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在中西诗学交流的广阔背景下,注重形式的关感力量。梁宗岱就对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研究中的歪曲理解进行了纠偏,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掘了新境界与新可能。  相似文献   

2.
"象征"之辩     
自象征主义于19世纪中叶滥觞于法国并传入中国后,现代文坛的许多文艺名家对"象征"多有论述.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出对"象征"概念的生发阐释相互龃龉,集中体现在梁宗岱<象征主义>一文的论述中.朱光潜阐释了"象征"的基本概念,梁宗岱则阐释了象征主义的"整体象征论",成为新文学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时期,用自由诗体创作新诗,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诗论家梁宗岱,于二十年代中期在法国接受象征派诗歌大师保尔·瓦雷里的理论后,便向国内介绍他的象征主义诗论和创建新诗格律的理论主张;同时讨论了中西诗歌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中西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梁宗岱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个案。除学界一贯关注的象征主义外,西方人文主义是梁宗岱西学渊源中颇为重要的一极。从蒙田、莎士比亚、歌德到罗曼·罗兰,梁宗岱对西方人文主义有一个清晰的接受路径。蒙田、莎士比亚、歌德和罗曼·罗兰等共同构成了这一集体渊源。  相似文献   

5.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梁宗岱诗论的重要代表作《象征主义》中将象征定义为一种情景配合,景即是情,情即是景的境界,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朱光潜所诠释的移情作用中由物我两忘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大同小异。梁宗岱以这种类似移情作用的美感经验的存在与否,作为判断象征主义作品的标准,并造成了其对广义象征主义与狭义象征主义的混淆。  相似文献   

7.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学是他在借鉴、吸收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国化改造的产物。它在形式层面追求纯诗化,在内容层面追求意义化,在意境层面追求象征化。梁宗岱象征主义诗学在一定程度提升了中国新诗的美学品质,促进了新诗的纯正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曾游学欧洲的梁宗岱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自己的象征主义诗学理论,与此同时,梁宗岱还针对当时新诗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而提出了自己对新诗形式上的看法。梁宗岱诗学中对新诗形式的探索不仅有着到西方象征主义痕迹,也包含着他本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认识,文章主要从诗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诗歌的音乐性和诗行构建以及诗歌形式的"真"这三方面阐述梁宗岱诗学中对新诗新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在中西诗学交流的广阔背景下,注重形式的美感力量。在其象征主义诗学建构的过程中,对于诗歌应该具有的审美价值,在中西诗学交流的背景下对外在文化世界的理解及对象征主义诗学阐释时所显露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梁宗岱的诗学话语颇具理性思辨力,但也夹杂着中国传统点悟式的感性点评话语。梁宗岱在追求"诗与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由精神,对现代文人的精神建设有着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