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牍档案是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简指竹片 ,称竹简 ,牍指木片 ,称木牍、木札、木简 ,两者又可通称为简。我国在纸张发明和普遍使用以前 ,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档案最早约产生于先秦 ,直至东晋末年才基本绝迹。20世纪以来 ,我国各地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简牍档案。这些丰富的以竹木为载体的古代档案历经两千多年仍能保存下来 ,不仅为世界所罕见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简牍档案的产生以中国为最早 ,但却不是我国所独有的 ,在国外也有发现和记载。例如 ,19世纪末叶 ,学者们在巴拉望岛和民都洛岛上 ,找到一些刻…  相似文献   

2.
初读张江珊《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泥板档案与亚述学》一文,①颇感兴趣,然而再读时却发现有可商榷之处。该文作者认为:“最古老的档案,起源于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由此,作者进一步认为:“档案产生的条件一是文字的出现;二是国家的诞生。”对于该文的上述两个论断,从“档案”一词的含义以及档案史料的范畴来看,应该重新定义。据学界研究可知,清代以前,汉字里并没有“档案”一词,人们对于“档案”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从商朝的“典”、“册”;周朝的“简牍”或“简策”;秦汉时的“典籍”、“图籍…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档案定义的研究现状,认为由于档案的物质独立性的不被重视,导致了定义研究出现两大派别并一直存在争议。故而作者提出了重视档案的物质独立性观点。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档案的物质独立性;为什么要尊重档案的物质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汉朝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发展时期.汉统治者很重视档案工作,汉朝的档案保护技术较前有了很大进步,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档案保护技术方面,主要表现为完备的竹木简牍档案材料的防潮、防虫措施,字迹材料松、烟墨等人工墨品的出现,防火、防盗等建筑技术用于档案库房等.  相似文献   

5.
《出版视野》2010,(3):38-38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载体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甲骨金文到竹木石刻,从简牍缣帛到纸张薄籍,如今,录音、录像带、照片、光盘等载体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成为档案家庭中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7.
1.先秦时期"烟熏灭蠹".殷商时期出现以竹木为载体书史记事的简牍.由于简牍含植物纤维,较易受到害虫的侵蚀.彼时常剥去生皮再用火烘干,然后用刀片刮制,这样既便于书写、去湿防腐,又防止害虫产生.至周时,专门设置负责治理档案害虫的职官--翦.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档案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档案定义与属性问题.在我国,档案定义是探讨持续时间最久、发表观点最多、讨论最热烈的问题.90年代,档案定义争论热并未降温,争论热点聚汇在定义中种差和属概念的选定与档案属性上.由于对档案定义中种差、属概念和档案本质属性认识上的差异,还直接衍生了档案定义和属性讨论中的次热点,突出表现是"实物档案"大争鸣和"口述档案"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档案根据载体不同可分为甲骨档案、缣帛档案、简牍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等.由金文档案的定义--把中国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具有史书记事性质的铭文档案叫金文档案可知古代刻有铭文的青铜文物几乎均可称为金文档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剖析档案本质属性入手,通过分析文件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评介了档案界同行研究的成果,对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和概念也进行比较研究,对档案定义及相关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