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口述回忆录是由口述资料编撰而成的回忆录作品,虽不如口述资料原始,却直接面向公众读者.目前,口述资料的收集受到了较多关注,口述资料的编纂同样值得重视.尤其是商业模式下的口述回忆录编撰,将口述回忆录视作一种文化产品批量生产,这更有必要规范其编法.考察从访谈录音稿到口述回忆录的编撰过程,旨在协助编者解决编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口述回忆录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英美口述历史协会制定的涉及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著作权保护的两项指南进行分析,从法律与伦理的视角考察了英美在口述档案采集、整理、保管与提供利用等环节中保护著作权的具体做法并归纳其特点,最后提出英美口述档案著作权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口述档案不仅对现存的社会记忆具有重要影响,而且还是构建大众历史记忆的基石,是防止社会失忆的有力工具.在档案工作中应重视口述档案的收集和保管,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  相似文献   

4.
口述档案不仅同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一样具有凭证价值,而且可以在司法活动中发挥法律证据作用.然而,口述档案证据具有客观性不足、内容信息不固定、不具备单独的证明能力等局限性.通过提高口述档案的社会公信力,采取司法公证,加强口述档案的安全保管,以及借鉴英美法系的证据“有限采用规则”等措施,可以有效规避口述档案证据价值局限性带来的风险,充分实现其法律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浅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近年来兴起的档案工作新领域。已有不少文化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比汉族文字档案的数量少,因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收集和保管较之汉族口述档案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但过去只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活资料,这是今后亟待加强与开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 “口述档案”逐步引起我国档案学界的重视.学术界围绕“口述档案”的概念、价值、作用、范畴以及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探讨.尤其是近十年来,口述档案研究逐步向深层次引申和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从年度分布、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五个方面,对1995年~2014年我国口述档案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状况,探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口述档案的建立是档案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口述档案的建立包括访谈对象的确定、受访者背景资料的查阅、访谈提纲的制订、访谈器材设施的准备、正式访谈、访谈内容的整理、分析及保管利用。这是一项长期且繁重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一项环节都很耗时,需要口述档案研究者认真核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方式简单勾勒并梳理了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历史脉络。将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发展轨迹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口述档案研究萌芽时期;口述档案概念的确立时期以及口述档案实际工作的研究和确立时期。  相似文献   

9.
口述档案是通过采集和记录当事人口述史料的方式来收集查考资料的一种真实记录,其呈现形式可以是磁带、数据光盘等.目前口述档案在非遗保护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收集的紧迫性、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被质疑、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缺乏自觉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传承梯队、数据比对以及提高档案部门口述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来解决这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倩 《档案》2011,(1):15-17
对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而其著作权保护也是管理口述档案必然要涉及的法律问题。本文从作品性质、创作关系、保护方法等方面就口述档案著作权问题的特殊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指出口述资料受到国内历史学、档案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图书馆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多领域的特点,并对30多年来我国口述资料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着重归纳总结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口述资料研究的进展和特点,最后针对目前该领域口述资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回忆录和口述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回忆录和口述档案的性质、特点与档案的关系 ,以及开发、利用它们的意义 ,同时指出它们自身存在的不足 ;简要介绍了外国重视口述档案的情况 ,呼吁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应加强对其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寻找失落的历史记忆,社会各界特别是史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资料收集工作,而档案工作者也往往介入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于是"口述档案"的概念应运而生,由此引起了关于"口述档案"概念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激烈讨论.一时之间,出现了"口述历史"、"口述史"、"口述资料"等一系列的相关概念.本文暂且使用"口述档案"这一称法,并对其概念、性质等做一些探讨,笔者认为对"口述档案"的探讨应突破概念的界限,注重其历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LISA数据库收录的口述历史研究方面的题录为考察样本,在结合部分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理论层面、实务层面和其它三个方面揭示了国外档案图书领域口述历史研究的动向,以期加强国内档案图书领域的口述历史研究及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朱丽梅 《兰台世界》2012,(26):76-77
本文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实践,分别从抄本的制作格式、抄本制作的人选、抄本制作的注意事项及口述档案的考证分析、保管及利用提出一些想法与各位档案同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 口述档案,或曰口述历史,现在很热,做的人很多,但这个事情的名声不太好,质疑声不断.这是一本难念的经.说实在的,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口述档案,包括回忆录,的确有许多弊端,需要我们随时提醒自己不可轻信,这个东西常常靠不住.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状况是,口述档案肯定要做,必须去做,它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其面临的危机,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谁来做、怎样做.澳大利亚史学家帕特里克·弗雷尔曾经很尖锐地讽刺说:"口述档案正在进入想象、选择性记忆、事后虚饰和完全主观的世界……它将把我们引向何处?那不是历史,而是神话."这,至少应当是我们随时警惕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新解密档案的公开和资料的挖掘,国内学者在美国西藏政策研究的档案资料运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重视应用新的解密档案,特别是对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析出资料、口述史料及回忆录的运用;在资料来源上善于利用网络电子资源。这对于我们了解美国西藏政策的起源、流变和实质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口述历史档案是一种新的档案类型,不仅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一样具有凭证价值,而且可以在司法活动中发挥法律证据作用.然而,口述历史档案证据具有客观性不足、内容信息不固定、单独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较弱等局限性.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口述历史档案的社会公信力、采取司法公证、加强口述历史档案的安全保管以及借鉴英美法系的“有限采用规则”等措施,可以有效规避由于口述历史档案证据价值的局限性带来的风险,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法律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口述档案在不同的领域被人们称之为“活历史”、“活资料”或“口述证据”、“口述资料”、“口述史”和“口头传说”。早在二战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肯尼亚、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都广泛展开了这项工作,并得以迅速发展。在我国近几年口述档案工作方兴未艾,己被同行高度重视,己成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口述档案"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它来源于档案机构介入口述史和口头传说资料收集与管理程度加深的结果.口述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