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强 《学会》2003,(7):42-43
科学的道路 ,从来就不是芳草萋萋、鲜花盛开的坦途 ,却总是要沿着陡峭的山岩去奋力攀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郑金贵研究员获 2 0 0 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谷秆两用的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就是其中真实的写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对该项目的评价道 :该项目立题新颖、思路很好 ,国内尚未有人在谷秆两用方面做系统的研究 ,因此 ,该项目对水稻谷秆利用有重要意义。”早在 1985年 ,郑金贵就注意到 ,长期以来 ,水稻遗传育种学家一直把育种目标集中在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上 ,而简单地把水稻秸秆视为光合作用的“代谢…  相似文献   

2.
“整精米率”是稻谷检验项目中的重要指标,是稻谷定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三叶草引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河谷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9种三叶草品种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越冬率、生育期、高生长速率和产草量等生产形状。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下游河谷区适合引种栽培三叶草,三叶草能够顺利越冬,能够取得与其它地区相似气候条件下的相当产量。在参试品种中,Zgrk8802 红三叶、Beskyd红三叶和Vesna 红三叶是适宜于拉萨河谷下游的优良牧草品种,在越冬率、产草量、生长期和生长速率方面表现都是优良的品种,值得在拉萨河谷下游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黑龙江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区域的大米样本,分别对蛋白质、糙米白度、精米白度、整精米率、最高粘度、崩解值、消减值和食味计评分等主要品质评价指标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给出了大米的品质因数分析和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11年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主栽水稻品种48份为材料,分别测定了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及食味值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碾磨品质、垩白性状、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均达到国家二级粳米标准,食味值普遍高于80.0,品质性状优良.随着年代发展垩白米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升高.建立了食味值与品质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相关分析表明垩白米率、垩白度与碾磨品质星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正相关,与胶稠度和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食味值与胶稠度显著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普遍达到国家二级粳米标准.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19,(6):62-64
为提升绿色农业生产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云南泸水市积极开展"稻+鱼"生态农业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生态种养技术,为推动全市绿色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既有效实现全市绿色农业生产,又有效增加稻农经济收入,实现一田两产,一水两用。  相似文献   

7.
“整精米率”是稻谷检验项目中的重要指标,是稻谷定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运用低温技术烘干稻谷,尽量减少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及所采取的烘干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爭取今年稻谷的大丰收,首先就要把秧苗培育好。健壮的秧苗,基部宽而扁,叶片直上有劲,根群發达,分蘖早,成穗率高,它的产量也就高。农民說:“秧好半年稻”也就是这个意思。要想培育健壮的秧苗,除了选用飽滿的和發芽率高的种子,做好秧田整地,在适当的时候播种,稀落谷,匀撒种以外,加强秧田管理,創造秧苗生长的良好环境,尤其不能忽視。  相似文献   

10.
军民两用技术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对此进行多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文章分析了各国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原因,说明了两用技术和两用技术转换的含义,对两用技术转换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两用技术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国防工业转型的主要政策之一。本文以美英两国的两用技术发展为例,论述了这两个国家两用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简要概括了其两用技术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专利信息     
大豆秸秆精料补充颗粒饲料系把私秆和精饲料粉碎,按反自动物的营养需要,以一定的比例配合并混匀,川饲料制块机加工成一定的颗粒形状的饲料;目前,秸秆颗粒饲料的原料一般都采川玉米私秆浏、麦秸秆和水稻私秆,大豆秸秆精料补充颗粒饲料主要原料采川大豆私秆作为制作饲料主体原料,拓宽了加工饲料原料的来源,有效提高大豆秸秆的利川率岛不采川碱化和氨化处理未利用加温的处理方式,保持了原有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并在加工过程中将维生素未微量元素月卜蛋白氮、矿物质等成分强化进饲料中;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提高了反龟动物的增重和生长速度、并可提…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8~2000年对临海等地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发病流行及灰稻虱种群数量相长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流行规律,分析了灰稻虱带毒率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关系,组建了灰稻虱带毒率估测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中长期灾变趋势预测,测报吻合度达98.63%。  相似文献   

14.
孟凡 《今日科苑》2007,(19):12-15
刘文炳,1937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中共党员、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他长期扎根在农村、农业第一线,从农50年,经历我国高秆改低秆、常规稻改杂交稻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超级稻选育与应用三次绿色革命。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3年入选中国人物年鉴、2005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2007年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获得"连续最多年培育高产水稻的人"等称号。主持研究科研的重要成果有: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超级稻选育、光身杂交稻研究三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以来选育引进并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有16个,其中两个"国审稻",选育的三个超级稻连续三年刷新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5.
YWB210-400型铣拌两用拌和机是陕西华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产品,采用铣拌两用工作转子,是多功能路面施工机械。介绍拌和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主要工作装置、工作转子、铣刨刀具的排列等技术性能和结构特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属(Oryza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含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还将有赖于对稻属基因库中丰富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稻属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的植物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育种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稻属自Linnaeus于1753年建立以来的200多年中,无论在物种的数量和分类系统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位学者对稻属的属以下等级和种间的分类都做了详细的工作,对稻属现代分类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schevicz(1931)对稻属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稻属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Sharma &; Shastry (1965) 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 Roschevicz(1931)工作的影响,对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也处理得较合理,但是他们对稻属的分类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了好几个如今已不放在稻属的物种。Vaughan(1989)对全球的稻属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查证和研究,他建立的稻属系统不仅在属的界定上更为合理,而且对稻属中各物种的形态变异、地理分布和种间的关系,都有更清楚的描述。遗憾的是,Vaughan (1989)采用的属下等级——“复合体”(complex),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规定。Lu(1999)在对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稻属的研究成果并包括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建立了稻属3组7系24种的分类系统。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稻属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列出了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种检索表,并对稻属分类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运行机理及开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是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前提。以此为分析的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平台建设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评估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军民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的共同趋势,本文特别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系统演进中的军民一体化模式,从而得出其中蕴含的两用政策寓意,并对两用政策内涵进行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9.
郭韬  王晨  王淞  毕和清 《科研管理》2017,38(6):76-83
军民两用技术推广是军民深度融合的迫切需要,军工集团的军民两用技术推广能力对我国军民两用技术推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军工集团军民两用技术推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对我国十家军工集团的军民两用技术推广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十家军工集团的军民两用技术推广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层次差别;集团战略管理能力、人员支持能力、技术开发与改进能力、集团行业特点、军品任务量、集团技术特点等是军工集团军民两用技术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管子·轻重》“■”的经济意义张涅一、“”作为经济基础“”,篆体为“”,现代简化为“谷”。在古汉语中,“谷”、“”不能通用。“谷”是地理术语,篆形作为“”。“”表对峙的山,“”表山间狭长峡地,“”表泉出口,会意甚明。《尔雅》曰:“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