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现在 ,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不如人意 ,学生发愁 ,感到作文难写 ;教师更愁 ,叹息作文难教。但是 ,提高作文水平没有捷径可走。因此 ,只能是四个字 :多读、多写。这里提倡的“多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要求学生对一篇文章多次改写。写了改 ,改后写 ,再改 ,再写 ,使文章质量逐步升级 ,一次比一次好。叶圣陶说 :“文章是改出来的 ,不是写出来的”、“要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 ,无论什么都要改写 ,把修改看作是一种思想过程。”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重作轻改 ,只作不改、“一气呵成”的现象很普遍 ,教师费尽心力批改出的作文发到学生手里 ,学生只是草…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要自己改”。变教师包办批改为指导学生自改,是作文教学中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发挥在传授写作知识的“讲”上,而应发挥在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获取写作知识,进行“写”和“改”的实践上。写作能力不仅包括“写”的能力,也包括“改”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能写而不会改,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写”是改的基础,“改”是写的提高和完善,只教写而不教改的作文教学不是完善的作文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而且要教给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 :“三分貌七分扮。”用在这里 ,我想就是“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 ,有别人改也有自己改 ,但最重要的是自改。下面就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谈几点看法。一、讲意义 ,明内容教学生修改作文 ,不仅能促进“写” ,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 ,勤于思考 ,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懂得 :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只有反复多次修改 ,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好改美 ,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 ,从而树立起自己修改作文的信心。二、授方法 ,抓要领在教学过程中 ,传授给学生自改作文的要领 :(…  相似文献   

5.
唐耿雄 《湖南教育》2005,(15):32-32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怕修改,越改会越好。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示范批改。这一方法是教师当众就某一篇作文进行公开批改,以示范例。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大家讨论并领会文章的优劣得失,再进行集体修改,使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目的、方向、内容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修改文…  相似文献   

6.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成为改的能力。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教师评改作文固然有帮助学生写好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可是归根结底是在教学生学会修改文章。如果说写前的种种指导重在“应当怎样写”,而评改就重在“不应当怎样写”;指导重在“怎样写好”,评改就重在“怎样改好”。修改文章是艰难的,培养修改能力自然也不容易。写作能力的诸因素,也都是修改能力的因素。写和改的心理与操作方式不同,二者都统一在写作规律规范上。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他们自己一般不会不明白,而他们发现自己的毛病却不容易。教师评改作文为的是长善救失,而救失是主要的,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地全面修改,那么学生修改文章的良好心理、习惯就不难养成,修改操作也就不难学会了。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单纯就题论题,而要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首先要排除学生写作难的思想障碍,让他们明确,作文实际就是写话,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其次要求学生作文时应尽量写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要把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作文教学始终,学生作文心理素质好了,写作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写得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出来的),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作文互改,以改促写,更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充分说明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特别重视作文修改,我始终奉行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而且作文批改的方式从老师单一批改到放手给学生,首先要学生自改,再到学生彼此互改,最后再到老师精改。让学生在同学、老师批改评语中,找到自己作文的精彩和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启发、勉励自己今后的写作中,集思广益,仔细推敲而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来。  相似文献   

9.
黄贺通 《学周刊C版》2015,(13):178-179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鲁迅先生也说过:“我每写一篇文章最少要修改三四遍。”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几易其稿。可见,修改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如何批改却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严峻课题。教师精批细改,耗时费力,结果却是学生的主动性被阻碍了,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而让学生互改自改,学  相似文献   

10.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批”还是“改” ,都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上。我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在某种意义上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一、投影批改法教师通过幻灯投影 ,将一篇或几篇习作中计划修改的部分 ,如作文开头、结尾的修改 ,段落层次的修改 ,字词句的修改等放映出来 ,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对比、评论 ,提出修改意见。运用这种方法修改作文 ,有实例 (投影的习…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不仅自己会写文章,而且自己会改文章,用不着教师改,就能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这个会改文章的功夫同会写文章的功夫是同等重要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既包括落笔以前在酝酿构思阶段的比较琢磨,也包括写成初稿以后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斟酌推敲。现在不少学生写了文章自己不改,甚至连一遍也不看就交给教师,似乎改文章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学生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悟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学语文教师一个沉重的负担仍是作文批改,特别是作文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像锁链一样紧紧地捆住了教师的手脚,结果是教师拼死累活,学生却收效甚微。正如叶圣陶先生听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在作文批改中,我采取的是分三步批改的方法,谈出来求教于广大同仁。第一步:学生自改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首先要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认识,自改作文,不仅是把作文写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修改,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凡是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那么就学生的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已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凡是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那么就学生的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已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由老师进行批改、同学互相修改和自己进行修改,但主要是自己进行修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再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自己写的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修改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老舍先生也曾说:"一篇500字的小文,我要考虑三天,头一天写了,第二天要改,到第三天还要改."上述说法对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很有启迪,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学生写出来的,更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修改出来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许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包干,很少考虑发挥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这恰恰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条修改作文的新路子,就是批改作文应该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魏姬·厄克特在《教会学生写作》一书中指出,写作是一个可以重复的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前后调整和修改。确实,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篇文章写出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从简单的字词句,到谋篇布局以及深层次的思想立意,可能都会存在不少问题,不经过修改的文章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毛坯,长期如此,写作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升。故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在作文教学中灌输“文章不惮千遍改”的道理,引导学生在一遍遍修改中提升写作水平。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一篇文章,尤其是一篇好文章,总是在写与改的过程中完成的。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师范作文教学有着的双重任务,既要让学生会写,又要让学生会改,写与改并重。因为今后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文章“佳”、“人妙”,是“频改”的结果。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修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