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村经济思想是章乃器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对当时农村经济衰落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出路:一是要进行民族革命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军阀割据;二是要发展农村金融事业,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思想是章乃器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对当时农村经济衰落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出路:一是要进行民族革命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军阀割据;二是要发展农村金融事业,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3.
股票市场是社会经济活动从生产商品化、商品货币化发展到信用证券化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股票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新式企业及新的生产关系的认识,使国人心理抗争意识增强,促进了国民心理开放,培育了国民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之一,谭嗣同在经济维新方面也颇有见地,如提倡中外通商、奋兴商务、振兴实业、鼓励消费等,其经济思想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核心,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鸣锣开道。文章探讨分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谭氏经济思想及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历史条件下,与世界"统制经济"思潮相应,中国也出现了"统制经济"思潮,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左翼认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种,认同法西斯统制经济.第三种,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作客观研究,以之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或现代化模式.中国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等人由于其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缺陷和实验主义特征,因而关注政治与文化问题,忽略经济问题,对"统制经济思潮"持一种低姿态的怀疑态度,但也并没有坚决反对,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的辩护,在几十年以后不得不为此进行反省.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扶植下,中国沦陷区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傀儡政权——汪伪国民政府。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在沦陷区大力推行"经济统制",这既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也是其巩固殖民统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汪伪统治集团的经济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历史条件下,与世界“统制经济”思潮相应,中国也出现了“统制经济”思潮,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左翼认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种,认同法西斯统制经济。第三种,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作客观研究,以之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或现代化模式。中国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等人由于其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缺陷和实验主义特征,因而关注政治与文化问题,忽略经济问题,对“统制经济思潮”持一种低姿态的怀疑态度,但也并没有坚决反对,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的辩护,在几十年以后不得不为此进行反省。  相似文献   

8.
方显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发展学说的根本着眼点是希望借助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和统制经济的制度安排来求得中国的繁荣富强,但其具体内容则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简言之,就是他在抗战之前认为中国应当实行轻工业优先的工业化策略和政府主导的局部统制经济体制,而在抗战时期则认为中国必须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策略和官民合作的全方位的统制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罗敦伟是民国时期统制经济理论专家。他主张战争时期应采取统制经济的手段对工业、农业、劳动、交通、财政金融和外汇实施总动员,以保证军事上的需要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他的这一思想来源于一战、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及日本的统制经济实践,并成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民初"张謇出任农商总长,既是袁世凯渴望已久的事情,又是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表征,也是袁世凯极力渗透和控制实业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众望所归,当仁不让之举。张謇在其任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提出一系列发展实业的真知灼见,如整顿官业,助长民业;重视棉铁;对实业"扶之植之防维之,又涵濡而发育之"等,以乞灵于法律、求助于金融、改良于税则、致力于奖助等具体措施促进实业的发展,为民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但其许多施政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仍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危机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核心,随着个人信用消费规模的扩大,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对个人信用数据需求的增加,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不和谐因素,并结合美国个人信用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对现阶段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信用缺失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推高了社会管理成本。因此,如何改造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新型信用制度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学分银行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本报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梳理了我国建设学分银行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上海建设学分银行是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接着,以上海为案例,分析了上海建设学分银行已有的基础、基本构想和现阶段目标,包括上海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基本功能和重点建设内容;最后,对学分银行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些涉及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国外学分制模式之比较与我国的教学管理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分制是为克服学年制的某些弊端而实行的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国外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对我国的教学管理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发展学分制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地区在个人信用体系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在入世这样的契机下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应从法制建设、信用档案、征信机构、信用评估等几方面着手建立我区个人信用体系,使我区居民消费增加,储蓄转化为投资,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促进消费信贷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信贷现在很热门 ,但其发展并不顺利 ,这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直接有关。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 ,并就如何建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市场信用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分析信用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制度对于信用的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用的维持机制以及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张贤亮是新时期以来争议颇多的作家之一,而描写性爱则是其小说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然而,透过文本的外在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张贤亮的小说创作是与以弗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所以,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探讨张贤亮的小说不但可以回应争议,同时,也会为这种批评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使用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0.
庄育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6):43-45,50
信用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丽水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重大阻力。为了维护丽水形象,建立丽水信用,增强丽水综合竞争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丽水经济在新世纪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构筑信用体系,推进“信用丽水”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