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也有"耳朵"吗?是的。昆虫的"耳朵"是指它们的听觉器官,一般是由鼓膜或绒毛所构成。由鼓膜构成"耳朵"的昆虫有蝉、蟋蟀、螽斯、金钟儿等;用绒毛来感觉声音的昆虫有雄蛾、毛虫类等。那么,昆虫的"耳朵"也和其他动物一样长在头上吗?不完全是。其实,昆虫的"耳朵"生长的部位十分奇特。我们所熟悉的蟋蟀、螽斯、金钟儿等昆虫的"耳朵"。  相似文献   

2.
初探蟋蟀     
一、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蟋蟀属、蟋蟀种的一种昆虫,它又名“促织”、“趋织”“或蛐蛐儿”,触角成丝状、比体躯长,跳跃足,不完全变态,分雌雄两种,不论雌的或雄的都只有两根尾须。雌的有一根产卵器。生在两根尾须之间。人们称它为“三尾子”是错误,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产卵器并非尾须。二、蟋蟀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呢? 我们曾经做过实验,一部分蟋蟀分养在玻璃瓶里,另一部分分别养在蟋蟀盆里,都放  相似文献   

3.
<正>蝉是不知疲倦的歌手,比任何其他昆虫都善于鸣唱。蝼蛄也许是最吵闹的昆虫,但它只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前肢挖出一个洞穴当麦克风,发出阴沉颤抖的声音,毫无韵律和节奏。蟋蟀是名声在外的昆虫歌唱家,但它醉心于地下鸣唱,而且是夜鸣虫,只在夜晚振翅发声。螽斯的叫声比蟋蟀更响亮,更尖锐,具有金属的感觉,算得上醇美的音符,可是它也只在一些低矮的灌丛草坡鸣叫。  相似文献   

4.
星期六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的昆虫博物馆。走进昆虫博物馆,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昆虫标本:有漂亮的金龟子、好斗的蟋蟀(xishuài)、勤劳的小蜜蜂,还有白白胖胖的蚕……它们一个个栩(xǔ)栩  相似文献   

5.
蟋蟀.亦称作“促织”“趋织”“蛩”“吟蛩”“秋蛩”等.俗名为“蛐蛐儿”。蟋蟀鸣声多样:或高亢,或低沉;或激烈,或舒缓;或愉悦,或凄凉……不一而足。蟋蟀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入诗,成为诗人们歌咏的对象。如《诗经·唐风》中的《蟋蟀》诗有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豳风》中的《七月》诗有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相似文献   

6.
昆虫是学生常见的动物。他们经常听到昆虫的叫声,也经常看到昆虫吃东西的形象,至于昆虫如何进行呼吸,他们一般没有注意过。“昆虫有鼻孔吗!”“昆虫是用什么东西进行呼吸的呢?”……我在学生课外生物兴趣小组上,提出了这些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探求这方面的知识。首先,我发动学生■捉蚱蜢、蟋蟀,知了、蟑螂等昆虫,指导他们把两个同样的活昆虫,分别放进两只盛满水的小口瓶瓶颈里。一只把头完全浸没  相似文献   

7.
《蟋蟀的住宅》(部编五年制小语第八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蟋蟀不是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几年来,我们“昆虫研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作了细致的观察,事实证明,文中的说法有误。蟋蟀大都利用石头的缝隙或现成的洞穴,只是因地制宜,经过精心的整修才成为自己的住宅。  相似文献   

8.
吴超 《今日中学生》2015,(Z2):80-81
我十分喜爱小昆虫,特别是昆虫中的黑色战将——蟋蟀。最近,一位昆虫迷表哥送给我两只又大又壮的蟋蟀。看,它们浑身上下穿着又黑又亮的盔甲,显得威风凛凛。头上一对长长的触角,比身子还长呢,不时进行360度全方位“搜索”。最有意思的是它的三对腿,一对比一对长,一对比一对粗,最后面的腿不仅又粗又长,而且上面还长着许多小刺,让人看了不禁有点心虚。是公的还是母的呢?我细细观察蟋蟀身体后面那几根“天线”——“一根,两根!”  相似文献   

9.
麦克 《初中生》2008,(6):32-33
蟋蟀虽然是小小的昆虫,但是它们的婚姻是非常悲壮感人的。如果稍微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蟋蟀的尾部有的是两尾,有的是三尾。这两尾是雄蟋蟀,三尾是雌蟋蟀。  相似文献   

10.
蟋蟀     
在昆虫世界,蟋蟀是一种害虫,一碰到花生、大豆、玉米和瓜类的幼苗,它们总会像人用剪刀剪纸似的,用牙齿把这些幼苗咬断,加以吞食。与其他昆虫相比,蟋蟀的听力非常好。有趣的是,它们的耳朵,并不是长在头上,而是长在两条前腿上。靠着这对神奇的耳朵,毫不费事,蟋蟀就能听到  相似文献   

11.
蟋蟀虽然是小小的昆虫,但是它们的婚姻是非常悲壮感人的。如果稍微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蟋蟀的尾部有的是两尾,有的是三尾。这两尾是雄蟋蟀,三尾是雌蟋蟀。  相似文献   

12.
蟋蟀是一种好斗的昆虫。它的身子长约20毫米,是黑褐色的。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比它的身子还长;它有三对腿,前面的一对又细又短;中间那对就略微粗一些,长一些;最后那一对不仅又粗又长,而且还长着许多小刺。公蟋蟀有两只又小又细的尾巴,母蟋蟀却有三只尾巴,中间那根最长,就像一个横写的“山”字。秋天,是它们最活跃的季节,在郊外的草丛中,砖缝里,经常听到它们美妙的歌声。蟋蟀的歌声是依靠前翅摩擦发出来的,它的一侧前翅上面长着一排很细的齿,另一侧前翅上面长着一个“凸”起的刺。当它们互相摩擦时产生声音,再通过翅翼的振动,美妙的歌声…  相似文献   

13.
我十分喜爱小昆虫,特别是昆虫中的黑色战将——蟋蟀.最近,一位昆虫迷表哥送给我两只又大又壮的蟋蟀. 看,它们浑身上下穿着又黑又亮的盔甲,显得威风凛凛.头上一对长长的触角,比身子还长呢,不时进行360度全方位“搜索”.最有意思的是它的三对腿,一对比一对长,一对比一对粗,最后面的腿不仅又粗又长,而且上面还长着许多小刺,让人看了不禁有点心虚.是公的还是母的呢?我细细观察蟋蟀身体后面那几根“天线”——“一根,两根!”耶!只有两根尾巴,它们是公的耶.母的中间还有一根,三根尾巴呈“山”字形.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昆虫音乐会太阳下山了,晚风轻轻地吹着,“昆虫音乐会”就要开始了。蝴蝶、纺织娘……陆续来了。一队蟋蟀排着整齐的队伍也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蜈蚣,怪神气的。螳螂用大刀一挡,对蜈蚣说:“你,请不要进场。”蜈蚣气呼呼地问:“为什么?”“你是昆虫吗?”螳螂反问道。“我不是虫,难道是鱼?是鸟?是兽?”“昆虫都生六只足,看你的足生得密密麻麻的,当然不是昆虫喽。”蜈蚣只得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15.
小青虫的梦     
夏夜的草丛里,音乐响起来了。“吉铃铃……”那是蟋蟀在开音乐会。他的琴弹得特别好,油亮亮的样子也特别神气。“噢,伟大的音乐家!”来听音乐的昆虫们都这么说。  相似文献   

16.
“促织”:即蟋蟀。为直翅目蟋蟀科蟋蟀属昆虫。以卵在土中越冬。翌春,孵化为幼虫。蜕皮数次,入秋,羽化为成虫。蟋蟀称为“促织”。就是因为立秋后,此虫才盛为发生,“但闻四壁虫声唧唧”,似催促人们纺织,早作御寒之计。《诗经》云:“蟋蟀在堂,岁肇其暮”,“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促织之戏”:在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及游手好闲之徒,常利用雄性动物的争斗作为娱乐,并对其胜负进行赌博。如西班牙人的斗牛,马来亚等地的斗鸡即是。我国唐代好  相似文献   

17.
神秘来客     
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散好步回到家,一打开门,我就听到了“瞿瞿瞿”的叫声。咦,这是什么在叫?怎么到我们家来的?一连串的疑问使我顿生好奇心。我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呀?”爸爸说:“这个可能是螽斯,也可能是蟋蟀。我们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8.
对蒲松龄《促织》中“促织”的解释,一般选本统编中学语文课本上,均为“促织,蟋蟀”或和“蟋蟀又名促织”。但是,蟋蟀为什么叫“促织”,“促织”究竟是什么意思?似有进一步弄清之必要。蟋蟀的名称最早见之于记载的,当是“蟋蟀”,这个名你《诗经、唐风》就有《蟋蟀》篇。后,它的别名就很多了。举其要者,曰蛬  相似文献   

19.
虎皮鹦鹉     
我们家养了一对虎皮鹦鹉,它们的外形可爱,活泼,很惹人喜爱。虎皮鹦鹉的腿很短,每只爪子上都有4个指头,指头上带有弯钩般的锋利的指甲。它们的指甲善于抓牢东西和攀登,能爬墙、捕抓小虫等。虎皮鹦鹉面部为黄色,脑袋上的黄色上面有一条条黑色的条纹。嘴为金黄色,和弯钩一样弯。它们的腹部和背部为绿色,翅膀为黑色,上面有桔黄色和黄色的条纹。它们还有一条又长又细的绿色的尾巴。虎皮鹦鹉的羽毛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最有趣的是它捕昆虫和钻铁丝圈。它捕蟋蟀时,先在草丛上方边飞边找蟋蟀。等它找到蟋蟀时,它便盯着蟋蟀,朝蟋蟀飞去,一把抓住蟋蟀,…  相似文献   

20.
斗蟋蟀,是我小时候最喜爱的一种游戏。一只乌黑锃亮的扁圆瓦盒,就像一个微型角斗场。放进两只也是乌黑锃亮、精神抖擞的“二枪”蟋蟀,它们舞舞长须,走动几步,面对面站近,或“”叫几声,或一言不发,张开威风凛凛的大牙,相互架住,扭成一团。它们推搡着,翻滚着,争斗着,激烈地表现自己的勇猛、强健。我们头碰头蹲着,团团围住蟋蟀盆,远看这里好似盛开了一朵花。最后自然总有胜负。我曾经是个有名的“常败司令”,也就是说,我跟小伙伴们斗蟋蟀总是输。这有什么办法呢?人家的蟋蟀是乘长途汽车去很远的乡下捉来的;我的呢?都是偷偷摸摸翻墙溜进隔壁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