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用干涉法检测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中学教材中一般只提及“如果被测表面是平的,干涉条纹就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如果干涉条纹发生弯曲,就表明被测表面不平。”那么干涉条纹的凹凸弯曲反映被测平面的何种平整缺陷?常见的平整缺陷又会使干涉条纹弯曲成何形状?中学阶段还不具备定量研究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用交线法,辅以几何知识,定性研究条纹的形状及变动。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在“薄膜干涉”一节中,讲到用干涉法检查平面时指出,“如果被测表面某些地方不平.那里的空气层的厚度相同的各点不再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产生的干涉条纹就要发生弯曲.”那么,如果被测表面是凹下的,干涉条纹向哪一侧弯曲;如果被测表面是凸起的,干涉条纹又向哪侧弯曲?  相似文献   

3.
检查精密零件表面是否有凸凹的方法是利用薄膜干涉法。薄膜干涉又称为等厚干涉 ,原因是厚度相等的地方 ,光程差一样、干涉情况一样 ,即某一处反射回来的两列波叠加 ,光振动加强 ,产生亮点 ,那些与这处厚度相等的地方都是亮点 ,它们连起来组成亮条纹。在其它厚度处两列波叠加 ,光振动减弱 ,产生暗条纹 ,因此厚度变化情况决定了条纹的形状。如果被测表面是平整的 ,它与标准样板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变化的“楔形”空气薄膜 ,薄膜上与交线平行的任一条直线上各点的厚度相同 ,干涉的明暗情况一样。由于其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所以它的单色光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4.
当光学规检测被测面有“凸”、“凹”痕迹时,使用“添加补助线方法”判定干涉条纹应向哪一侧弯曲的问题,这种方法很好,有一定说服力.笔者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了另一种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的“添加辅助角法”来判断干涉条纹的弯曲方向问题.由光经“楔膜”发生干涉的原理可知,干涉条纹的宽窄与楔角θ大小有关,θ角越小则干涉条纹间距越宽,θ角越大则干涉条纹间距越窄,若θ角不变则条纹间距不变.如果被测面是平整的,则它与光学规(或称平晶)面间形成一个大小不变的平面夹角θ,当用单色平行光照射时,如图1所示,则会得到间距相等、互相…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在讲到光的干涉时,介绍了干涉在技术上应用的一个实例:利用等厚干涉现象检查精密部件的表面情况。课本画出了如图1的三个图,在丙图中,干涉条纹发生弯曲,那么这个图表示被检平面有什么缺陷?是凸起还是凹陷?为什么利用干涉法测量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0~(-6)厘米?这个问  相似文献   

6.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光的干涉>这一节中对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只作了一些现象上的定性介绍,而当空气劈发生变化时,干涉条纹间距如何变化,如何从干涉条纹去判断被测表面是否平整等问题没有作具体分析说明.本文笔者试就一具体问题的分析的讨论,谈谈空气劈干涉条纹间距变化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议“判断表面不平情况”的教材处理魏正涛(四川省德昌县第二中学,615500)光的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课本上介绍了对加工表面用干涉法检查,并指出:“从干涉条纹弯曲的方向和程度可以了解被测表面的不平情况”.那么,如何根据被测表面的干涉图样来判断表面是凸...  相似文献   

8.
近期 ,在高二物理新教材“光的干涉”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 :(1 )课本中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时为什么看到的是等间距的直条纹 .为何使用两块玻璃将一端垫高而实验不能成功 .(2 )课本中提到了干涉条纹发生弯曲 ,工件表面有凹凸 ,那么怎样判断是凹还是凸 ,凹凸的深度有多大 ?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对其作了如下探讨 .1 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时图样条纹及成功因素图 1如图 1所示为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原理图 ,当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于标准样板时 ,在空气劈薄层的上、下表面所引起的反射光线形成相干光 ,设尖劈在某点C处的厚度为d .如图设相互靠…  相似文献   

9.
空气劈膜干涉条纹间距变化的判断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光的干涉》这一节中对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只作了一些现象上的定性介绍,而当空气劈发生变化时,干涉条纹间距如何变化,如何从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选修)第三册“薄膜干涉”一节里光的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中,讲到用干涉法检查表面是否为一平面,如果不平,如何根据被测表面的干涉图样来判断表面是凸起还是凹陷呢?这是一个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讲解薄膜干涉现象时,针对它的应用,有一点是检查表面的平整度,将一块标准件放在另一块检查件上,形成夹角很小的劈尖,观察它们所形成的干涉条纹.如果等厚条纹是一组互相平行的等间距的直条纹,那么检查的平面是光洁平面,如果等厚条纹是一些疏密不均匀的变化曲线,那么根据实际条纹与直线条纹之间的差异,就可判断待测工件平面“凸起”或“凹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62面“光的颜色色散”一节“科学漫步”的题目为“用等倾法检查平整度”,即通过样板平面与被测平面之间的“空气劈尖”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来判断被测平面的平整度(如图1所示),但笔者发现,此处所说的“等倾法”实际上应为“等厚法”.因为它是利用等厚干涉检查平整度,这是薄膜干涉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典型实例.贵刊2008年第3期“用等倾干涉检查平整度几个问题的释疑”一文,也是将检查平整度的等厚干涉误称为等倾干涉.  相似文献   

13.
干涉法检查表面的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在高二物理新教材《§19.4光的干涉》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课本中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时为什么看到的是等间距的直条纹。为何使用两块玻璃将一端垫高而实验不能成功。(2)课本中提到了干涉条纹发生弯曲,工件表面有凹凸,那么怎样分析是凹还是凸,凹凸的深度是多少?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中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还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讲解用光学方法如何检测精密部件表面是否有凸、凹痕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种更简便更实用的方法,即选一平板做标准板,再选一块有凸(或凹)痕的板做待测板,然后做成“楔型膜”.取一组等长的火柴棒直立楔间,火柴棒在标准板上组成一列线(可看成是干涉条纹),当火柴棒遇到凸(或凹)痕时,火柴棒排列的位置将偏离原方向,这样在标准板上根据条纹线的弯曲方向,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4年第12期刊登了“为何不考虑这两列反射光线的干涉”一文,刘晓峰老师从时间相干性角度分析了用干涉法检测精密光学器件平面的平整程度时,不考虑从样板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的干涉的原因分析,笔者对此颇存疑义.  相似文献   

16.
截交线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为了正确清楚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必须正确地画出相应的截交线。绘制截交线的常用方法是取点法,在取点过程中如何确定其中特殊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四点法"给出了取点绘制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栋梁 《物理教师》2004,25(8):47-48
20 0 3年上海市高考试题第 8题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 ,其装置如图 1所示 .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 ,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 ,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 ,当光垂直入射后 ,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 2所示 .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 :( 1 )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 ;( 2 )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 .现若在图 1中抽去一张纸片 ,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膜后 ,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A)变疏 .   (B)变密 .   (C)不变 .   (D)消失 .图 1     …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道题:用手指把两块平板玻璃紧捏在一起,会从玻璃上看到许多彩色花纹;改变手指用力的大小,花纹的形状和颜色也随着变化,做这个实验,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理论上认为,捏紧的玻璃片间有一个很薄的空气隙,空气隙两表面反射白光形成两列相干波,发生干涉后产生彩色条纹.但是这个实验往往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常看见厚玻璃的裂缝处有彩纹,这说明要产生彩纹,玻璃板必须尽量地靠近,空气隙的厚度要相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平面截多面体,它与多面体的表面交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面体的截面。多面体截面作图的主要依据是平面的基本性质的三个公理。多面体的截面作图。根据多面体的形状和条件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作图法,这里介绍一种既能通用又较简便的方法——交线  相似文献   

20.
1.发生干涉的是哪两部分光?光通过薄膜时从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反射出来的两束光叠加而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就是薄膜干涉,发生干涉的是薄膜两个表面的反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