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离子浓度分别为0 mol/L、5 mol/L、10 mol/L、20 mol/L、30 mol/L、50 mol/L、100 mol/L的Pb2+、Cd2+处理液分别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白菜幼苗,10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及细胞膜透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Pb2+、Cd2+胁迫下,SOD、POD及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分别为20 mol/L、30 mol/L、1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Cd2+浓度逐渐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当Pb2+浓度分别为30 mol/L、50 mol/L、2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Pb2+浓度逐渐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在Pb2+、Cd2+胁迫下,随着Pb2+、Cd2+浓度的升高,白菜叶片细胞膜透性(CMP)显著升高.并且,白菜幼苗对Pb2+胁迫的抗性要大于对Cd2+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核桃—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的越冬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学院学报》2017,(2):33-37
对商洛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中的小麦越冬生理特征进行研究,为商洛地区核桃小麦复合系统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S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表现为单作<间作;相对含水量、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单作>间作;POD活性在低温前期表现为单作>间作,低温后期表现为单作<间作。间作下小麦叶片遭受了更为严重的伤害,商洛地区核桃—小麦间作模式还需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诗光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09-112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P的反应存在霉鼻与抗氢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花期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 f.)为试验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非洲凤仙生理特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Spd处理组:0 mmol/L、0.2 mmol/L、0.4 mmol/L、0.6 mmol/L、0.8 mmol/L,测定处理时间12 d下非洲凤仙各项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盐胁迫下,非洲凤仙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经Spd处理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降低,总黄酮含量升高.研究表明,外源Spd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非洲凤仙的伤害,提升总黄酮含量且以0.6 mmol/L Spd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中华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中华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脂过氧化的变化,结果表明:MDA含量呈上升趋势,SOD、Vc含量呈下降趋势。SOD、POD酶活性出现二次高峰,SOD、POD活性第一次峰出现时,果实内MDA含量下降;第二次峰出现时MDA含量变化不大,两品种比较,果实内Vc含量高,膜脂过氧化水平低时,果实成熟慢。  相似文献   

6.
研究施用外源SA(水杨酸)对Cd^2+毒害调控作用,比较不同浓度的Cd^2+胁迫下经外源SA处理后,油菜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d。’胁迫下,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使得植株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质膜透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外源SA对Cd^2+的毒害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三唑酮处理离体叶片.能显著延缓叶绿素的下降.抑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能提高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于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离体叶片,三唑酮能阻止POD活性的上升.而对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的离体叶片,则会抑制POD活性的下降。因此,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以兰黑粒小麦和小偃15小麦为材料,对其在不同浓度的Na Cl处理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兰黑粒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先增后减,而小偃15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两种小麦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在2种小麦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C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弱光(10℃/5℃,光照强度60和120μmol.m^-2.s^-1)处理7d后Chl.含量显著降低,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D和cAT活性则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以低温下较强的光(120μmol.m^-2.s^-1)处理的变化幅度大。恢复7d后,Chl.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Pro.含量也有大幅度的降低,POD和CAT活性大大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说明本试验的低温弱光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且对茄子幼苗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5%、10%、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白芨苗进行胁迫,研究PEG模拟干旱对白芨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6000浓度的升高,白芨苗中叶绿素含量下降;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1)镍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镍处理均抑制了小麦幼苗叶片SOD活性,而小麦幼苗叶片POD、CAT和APX活性在较低浓度镍处理下升高,在较高浓度镍处理下降低.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壳聚糖叶面喷施、丁香提取液叶面喷施以及不同复配浓度的丁香壳聚糖复合剂叶面喷施方式对樱桃番茄苗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与壳聚糖复合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樱桃番茄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确定了壳聚糖、丁香叶面喷施处理的最佳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对毕氏海蓬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幼苗中脯氨酸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先增后减;.O2-产生速率先减后逐渐增,浓度为25%时最小;MDA含量变化和.O2-产生速率变化相类似,总体变化不大,浓度为50%处达最小值;抗氧化酶活性都是随海水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浓度为50%时达最大值.实验表明一定浓度的海水可以促进海蓬子幼苗的生长,50%浓度左右的海水是海蓬子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而种子的萌发以无盐环境为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灯盏花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He-Ne激光器,波长632.8nm,输出功率6mW,光源距为3cm,设置不同的辐照剂量处理灯盏花愈伤组织,然后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辐照后灯盏花愈伤组织内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He-Ne激光诱导灯盏花愈伤组织,1min增殖最快,POD酶活性最大,经过7min照射蛋白质含量及CAT活性最高,He-Ne激光对灯盏花不同处理,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说明了激光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护了灯盏花愈伤组织的细胞膜,还使抗氧化系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蚕豆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研究了三唑酮处理对蚕豆离体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蚕豆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POD活性不断升高,特别是在48h之前十分明显,SOD,CAT活性在48h之前上升,然后有所下降;经三唑酮处理蚕豆离体叶片,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上升速率明显加快,而且维持上升的时间更长.在整过处理过程中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远高于对照组.表明三唑酮处理蚕豆离体叶片后,可以通过提高并维持三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蚕豆叶片抗氧化能力,进而延缓其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沈试-29玉米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四种酶活性的变化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一致即由乳熟期到蜡熟期活性下降,完熟期和枯熟期SOD、POD和CAT的活性又开始上升,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的变化则与此相反;MDA含量在蜡熟期上升,在完熟期和枯熟期下降。由此可见,种子的成熟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和过氧化作用,并存在活性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Ca62 、Zn^2 及二混合对甜高梁进行浸种处理可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根长、根数及苗高;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转化酶的活性,增强呼吸速率,促进萌发,提高出苗率;SOD、POD、CAT活也有增加,提高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