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点子与新闻     
A 拜读了范敬宜同志的大作:《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突然触发了内心酝酿已久的“点子”,就有关新闻和点子的问题唠叨几句,不怕献丑,姑且叫它点子艺术。B 《大辞典》里“点子”的释意再明内不过了:一是指古乐器的一种,二是指主意、意思和方法。时代发展了,点子的意思也变得更单一更明朗了。新闻界行话所说的“点子”,无外乎指的是一个编辑一个记者对一则消息一篇通讯一组报道主题和题材、内容和形式上的总体设想、构思、把握。我们常说这人会出点子,意思也莫过于这人对稿件选取、截  相似文献   

2.
点子与新闻     
A 拜读范敬宜同志的大作:《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突然触发了内心的思索,就有关新闻和点子的问题唠叨几句“废话”,不怕献丑,姑且叫它点子艺术.B 《大辞典》里“点子”的释意再明白不过了:一是指古乐器的一种,二是指主意、意思和方法.时代发展了,点子的意思也变得更单一明确了.新闻界行话所说的点子,无外乎指的是一个编辑或一  相似文献   

3.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百艺好学,一巧难求"。在新闻践行"走转改"中,怎样利用我们的所学、所知、所会,去更好地采写新闻?我觉得"好点子"必不可少。采访不易,立意更难。这里的"立意",就是人们常说的"点子"。新闻实践中,“点子”用得巧,对新闻素材的采撷、取舍才会游刃有余,新闻作品采写起来才能“水到渠成”。也只有好“点子”,才能将基层的新闻报道写出情感,充分体现报道的亲和力、贴近性,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采写新闻中,时常遇到通讯员让编辑记者帮他想个点子,似乎编辑记者脑子里灌满了点子。“点子”二字,有人解释为“出主意”,把这个意思借用到新闻采写上,即为采写出主意,有了好的主意,就有了正确而新颖的报道思想和准确而新奇的稿件主题。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子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编辑记者的脑子也和通讯员一样,都不是天生的、任何时候都能冒出点子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所以任何点子,任何主意,都不是奇思异想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劳作和不断的实践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写诗歌、散文、小说需要真本事,写新闻同样需要真本事。有人说,“新闻有啥难写的,把事情说清就行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人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就有亲身经历:以前我听广播、看报纸,也曾觉得写新闻容易,也想用自已手中的笔讴歌身边的新人新事,心里还想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写那么三  相似文献   

7.
会里“淘金”赵久涛会议报道说难也真难,读者评论报纸的时候,意见最多的恐怕就是会议报道了;说容易也很容易,有些会议主办单位准备好了统发稿,只消你稍加勾划便可交差。但若想真要对会议报道有所改进,有点突破,那就不能满足于依样画葫芦了。所以怎样采访和报道好会...  相似文献   

8.
点子三题     
近期一些新闻刊物“点子”说越来越多。也想凑凑热闹,就编辑的“点子”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拟了个题目叫《“点子”三题》。即编辑如何“想点子,出点子,抓点子。”点子——并非总编的专利“总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出点子”。这是《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名言。这种提法已得到新闻界  相似文献   

9.
作者魏巍在总结他写的通讯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一篇短东西,能把一个意思说透,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的解决问题。因为哪个意思也没有说透,怎能给人家以深刻的印象呢。我写这篇东西之初,原也想说好几个意思,最后没有那样做。”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魏巍在总结他写的通讯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一篇短东西,能把一个意思说透,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地解决问题。因为哪个意思也没有说清楚,怎能给人家以深刻的印象呢?我写这篇东西之初,原也想说好几个意思,最后没有那样做。”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子这东西很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职能,无非两条;一曰出主意,二曰用干部。何谓出主意?主意者,“点子”也。记者的水平,固然与思想、文笔、勤奋有关,更与脑袋瓜里是否有“点子”有关。我很羡慕“点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点子     
点子这东西很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职能,无非两条:一曰出主意,二曰用干部。何谓出主意?主意者,“点子”也。记者的水平,固然与思想、文笔、勤奋有关,更与脑袋瓜里是否有“点子”有关。我很羡慕“点子”多的记者,采访同一单位或者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一位总编说,报纸有了点子,就有了题目,也就能创造出精品来。看来点子对办报十分重要。 什么叫“点子”?《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说:点子就是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的主意。对于报纸来说,一个点子就是一项策划的开始。随后对这个点子从头到尾和各个具体实施过程进行完善,便  相似文献   

14.
新闻难于“发现”,对初学新闻的部队通讯员尤为其难,即正规院校新闻专业出身的“科班”,初到部队谈起新闻‘没现”也有一肚子苦水。这里,就和通讯员谈谈新闻“发现”这个问题。编辑部里没有新闻编辑部里常常接到通讯员向编辑要题目的电话,从编辑部里找新闻。这看似采写新闻的一条“捷径”,其实是一个误区,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思维依赖,造成头脑里新闻“点子”枯竭,越写越难。可是一些通讯员却乐此不疲,编辑不给题目,就误认为关系不行,感情不到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如何拉关系上,事倍功半,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试想一下,如…  相似文献   

15.
记者自己没有胆子吗?答曰:“有的。”但对于不少记者来说,把自已刚走进新闻圈时的胆子和现在的胆子比较一番,也许就会生出“今不如昔”的感慨。现在想出个新闻点子、想在稿子上出点彩,没动笔就得想编辑能不能给发;至于路见不平、仗义直言的职业道德感还是有的,但也得考虑一下,会不会惹麻烦,会不会让领导、同事感到老大的年纪不成熟,处理事情不周到。想当年——大概不是这样吧。想到了一个什么点子,就找领导说,若不同意就争,为一篇稿子争得面红耳赤,你说我这非驴非马,我就认定了这头骡子好…… 新闻记者应该总是为时代而冲动,为新生事物而冲动,如果都“成熟”为老于世故的“走社会的”或者官僚型人物,简直就是悲剧。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无疑是新闻宣传的重头戏。但这类宣传往往是块难啃的“馒馒”。因为政治宣传做起来既容易又困难。易在只要有一定的数量就会形成声势和气氛,很容易完成任务;难在出佳作难、出精品难、吸引观众难。这种宣传如把握不好,很容易搞得主题单一,内容枯燥,离观众实际生活比较遥远,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易于趋同,很难形成“卖点”。  相似文献   

17.
记得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当领导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这里的“主意”,体现在我们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就是一个个具体化了的“点子”。作为一个报社的部主任,无疑就要经常想点子,出点子,抓点子。在报纸的理论、评论宣传中,点子同样很重  相似文献   

18.
长江日报潘堂林同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有段话给人以深刻启迪:“一名记者,一个星期半个月能抓到一个好线索、好点子、好题目,就是一个好记者;经常有好线索、好点子、好题目,他就会在读者中有名气。一张报纸,一天有个好点子,就会有看头;天天有好点子,报纸就会有特色。”事实确实如此。为鼓励记者多抓“好点子”,多出好作品,办出“天天有好点子”的报纸,张家港日报从去年6月起,在全社开展了以“创四好作品好文章、好版面、好标题、好照片、创特色栏目、创品牌版面、创一流市报”为主题的“四创”活动,动员和组织采编人员每月策划采编1…  相似文献   

19.
抓“两点”爆“冷门”──谈谈怎样选择新闻报道点子湖北《襄阳报》韩书成有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靠点子,通讯靠情节”。就是说一篇新闻报道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报道点子的选择。什么是新闻报道点子呢?点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关...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流行着一种习以为常的称呼,即爱把总编辑称为“老总”。“老总”者,领导也。领导者的责任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其实,出主意即为出点子,用干部即为用点子。不管出点子还是用点子,都是落脚在“点子”上。所以,老总“总”在点子上,就是题中之义了。作为地市党报的老总,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最主要的还得强调抓点子。不仅每时每刻要想点子、出点子、用点子,而且要多想好点子、多出好点子,多用好点子。用好点子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推动工作,这是一种才能,一项领导艺术,是老总们应具有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