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契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提供了价值源泉和升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该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古诗文引用为研究对象,将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古诗文引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条主线进行有机结合,对其引用古典名句的资料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具体分析引用古诗文的原因、类型、特点,以及古诗文引用的方式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国家领导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古典继用、灵活化用、内涵延伸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新媒体时代要以技术为抓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青年群体在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强大精神内核的同时,发挥其当代价值,将其运用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主动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演变进行分析,探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以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深刻探讨,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指导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路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信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相应地,高校在挫折教育方面显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为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创新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彰显丰富价值内涵的底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深厚理论源泉,是推动文化自信建设的不竭动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根基。因此,该文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探讨,发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该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至关重要。新时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认知奠定理论基础,能为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夯实价值指引,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需要从完善课程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及提高重视度上下功夫。深耕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着司法改革,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华法律文化精华的司法制度,而本土性是中华法律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离开司法制度的现实条件和中华法律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谈论司法制度建设与完善是虚妄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强行割裂。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司法制度建设时,有必要将司法改革置于理想与现实、理性与传统这一矛盾中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唯物史观、实践论、辩证法三个维度上开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境界。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合改革开放前后两部分历史,并整合党史、国史、世界史,开启唯物史观的新境界。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横坐标上以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纵坐标上坚持信仰的创新性发展与新实践的良性互动,开启实践论的新境界。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构建人类初心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共同价值中定位人类文明与文化、共性与个性的最佳平衡点,开启辩证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它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世界认知基础之上,要求具备自强不息的主体自觉,践行革故鼎新的治理追求,拥有见几而作的行动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可以促成产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顺天应人的时中意识、勇猛精进的自强意识、止于至善的进取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复强调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江苏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精品工程和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用西方观众熟悉的形式传播精彩的中国故事,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子。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一是突出亮点,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2014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对当今中国法治事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保障当代中国法治价值的实现,需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其中有利于现代法治发展的内容,避免法治建设误入歧途,使人们收获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发展本土法治文化提供植根的土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顺利进行及和谐发展。吸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人伦道德、反腐倡廉、和谐安定等有益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近代以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地探索与经验总结,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挖掘传承、吸收借鉴、整合创新传统文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和合""和谐"为基调推行全方位外交。这些优秀经验开创了用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崭新局面;使我国成为社会新思想理论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快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上述经验与成绩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和增强我国的民族号召力、感召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方针的确立,为新时代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56个民族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动力之源,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利于赓续中华文脉,更能汇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的方式、与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及文化霸权等方面入手,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来激发文化的创新力,又要建构中华文化国际话语体系,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在转化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深厚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多档大型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这一类节目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好评。本文将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探析文化类节目所掀起的文化热潮、成功突围的原因及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为新形势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动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特别是推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 015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由国际儒联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参与协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0,(4):169-169
寇东亮在《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文化自觉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认识论,它表现为对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本质及规律的科学认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其倡导的价值理念与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相契合。重新审视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梳理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与时代发展潮流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相结合,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契机和教育载体,引领大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崇德向善的力量,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传统是现代之母,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了历史与现实,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应用价值研究基本理论,选取外在价值之一工具性的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价值概括为归化价值、建构价值和调试价值,以期为各个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进路,进而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论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的现状和问题,包括经济利益导致传统文化被忽视、宣传重视程度不足以及融入机制不完善等。同时,以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武夷为例,探讨了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的因素,包括社会责任感、企业组织制度和员工参与度等。本文认为,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沟通方式等方面,可以为企业注入更多具备文化底蕴的特质,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于文化底蕴的需求。最终,这种渗透融合的策略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