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企业专利“数量大、质量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专利质量的评价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对专利质量的评价关键在于衡量指标和评价体系的确立,目前专利质量衡量指标虽然繁多,但缺乏综合的评价指数。本文分析了现存专利质量指标的优缺点,筛选出最能反映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多个指标,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企业专利质量综合指数;最后以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对企业专利质量综合指数进行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专利质量指标评价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燕  石荣 《现代情报》2008,28(2):146-149
目前,对于专利我国存在着相应的描述性指标,如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以及相应的类型分类等,但这些都是对专利情况的简单描述.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专利的质量有很大差别.本文对专利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筛选了29个专利质量指标,并将其分为引用指标、科学指标、内容指标等六类指标.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的关键部分是指标体系,专利指标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各种绩效评估过于注重大量使用专利数量指标,已经产生了不良导向作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必须充分重视专利质量指标.构建了一些专利质量指标,并利用W市专利产出数据,运用"纵向"拉开档次评价法,验证了专利质量指标对绩效评估结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四要素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专利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专利技术质量、市场价值、技术可替代性和专利保护强度.专利技术质量可以通过分析专利文本、评定指标参数得出;市场价值可以借用市场细分理论,通过调研、预测得出;技术可替代性可由同行专家讨论得出;专利保护强度可用"Ginarte-Park指数法"测算.基于四要素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以技术质量和市场价值为基础,综合考虑了技术、市场、竞争、法律四大要素,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评估专利价值,展示了一种新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米尔  李海鹏  国伟 《科研管理》2019,40(8):189-19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专利国际化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全球专利体系的格局,相关研究近年来开始受到关注;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专利国际化的正面效应、负面影响、企业行为和专利政策展开,针对专利国际化质量的研究还很薄弱,无法对专利国际化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为此,研究构建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运用该质量指数,定量评价中国专利国际化进程;为定量评价专利国际化的质量,首先回顾专利国际化的演进过程,分析专利国际化的运作流程,选择主流的PCT体系,构建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然后,选取PCT专利申请进入国家的数量,作为构建该质量指数的基础数据;由于各国或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存在巨大差异,为反映专利国际化质量,还需要以申请总量进行修正;最后,根据国际专利申请的进展状况,提取该项申请进入的国家数,逐项累加获得进入国家的累计数,计算进入国家的累计数与年度申请总量的比值,构建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PIQI)。运用构建的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评价我国1994年以来的专利国际化进程;基于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的时间序列,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分析不同阶段特点与差异,从而揭示我国专利国际化质量的阶段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国际化的整体质量偏低,大幅低于同期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质量指数;我国专利国际化的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至2009年,我国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呈现波动趋势;2009年以来,在专利国际化资助政策不断推出,国际专利申请快速增长之际,我国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下降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国际专利申请未进入国家阶段,但在现行申请资助政策下,申请者却仍然可以套取资助,催生了大量未进入国家阶段的无效专利申请,背离了专利国际化的政策目标。因此,针对申请资助的专利政策必须调整,将专利政策的着力点后移到进入国家阶段,以鼓励国际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  相似文献   

7.
提出核心专利综合价值指数(CICP)的概念,并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确定了 CICP 指标权重系数,在构建核心专利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 CICP 值识别核心专利,最后从风能领域1802件专利中识别出了10件核心专利,识别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新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如何准确地评价我国在国际上、我国各个不同地区、各个行业及企业专利综合实力;如何全面把握专利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科学地决策、正确地引导、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都需要一个较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本文深入地研究了专利活动运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数量类指标表征专利关注程度,以质量类指标表征科技创新程度,以价值类指标表征专利在经贸活动中的作用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海秋  韩立岩 《科研管理》2013,34(5):93-101
在全球专利膨胀的大背景下,有效的早期专利评价指标是把握技术发展态势服务战略和技术管理的有力工具。本文以中国专利局1986-2005年间授权的机械工具领域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以专利文献中早期可获得的经济或技术信息为基础构建出专利质量早期表征指标,选择专利维持时间作为专利质量的代理变量,建立生存分析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这些早期指标表征专利质量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技术领域中权利要求项数的增加能够降低国内专利生存危险,专利说明书页数和发明人数的增加能够降低国外专利生存风险,对应专利组的平均专利质量也相对高。结果说明,权利要求项数、说明书页数、发明人数等早期文献指标能够不同程度地表征专利质量。本研究结果、思路及方法对探索和确定早期专利评价指标特别是适合中国专利数据的指标具有启发性,也为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角度研究专利资产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晶晶  谭思明 《现代情报》2009,29(12):152-155
根据我国专利文献数据的特点,在研究比较我国已有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和参考Holger Ernst的专利组合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原则、指标选择和构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包括数量类指标、质量类指标和综合类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对各级组织的专利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为其制定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战略提供分析工具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