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双减”的政策背景,本文结合《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围绕深度学习理论,尝试对书法校本教学策略进行梳理与总结,以其更好地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的话: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特制定并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天津市中小学正在将书法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教研工作。本刊特邀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制专家组主要成员张凤民谈中小学书法教育,并选取几篇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心得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人类文字的杰作,汉字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和传播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法精品。传承书法,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根,这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江苏教育》(书法教育)杂志给书法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的引领和实践的指导,也给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创设了一个展  相似文献   

4.
苗宝艳 《教育》2013,(9):44-45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并于2013年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目前,书法教师队伍是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其教学教研专业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本刊开辟"书法教育"专栏,旨在设立一个讲解书法理论与书法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辟一角介绍书法家及其书法特点的空间,为广大教研员和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先生多年来在"两会"上呼吁国家应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本期,我们连线苏士澍先生,来感受苏先生对书法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6.
2011年、2013年,教育部分别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及《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连绵不断之根,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之国粹。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符号,汉字延续了几千年,其中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没。失去传承和创新,文化就会被湮灭!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电脑敲打文字已成常态,却出现了国人提笔忘字,甚至不会书写汉字的现象,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不断侵蚀,国  相似文献   

7.
苏慧英 《小学语文》2013,(10):18-20
一、设计背景 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经历三千余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流动的建筑,凝固的音乐,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书法教育意见》)中指出:书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  相似文献   

8.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书法教学创新发展,教师先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本校优秀书法教师专长,指导和引领学校全体教师提高书写水平,为整体提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更是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基础阶段。2013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纲要中提出院“要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基本功”“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审定通过的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在强调加强中小学生书法技法练习与指导的同时,特别重视书法文化教育在提升书法审美境界、增加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的血脉,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守文化先行的原则,坚持书写技能与书法文化教育并举,彰显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1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工作组,广泛调研,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研制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这一相当于课程标准的书法教育教学指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3年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提笔忘字的尴尬窘境,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当代书写文化的忧虑。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3.
汉字书写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大连市书法教育研究会李刃非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由于汉字具有...  相似文献   

14.
郑有海 《青海教育》2014,(11):34-34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开展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书法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书法是一门中华文化课,而不是一门艺术课。书法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的传授与学习得以实现的,中小学生是接受这种传承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5.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校自2016年开办以来,坚持以研字习书多元书法活动为依托,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以字源研究、书法技能提升、书法文化学习、书法作品欣赏、书法实践活动等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小学生书法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随汉字的产生而产生,汉字始,书法始。低年级的书法课堂教学是书法启蒙教育的主阵地,通过硬笔书法教学与软笔书法教学兼顾的课程实施,在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实用能力的同时,渗透美感教育,达到从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文化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常规写字教学的一个片段分析谈起,着重探讨了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学校开设书法课、书法教学的一些具体要求。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普及汉字书法知识,对于传承祖国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提高青少年文化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1月18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但就当下一些初中书法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20.
金梅 《小学语文》2013,(10):10-12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13年1月颁布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纲要》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人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由此可见,《纲要》定义的书法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