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等。这个基本平台解决了批评方法在文本内外的互相结合和转换的各种通道这一历史性的难题。新叙事理论对叙事性文本本体的发难引发了批评方法的创新,成为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革命。“后经典的方法”使得文本批评切入“点”增多,批评能力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艺界一大思潮,新历史主义涉及到的各种文本批评,包括最初的莎士比亚作品到现在的电影电视。新历史主义所侧重的政治化恰恰是反映了其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解读倾向。本文旨在以新历史主义政治相关研究实例解读从童谣代表作《鹅妈妈》择取的若干童谣,以全新视角看待童谣。  相似文献   

3.
由于华裔美国文学话语的流变与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以及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发展为脉络,以话语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文学批评理论作为该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相关文本的详细分析,对华裔美国文学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发展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话语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导向,致力于全新解读贝娄的杰作--<洪堡的礼物>.贝娄对大众迷恋物质的描绘以及他对艺术和现代艺术家命运的关注使他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的历史性"不谋而合.这表明贝娄的文本一方面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作为历史话语的功能性组成部分,贝娄的文本还在建构现实,唤醒美国大众意识上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英国小说家巴里·昂斯沃斯的《神圣的渴望》以令人振奋的航海大冒险,性格鲜明的人物群像将读者带入18世纪邪恶贪婪的奴隶贸易历史中。本文关注小说中奴隶贸易的书写,结合文学文本的细读与社会历史语境的研究,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挖掘小说文本的深层结构和隐喻系统,探究奴隶贸易幽深的政治和经济渊源,揭示其隐含的英国与非洲和美洲进行大西洋奴隶贸易关系的真相,分析小说的文本历史性和历史文本性,以及大写历史小写化等特征。昂斯沃斯在小说中突出历史与文学的交融与互释,以当代的眼光完成了对文本再现历史的想象和反讽,以虚构文本丰富了新历史主义的探索形式。  相似文献   

6.
因为时间的不可逆,任何事件的表现形式都是唯一的,因而传统的历史文本就被认为是这一唯一呈现形式的复制品,并对它产生了毫无戒心的心理依赖,也就是认为历史文本是已发生事件的镜像,是真实的。然而,新历史主义认为,事件是真实的,但经过叙事者"加工"后呈现的叙事文本却与文学文本一样是想象的产物。所以,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叙事者因为视角、立场等的约制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叙事在此表现出强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是在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模式出现"礼崩乐坏"的时代产生的代表作,虽然曾遭"冷遇",但20世纪以来《金瓶梅》的研究逐成显学,众多学者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笔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对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学者斯蒂芬格林在文学的功能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主要人物潘金莲和吴月娘,通过分析她们身上体现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美国战争小说、美国战争与美国文化之间形成互动对话关系。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从文学与历史及文化的互动关系入手,剖析美国战争小说对美国历史及文化的建构和解构功能及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在20世纪末期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它传人中国以后,也自然对中国的历史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新历史小说就是在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念影响之下而形成的,两者在历史观上是一致的。然而,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新历史主义和中国土生土长的新历史小说之间在历史观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号。文章即拟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批评研究方法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批评方法。它将文学批评的目标锁定在文本之上,并创造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批评范畴,如:复义,张力,反讽,隐喻,象征等。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来对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进行文本分析,以求更好地了解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艺理论界在20世纪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由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发展,开始关注以前忽略了的语境和读者。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调整自身往理论化方向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性别研究视角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叙事学也不例外。这两方面的转变呈现出理论与批评并行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兰瑟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探索叙事形式和性别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基于前期叙事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成果,也符合西方各种理论由各自建构向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一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它以反思和批判理性主义、解构主体性等理论特征,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相当重要的启示。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引进这股批判性的视野和力量,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新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主义艺术批评是当代艺术批评的重要流脉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伊夫-阿兰·博瓦(Yve-Alain Bois)作为结构主义艺术批评的重要代表,对欧洲现代主义经典艺术家和美国战后艺术皆有深入研究和独到分析。博瓦教授的代表作《作为模型的绘画》汇集了他关于马蒂斯、蒙德里安、毕加索等艺术家的批评论文,体现了成熟的批评方法;书的"导论"是他对结构主义艺术批评的理论阐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作为模型的绘画》的基本内容的分析,可以呈现其基本的理论立场,并能从中总结提炼结构主义艺术批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受到新批评理论的深刻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初—盛唐诗歌史的建构上:初盛唐诗歌的发展史实是诗歌题材和体裁的演变史,其主潮是宫廷诗—京城诗的演变;初盛唐诗歌大家的文学成就只有放到宫廷诗—京城诗的背景下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唐诗进行的语义学分析上:具体表现为他以文本细读方式对唐诗展开的复义语言研究、反讽诗学解读和三部式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老舍小说既善于在中外文化冲突和碰撞中揭示人性普遍的弱点,又能全面描摹人性的善恶,更不忘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这深刻地反映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也是他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抉择时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把具体的思想类型与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相结合,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也启迪了意识形态批判的美学或文学批评维度。作为一套激进的批判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批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把社会关系主要归结为镜像关系,又有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霍松林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大学时期发表于《中央日报》的一系列关于杜甫的学术论文,体现出注重文本、以理贯之、注重考辨、态度谨严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霍松林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已奠定的治学思路和方法,这都给从事文学研究者以指示门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布尔迪厄有关电视体育的讨论是其体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作为符号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经过加工处理的文本与真实的奥运会有一定的距离。电视与体育之间的结合被学者誉为“天作之合”,二者之间的神话关系导致体育的电视化生存和电视的体育化生存。在全球化背景下,电视体育跨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输出的特点日益显著。电视体育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保持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因此依然被认为是多媒体和跨媒体文本中的经典介质。  相似文献   

19.
高宗时期,由于许敬宗等人将《贞观礼》中的《国恤》篇削除,致使唐代帝王的丧葬礼没有具体的条文格式,但是现存杜佑《通典》却收录有颜真卿撰写的《大唐元陵仪注》佚文,对《大唐元陵仪注》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挽歌是国恤礼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属于治葬之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收集、整理与研究唐代涉及帝王葬礼挽歌,可以发现挽歌不仅是葬礼的步骤之一,更成为带有强烈政治意向的符号。一方面,挽歌的撰写人通过撰写挽歌获得政治资源,为自身仕途做铺垫;另一方面,继任者通过举办前任的葬礼,采纳符合自身好恶的挽歌,来体现自己权力的合法性,也粉饰了权力交接时背后的斗争。同时挽歌的撰写人将自身的情感价值融入挽歌当中,虽然大多数挽歌属于程序化的褒扬,但也有隐晦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评点者深谙奇书的才子文心,打造一种开放、积极参与的批评模式,拓宽了《金瓶梅》的阅读空间,《金瓶梅》评点成为其生命存在的形式。他们传承《金瓶梅》的文化精神,构筑了斑斓璀璨的古典小说理论话语阐释世界,并促进了我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和批评体系的完善。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研究视角,参以比较小说学理论,寻找文本阐释和理论言说的民族文化生态,在中国小说美学史的脉络上凸显《金瓶梅》评点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