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技工学校教育面临历史性抉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技工学校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校的数量、在校生数、技工学校的技能优势和基本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近几年来全国技校普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占三分之二数量的行业、企业办技校...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技工学校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技工学校现在面临着空前的困难。最近几年来,全国技工学校的招生数量逐年下降。1999年招生51万人,比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00年的下降幅度更大。为此,2001年技工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了“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16字技工学校调整改革方针,提出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逐步形成技工学校教育的新格局。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  相似文献   

3.
技工学校是职业培训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办好技工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就业,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当前我省技工学校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作一些探讨。 技工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技工学校是劳动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系,技工学校在经济发展和劳动保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不是上了大学,…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技工学校教育,担负着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和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其培养的目标是高级技术人才。技工学校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往往优胜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但社会对他们的情况不是很r解,而有些技校生素质不是很高,这影响到技校生毕业就业问题,因此提高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事关我国技工学校教育办学形式能否有生命力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还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以及技工学校自身的发展。技校图书馆开展学生就业信息咨询服务,不但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工作面临在新时期的一项挑战,为学生提供毕业指导和就业门路,帮助他们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职业的发展前途等,是图书馆情报教育职能的扩大和延伸。  相似文献   

5.
技工学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地方,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的特征,也是技工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技校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企业欢迎的、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增加技校生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是新形势下技工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面临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和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技工教育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技工教育才会更有生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技术工人学校是近三十年来在我国建立的一种学校,在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使我国形成一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骨干技术工人队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在教育体制改革中,技工学校同样面临着如何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满足当前技术工人缺乏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奇缺的需要,扩大服务范围把技校办活的问题。这方面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的一些作法,对于教学和设备条件较好的技工学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技工教育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业,技工学校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工人的重要基地。经过几十年呕心沥血的奋斗和拼搏,我校——山东省公路高级技工学校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之中。当前,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公路建设项目迅猛增长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强劲拉动,公路技工教育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技工学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浅谈技工教材推荐制度的建立技工教育●孟陆英一技工学校是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培训事业迅猛发展,技工学校已达4500多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输送了400多万各类人才,技工学校的发...  相似文献   

9.
突出技能训练和应用教学是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也是技工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特征.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急需一大批会技能、能创新、守纪律的新一代技术工人.这为技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的细化,技工教育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势必造成学校专业多、学科杂、内容广,因此,如何建立与市场要求相适应的符合技工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是我国技工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技工教育面临种种困难的情况下,我厂技工教育却发展兴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企业重视是办好技工学校的关键沈阳鼓风机厂是我国研究、设计、生产透平压缩机、鼓风机和大型通风机的国家大型骨干支柱企业.这几年来,引进的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对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技工教育已逐步走出低谷。2003年,许多技工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供不应求。对此,如何抢抓有利时机,贴近市场需求,为社会输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技工学校面临的新课题。我校针对汽车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何阳春同志,自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至今,一直从事技工教育工作。担任过教师、教务处副主任、主任、校办工厂厂长、副校长,1998年经济转轨、国企改革,在技工学校办学面临严峻挑战和重重困难的形势下,他被推上了学校校长的位子。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2年6月2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加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的通知。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巩固发展技工教育,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工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教育,要按照“面向市场、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服务就业”的要求,全面推进技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调整技工学校布局。要根据我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全省技工学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压缩学校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技工教育生源质量、资源投入不足、师资缺乏、技工学校教育吸引力不足、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技工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来看,技工学校教育总体上存在社会认可程度低、家长和学生不积极、行业和企业不能积极有效参与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技工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实现就业与招生共同的春天是当前技工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技工办学现实困境与出路周静据一项关于齐市地区四所技工学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技工教育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生源不足,分配困难。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是十分显见的,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技工学校的办学方向与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相脱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  相似文献   

17.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质量劳动力资源的责任 ,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 ,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高校扩招等新形势 ,使技工学校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探索技工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技工教育前景预瞻1.12亿人口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的教育仍应继续坚持普及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 ,职业教育仍应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尽…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当务之急。那么,在技工学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技工学校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建设改革的推进,厂办技工学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厂办技工学校出路何在,这是应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厂办技工学校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许多大中型企业本着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精神,普遍开办了技工学校,开创了厂办技工学校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厂办技工学校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技工学校近5000所,其中80%左右厂(企业)办技工学校,而机械行业约占90%以上。厂办技工学校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许多人已经成为生产中的骨干力量,很多人当上了班组长、车间主任或厂的领导干部,厂办技工学校为我国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页献。厂办技工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建设与发展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对加拿大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加以研究,结合我国技工学校的具体实际,提出改进国内技工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