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苟妍 《海外英语》2012,(13):171-172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艾米丽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她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该文用叙事学的行动元模式分析艾米丽的爱情悲剧,从主体与客体,帮助者与反对者,发送者和接受者这六个行动元的角度对艾米丽的爱情悲剧进行诠释。得出造成艾米丽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男主人公赫默对爱情的背叛,而是世俗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学史上关于主仆之恋这一爱情模式大都以悲剧结局,这种悲剧属于社会悲剧。文章通过对《家》中觉慧与鸣凤、《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这两对艺术形象的比较,分析产生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及各自不同的爱情表现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东方的专制主义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使人性扭曲,人的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3.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爱情悲剧,侯李爱情所遭遇的政治变革凸显了强烈的时代和民族悲剧特色,面对国破家亡的历史命运,二人的悲欢离合显得微不足道,在孔尚任的笔下,政治悲剧要高于爱情悲剧,这体现了文本的理性光芒,并且成为教化后人在情感小我与民族大我之间抉择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伤逝》是鲁迅的名篇,对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历来多有研究,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考察《伤逝》的内容,子君一涓生二人爱情观的差异是这一爱情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悲剧,其中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宝黛爱情悲剧的成因一直为学界和读者所关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黛玉自身健康与性格角度出发,对宝黛爱情悲剧成因做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黛玉自身的性格和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悲剧贯穿于《金粉世家》的整部小说。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正是这一特殊时代,让他们的爱情注定走向失败。冷清秋的悲剧可悲、可叹,具有一种悲剧美。金燕西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封建纨绔子弟的劣根性,婚前婚后他对冷清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们二人的爱情悲剧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这一传统的婚姻理念遭到了新写实小说家的无情嘲讽。新写实小说家采用爱情偶然性模式展示了恋人无法找到自己满意对象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爱情的虚无。新写实小说家爱情观的产生是物质困窘和“文化低迷”的产物,其对爱情本质的理解体现出了理想主义溃退的精神实质。经历了爱情悲剧的男女主角采取婚外情等形式进行补偿,但最终依然逃不脱悲剧命运。新写实小说家通过这双重悲剧的叙写表达了他们对于生命终极的思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与曹禺笔下的蘩漪以其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两者的悲剧命运既有惊人的相似性,又表现出显著的不同。他们在执着地追求幸福、爱情这一进程中,既面临社会、家庭的迫害,男性的背叛,亲情的牵挂,又受自身性格所局限。探讨两者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可以更清醒地认识两部伟大作品中女性爱情悲剧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经典爱情悲剧在展现悲剧母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入手,运用中西悲剧理论分析这两部名著悲剧人物,悲剧情节结构和悲剧意象,这将有助于中西悲剧文化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揭示歌德笔下维特这一人物的信仰体系,来反观他与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维特的爱情实际上维特信仰的栖居之所,从而使我们对维特的"信仰悲剧"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邓一光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以两只狼的爱情为线索,讲述了"他们"的生存遭遇及双双赴死的悲壮结局.作家试图通过狼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自身.作家以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现了对生命存在、人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无名的裘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爱情小说,描述了主人翁裘德与两个女人阿拉贝娜和淑的感情纠葛。通过裘德对两个女人前后不同的态度变化对比,作家哈代试图向读者说明:直白的爱情易让人很快生厌,而恋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则会使爱更富魅力。从而展示了作家独特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3.
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 is good at writing novels with the theme of tragic conflicts between the new south and the old south.A Rose for Emily is one of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by telling a story about a descendent of the declined aristocrat--Miss Emily’s tragic destiny.The text primarily analyses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ic destiny.She is the victim of three aspects:patriarchy of the south,cruel social reality and smashed love.  相似文献   

14.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位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说《洛丽塔》由于描述了三十七岁的男子亨伯特与他十二岁的继女洛丽塔之间的畸形恋情而备受争议。这部小说完全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是非,虚构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情爱世界,展现了一段似乎与道德无关的悲情故事。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男女主人公生活际遇、心路历程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他们各自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Wuthering Heights,written by Emily Bronte,has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just because of itscomplexity and singularity of the structure.It describestwo love stories of two generations.The plot can bedivided into the external part(Catherine and Heathcli…  相似文献   

16.
<正>IThe Scarlet Letter was tragic love story.The love story between a clergyman and a married woman in the 17th century was doomed to be tragic.The destinies of Heroine—Hester prynne and hero Dimmesdale were ended with tragedy.Although  相似文献   

17.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前期小说创作的名篇之一。在这里,他以“物哀”之笔,饱蘸伊豆风情写下了一个凄婉含蓄而又朦朦脆脆的青春爱情故事,其间不渗透着日本古典的审美意蕴。作者于温柔的伤感、波波的哀愁中不懈地寻找其精神家园。浓郁的审美意识流淌于作品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中对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而透过苔丝的悲情故事,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哈代伦理思想的折射。文章主要从性别伦理、恋爱伦理、夫妻伦理等方面来探讨哈代婚恋伦理思想在《苔丝》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德森的代表作《绿厦》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自然观。在小说中,哈德森通过展现阿贝尔和里玛的爱情悲剧,生动地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永恒依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与自然之间的永恒矛盾和冲突,无情地批评了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呼吁人类尊重、热爱和保护自然。在哈德森看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应该成为人类的道德理想或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陆游是一个至死都不忘收复中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恨不见中原”是他一生最大的隐痛。而陆游的内心深处还有一大隐痛是唐琬,这个让老诗人行作嵇山之土了还泫然悼念的美丽的人。诗人把他那刻骨铭心的生死恋情和对唐琬的一往情深付诸笔端,留下了具有悲剧之美的千古绝唱——沈园诗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沈园诗词中蕴含着的悲剧美及其产生的原因,由此得出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