记忆“鸡”)小鸟又飞到山上。学生丁:(记忆“狮”)“老师站在魔术师旁边看表演。学生戊:(记忆“鹅”)我在捉小鸟。我在吃小鸟肉。学生己:(记忆“渔”)“鱼”像一个人,“三点水”像渔网,一个人在撒网捕鱼就是“渔”。……我敢说,没有人能知道“一个人站在冰淇淋旁边”是什么“鸭子”的“鸭”,不会有人猜出“老师站在魔术师旁边看表演”就是“狮子”的“狮”,说不定“一个人在撒网捕鱼”这则字谜会让语言大师们大跌眼镜。也许就连学生本人,再过上几天以后也不一定就能想起他们今天所讲的故事、所出的谜语到底指的是哪个字。遗憾的是,这样明显的问...  相似文献   

2.
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好孩子。爷爷奶奶夸我“懂事”,爸爸妈妈说我“不用操心”,老师在评语里经常写“该生学习认真刻苦”,在同学们眼里,我更是龙头老大,成绩令人羡慕。可是,我要说这只是我的表面,一个我并不喜欢的“我”。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我深深地讨厌“好孩子”这三个字,是它让我有好多事情不能做,好多快乐得不到。现在,我只能在记忆中体味到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3.
杨春芬 《辅导员》2009,(4):17-18
不少学生反映历史学起来有兴趣,但记起来困难。“爱上课,怕考试”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不对头。俗话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以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较快地掌握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4.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切知识不外乎是记忆。”记忆是同学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你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天辛辛苦苦地学习,一遍一遍地记忆,可反映在卷面上却不尽如人意。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呢?其实,多数情况不是因为脑力的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掌握记忆的技巧。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掌握记忆技巧来提高学习效率呢?我给同学们推荐十种记忆方法。有意记忆法,是指同学们出于某种明确的目的,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它适合同学们有目的的记忆。理解记忆法,是指同学们对所记忆的内容充分理解,然后再进行记忆。比如记忆一篇课文,既要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5.
依山郡小学座落在深圳龙岗中心城。老师、同学们推开窗户都能看到一座山,这座山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叫“大窝岭”,山下有一个楼盘叫招商依山郡,我们的校园就在美丽的依山郡花园内。  相似文献   

6.
天才记忆家     
<正>今天的数学活动课是记忆力大奖赛,选举“天才记忆家”。前几轮比赛,比分不分上下,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说自己是天才记忆家。数学老师的头都被吵(chao)大了,他也难给同学们分出个高低。于是,他拿出了“绝招”。数学老师说:“下面我写出几排数字,谁能在最短(duan)的时间内将这些数字全记住,谁就是天才记忆家。”同学们一致赞同。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七排长长的数字: ①1235831459437 ②2460662808864  相似文献   

7.
游“鬼屋”     
刘立韧 《新读写》2014,(12):30-30
进入初中后,功课渐渐多起来,生活也更加忙碌。课余时,看着同学们嬉戏打闹,我便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和小学同学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和朱馨瑶一起游“鬼屋”的分分秒秒。那是一年暑假,在家长带领下,我和朱馨瑶结伴去大连旅游,“鬼屋”便是其中的一个游玩项目。  相似文献   

8.
《花未眠》一文的自读、自学交流已近尾声。教师点拨道:这篇以“花未眠”自然现象引发联想的说理文章,带给我们珍贵的美的启示。艺术大师罗丹不也说过“美是无处不在的”吗?请同学们搜寻记忆仓库,捕捉生活的“美”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描述吧。思考5分钟后,同学们陆续站起来发言:杨生: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我走在妈妈的后面。在一个十字路口,妈妈扭过头,叮嘱我看清前后左右的车辆。我没觉得怎么,继续走着。在一个拐弯处,妈妈又回过头看了我一眼,我好像明白了什么,继续走着。又到一个拐弯处,妈妈又回过头,我看见她眼里流出了一道美丽的光线…  相似文献   

9.
在同学们眼中,我是一个集“管家”、“鲁智深”和“大款”三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但是我对这几个称号表示强烈的抗议。这日,我终于忍无可忍,和同学们进行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激烈辩论赛。  相似文献   

10.
我对“胸怀”一词的最初记忆定格在一架飞机上,这架飞机躺在我的小学课本里,驾驶它的是一个叫做丁丁的孩子。我至今仍记得写丁丁的几句诗:“丁丁没文化,不会开飞机,飞机开不动,丁丁真着急。”  相似文献   

11.
“我是谁 ?”———当人人这样去问自己 ,想来所有的“我” ,恐怕只能凭依“我”自己对自己历史的回忆来做出判断、回答。“我” ,生于何地 ?哪个国家 ?哪一民族 ?怒喜乐哀憎爱好恶何所由 ?意志信念理想追求何所趋 ?……如此等等 ,无一不是在追寻一种历史文化身份的认同。尽管“我”站在现实里思考着这一切 ,但所能凭据的 ,除了历史 ,还是历史 !失忆对一个人是不幸的 ,而集体失忆对一个民族则是最可悲哀的 ,倘若整个人类都失去了记忆 ,那又意味着什么呢 ?记得有位历史学家这样说 :“历史 ,正如个人记忆一样 ,是人类的集体记忆 ,是构成现实生…  相似文献   

12.
从教十几年来,三尺讲台记载了我太多的喜怒哀乐,可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过程评价”课,它让我真正接触到全班学生真诚、灿烂、自信的笑容。在同学们充满期待与好奇的目光中,我手拿“过程评价表”  相似文献   

13.
“叮铃铃……”下晚自习的铃响了,同学们像潮水般奔向校门口。“爸爸,我在这儿!”“爸爸,我在这儿哪!”女儿奔向父亲身边,爸爸接过小女儿的书包,这本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一幕,但每当我看到这一情景时,眼睛就湿润了,心里就发出一种强烈的思父之情:我的爸爸,您在哪里? 在我朦胧的记忆中,妈妈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儿有  相似文献   

14.
大可 《文教资料》2006,(24):171-172
“因为在第二届‘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今天我才得以与各位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对数学的一些想法,我深感荣幸。……时光可以磨灭一切,惟有记忆永存,今天的情景将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中。”2005年8月9日在被誉为“小数学家大会”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学习排列组合时遇到的困难,不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在于对公式的记忆和掌握,而在于如何分析问题。不少同学说:“排列组合的问题太灵活,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如何掌握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抓住解题的钥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写出一些初步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概念出示后,除了使同学们找出概念的内涵、外延外,我还常用反问的方法增强同学们的记忆。如教师说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同学们齐声回答:“不对!”应该是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不能说式子”。因为“方程”这一概念内涵包括:未知数和等式这两点。式子可以是等式,也可以不是等式。再如:倍数、约数的举例,12÷4=3,我说12是倍数,3和4都是约数,同学们还是纷纷举手,说:“不对,倍数和约数不能孤立的存在,应该说12是4的倍数,4是12的约数”。 反问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辨析,来  相似文献   

17.
意见和建议     
《素质教育博览》2009,(11):59-59
在同学们眼中,我是一个“土包子”,经常被人看不起。面对同学们的嘲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8.
苦涩的爱     
一年前的今天,也是一个阴霾的天气。那天早晨,我照例早罩地来到教室,等候同学们的到来。“老师早!”“同学们早!”在相互偷陕的师生招呼声中,同学们陆续来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课堂作业中,我把题目“看拼音写汉字”改为“一目了然”,将“比一比,再组词”改为“火眼金睛”,“照样子,写词语”改为“一个萝卜一个坑”……同学们看后边嘻笑边低声议论,充满了好奇。此时,我突发奇想,既然同学们如此感兴趣,为何不让他们自己来试试。放晚学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我看你们对老师所设计的题目要求充满了兴趣。现在,老师也让你们试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