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9,(4):128-128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廉价化合物,可以帮助猴子阻断猴免疫缺陷病毒(即猴子版本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这一发现有望为人类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提供新方法。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在3月5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以雌猴为对象进行的实验中发现,月桂酸单甘油酯(简称GML)可以有效帮助雌猴避免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相似文献   

3.
郭兴 《百科知识》2012,(24):7-9
尽管导致人类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多变和狡猾,但是如同应对其他病菌一样,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付HIV的攻击也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领,这些本领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现在并没有被完全认识和挖掘出来。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深入,现在,研究人员已经从基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晚期。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  相似文献   

5.
动态     
<正>中国艾滋病科研产出位居全球第四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爱思唯尔发布最新报告,描绘了全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毒")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俗称"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趋势。该报告显示,有关艾滋病和艾滋病毒的研究中,最活跃的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4个国家,包括南非、乌干达、肯尼亚和尼日利亚。南非是开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3,(1):80-81
美借助基因修改HIV成功治疗白血病患者据报道,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医生宣称,他们从病魔手中成功夺回了一个罹患白血病的7岁女孩的生命,赢得这场胜利多亏了一个可能会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帮手"——经过基因修改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不过,主治医生强调,治疗过程不会出现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医生们将HIV中引发艾滋病的因素剔除,借助这些经过基因修改的HIV,艾米莉自己的免疫细胞占据了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 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至13年.到了发病期,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产生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性行为、吸毒和母婴感染等,而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宁市某中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宁市某中学275名初、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41.0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同学/朋友、家庭成员、老师、学校等;仅有37.50%的中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结论西宁市某中学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所致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然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对此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抗病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服药后其副作用也很明显,患者对服用抗病毒药物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因为此类传染病有其独特性,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情绪特别不稳定,这样板及不利于机体的恢复,所以做好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被发现不久就成为世界性的最受公众关注的传染病。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截止到1999年9月底,全国报告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者人数为15088人,艾滋病病人477人,其中240人已死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 晚期,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译音为“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 感染或恶性肿瘤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 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病毒于1981年春天,首先发现于美国的洛杉机。起源 于中、东非洲,它贮存于乡间饲养的绿猴身上,42%的绿猴血液中 有艾滋病病毒的相应抗体。所以说,艾滋病的疫源地是非洲。非洲 绿猴是一种中等大小绿色长尾古代猴,体重约十公斤,生长在中  相似文献   

13.
正35年前(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医学报告,记录了5名神秘的肺部感染同性恋患者。后来,这几人被诊断为艾滋病患者,也即全球最早被确诊的5名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如同预防今天,全球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人数超7100万,其中死亡人数达到3400万。尽管如此,人类征服艾滋病的战役已经获得巨大成果,一个最值得自豪的成就是,艾滋病不再意味着死亡或绝症。在艾滋病  相似文献   

14.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干嘛慌慌张张的?啊?!他怎么会感染艾滋病呢?明天咱们班将来一位特殊的同学,听说他是艾滋病患者!好像是输血感染的。艾滋病好像非常恐怖。那我们岂不是很危险?嗯!还是先请教一下教授爷爷,看看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这些病毒都存在于什么地方?艾滋病病毒这么厉害!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 S”。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免疫能力,引发各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人的死亡。我们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破坏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各种…  相似文献   

15.
发现艾滋病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刊登了一篇报告,简要介绍了洛杉矶5例十分罕见的肺孢子虫肺炎,后来证实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所引起的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第一位病人是33岁的美国人。他以前很健康,1981年1月突然发  相似文献   

16.
自美国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并于1983年分离到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以来,患病人数和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到去年12月1日,全世界已有17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400多万,其中200万人已经死亡。目  相似文献   

17.
抗病毒抗生素17997体内外抗病毒作用及抑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7997是由我国云南省思茅地区分离的一株链 霉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抗生素,为非核苷类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Ⅱ型,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均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在微摩尔或低于微摩尔水平。体内实验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脑炎有统计显 著性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生存日;对恒河猴的猴免疫缺陷病毒急性感 染,17997预防加治疗给药可降低血浆病毒滴度;对家兔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角膜炎有统计意 义的治疗效果;对豚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皮肤感染及乳牛乳头纤维瘤均有治疗作用。17997 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不影响病毒吸附及释放,对病毒核酸聚合酶无抑制活性,可能作用于 病毒复制循环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80年代初,5例同性恋者死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重视。仔细研究后,CDC认为,这是一种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的新型疾病,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1983年法国学者Mon-tagnier最先发现这种直接损害机体免疫系统的病因是一种嗜淋巴组织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随后将其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迄今确认HIV有两种,即HIV-1和  相似文献   

19.
张琚 《未来与发展》1991,7(3):43-47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从1981年艾滋病首次发现以来,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报告了近30万个艾滋病例。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130万人患有艾滋病。大约800~1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HIV)。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到2000年将会有2500—3000万人成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那其中的大部分人将发展到感染的最终阶段—艾滋病,最终死于这种“超级瘟疫”。尽管目前亚洲报告的病例数仅占全球报告总数的3‰,尽管我国国内内源性艾滋病例很少,但艾滋病确已传入我国井有扩散蔓延的趋势,而且局部地区疫情严重。虽然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高度重视,并采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0,(11):32-33
中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艾滋病病例报告数一直以平均每年30%至40%的速度快速增长,加上流行的危险因素还广泛存在,艾滋病在中国31个省市正以迅猛的速度和超强的威力将其魔掌伸向各个角落,这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