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诗人柯岩同志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所作的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这首诗之所以感人,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感情真挚,色彩强烈。第二,构思巧妙,脱俗创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艺术构思与同类诗作  相似文献   

2.
<正> 今年是周总理的诞辰一百周年。想起周总理, 我头脑中不禁涌出这样的诗句: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首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是诗人柯岩在1977年在《涛刊》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后来竟不胫而走,许多报刊纷纷转载,电台纷纷播诵,多家出版社收入悼念周总理的诗集,还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这首仅几百字的一首诗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深厚的感情。而这首诗恰恰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有人说,散文是美文,而诗歌是美文的美文。她的美表现在多方面,而这首诗的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巧用辞格表达强烈的感情 多次用“反复”的手法,使作者要抒发的对周总理无限崇敬、怀念的感情一次次向前推进。 诗是主情的文体,这首诗一开始就用“呼告、反复”的辞格表达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问题的无限怀念之情。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里,第一句是呼告,划横线的是反复。反复辞格的使用,仿佛痛失亲爹娘的孩子在反复低吟对亲人的怀念,抒发无比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我国出版了哪些老一辈革命家的诗集到目前为止已公开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诗集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单集:除《毛主席诗词》外,周总理诗集有两种。《周总理青年时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共收周总理诗十四首(从一九一四年的“春日偶成”到一九二二年的“生别死离”)。每首诗后均有必要的注释。另一种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总理诗十七首》,增选了“千古奇冤”,“为刘志丹陵题诗”、“为何香凝老人题画”二首。每首诗后附有必要的说明和注释,书末还附有赵朴初、唐弢二同志的两篇文章。《朱德诗选集》(人民文学出  相似文献   

4.
由华主席亲笔题名的《天安门诗抄》与广大群众见面了。这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向周总理的英灵献上的一份特殊的祭礼。“诗抄连日展晴窗,读罢频添泪万行。”这就是我们读完这本《诗抄》后的心情。它为什么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呢?我们想,首先是这些诗的作者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里话,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敬重和怀念之情。请看这几首诗吧: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炽烈深沉的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热爱,讴歌了周总理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全诗以怀念之情为线索,层层升华,首尾呼应,感情真挚,动人肺腑。精讲要点:一、学习周总理一生为革命呕心沥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二、学习本诗别  相似文献   

6.
这首诗描写一九七六年一月首都人民顶着“四人帮”的威压,伫立长安街头,迎送总理灵车的动人情景.抒发了人民无比悲愤的思想感情,热情颂扬了周总理伟大一生的不朽业绩.阅读可分三个阶梯进行:第一阶梯:从分析入手,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1、这首诗的哪几节是描写?表现了什么感情?提示:这首诗的①②③④⑧节是描写.①节描写的是一个(?)立在长安街上、凝然不动、渴望谒见总理遗体的作者的自我形象.②节是环境描写.几种  相似文献   

7.
柯岩同志写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热情歌颂了周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深切地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纯真感情。对于这首抒情诗,在具体教法上,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抓好课堂朗读,使学生受到思想教益和艺术感染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以铿锵动人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节奏来表达主旨,打动读者心弦的。搞好课堂朗读,“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更会使人感受”。(徐世荣:《谈谈朗读教学》)在朗读时,我们要以本诗的主题为依据,把握住深切地怀念、热烈地赞颂这个基调,不要读得哀愁低沉,悲悲戚戚。大家知道,感情是诗歌朗读之本,因而,教员在范读时,一定要带着炽热的情愫读,读出感人的激情来,并引导学生以无限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讲读课,课文真实、具体地记叙了 1976年 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 1976年 1月 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为失去自己的好总理而无限悲痛,也为祖国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四人帮”却认为他们篡党夺权的机会到了,发出种种禁令,不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首都人民不顾“四人帮”的阻挠,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上,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悲壮感人的一幕。   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本课目标为:…  相似文献   

9.
柯岩同志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写的抒情短诗《周总理,你在哪里》,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总理发自内心的歌颂和深切的怀念之情,这是一首别具一格、动人心魄的好诗。全诗以“衣”韵作为韵脚,并将“你”字入韵。“衣”韵,是典型的齐齿呼,开口度小,很适宜表达细腻绵远的情思。诗人柯岩选用这个韵脚来抒发自己的一腔深情.是选得很好的。而这个“你”字的入韵,更加浓了诗的抒情意味,更好地抒发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诚挚的感情。如诗的开头第一节:  相似文献   

10.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是一首抒情诗,写于1976年,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对周总理无限怀念之情。但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当时那人妖颠倒的动乱年代,  相似文献   

11.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认真地学习了《敬爱的周总理在梅园新村》这篇纪念文章,使我们沉浸在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深怀念之中。 这篇感人的革命回忆录是南京博物馆、南京市文管会的同志在惊悉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后,怀着巨大的悲痛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在多年对革命史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于一九七  相似文献   

12.
《一张珍贵的照片》(九册)这篇课文的一个很明显的地方就是抓住人物的特点,刻画了周总理那可亲可敬光彩照人的形象。作者从哪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的呢?选材——围绕人物特点。作者为了表现周总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人民的可贵品质。从许许多多感人的材料中选择了周总理热情关怀小桂花这一事例。表面看来这既无惊心动魄的事件,也没  相似文献   

13.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分界线,正值中年的杜甫经历了此次战乱,他以深刻的诗笔描摹了战乱带给人民的苦痛,创作了一首首感人的诗作。胡宗愈冠以其"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伫立长安街两旁为总理灵车送行的感人场面,反映了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厚感情.课文描写具体,情深意切,催人泪下,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教学本课宜采用精讲多读,深入情境的方法,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加深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的思想感情。2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送别灵车的感人情景 ,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三、教学准备 :录像机、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医院逝世了 ,噩耗传来 ,举国悲痛 ,人们佩戴黑纱 ,在11时清晨 ,自发地云集在长安街两侧等待总理的灵车 ,和周总理做最后的告别…  相似文献   

16.
在古典诗苑中,有一种奇特的十字形诗,结构巧妙,情理感人。如下面此诗。这首十字形诗的特点是,以“龙”字为心,用回文手法,顶针手  相似文献   

17.
诗人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美诗篇,它之所以达到如此效果.是因为诗中所表现精巧的构思美、高大的形象美、壮阔的意境美、强烈的情感美、和谐的韵律美和修辞的文采美达到完美的结合。在教学中。我采用反复朗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体会诗中美的韵味,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我爱诗,我爱读歌颂总理的诗,我更爱读柯岩的《周总理民,您在哪里?》。每当我听到作者满怀激情的呼唤,每当我唱起为这首诗谱写的歌曲,我总感动得禁不住流下泪来.短短的一首诗,为什么能如此感人肺腑,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我觉得,在千百首同题材的诗篇中,这首诗有其新颖独创之处。首先,激动我们心灵的,是诗篇中饱含的内在的激情。诗而无情,何以为诗?自己不是火种,怎能点燃别人?在这首诗里,作者深厚的感情,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意境深远,形象鲜明,情与景相得益彰,真能“迫使”你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了。  相似文献   

19.
[案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一夜的工作》主要教学环节。一、以诗激情,揭示课题师:1998年的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诗人宋小明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与爱戴,写下了《你是这样的人》一诗。(课件展示这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相似文献   

20.
看图学文《温暖》学法指导设计刘健(赣州市教研室)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一幅图配一篇短文,讲的是敬旁的周总理亲切地问候一位普通清洁工人的感人情景,歌颂了周总理爱人民的崇高品质。这篇看图学文的特点是图和文结合得十分紧密。图画形象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