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  相似文献   

2.
<正>读《三个最优秀的老师》,再结合《神奇的预言》,你会得到深刻的感悟:世界上的天才都是夸出来的。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个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  相似文献   

3.
简单 《师道》2002,(10):36
1969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和他的助手们来到加州一所小学,说要在这里进行一项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从全校6个年级的教师中选出名教师让校长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被选出来的各年级中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从各年级中挑选了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我对你们还有一个要求,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的孩子一样,不能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6位老师…  相似文献   

4.
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新学期开始时.他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表现.你们被评为本校最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孩子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努力。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正一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生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  相似文献   

7.
正一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生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结果一年之后,这  相似文献   

8.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一所中学做过一个实验。开学时,他对三位教师郑重其事地说:“根据你们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教师,因此,我特地挑选100名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希望能教出好成绩。”三位教师欣然承诺。一年后,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名列前茅。校长告诉了事情真相:你们三位并不是特意挑选的最优秀的教师,他们也不是刻意选拔的最聪明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罢了……  相似文献   

9.
于欣 《中国培训》2004,(4):36-37
196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带领他的实验小组到一所小学对学生做“发展预测”。实验小组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考查后留下一张名单,他们告诉老师,名单上的学生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半年后实验小组再次回到这所学校,老师们纷纷赞扬预测准确,说名单上的学生确实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得多。这时罗森塔尔却一语惊人,说名单上的学生当时是随意圈定的,根本不存在什么“预测”。原来罗森塔尔靠这种“权威性的谎言”,引起老师们对这些孩子的期望、关注及倍加关爱,老师平时的关爱才是这些学生进步快的真正原因。罗森塔尔实验是“关爱能促进学生发…  相似文献   

10.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柏生所做的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著名实验研究。他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洛马利翁效应”,后来学者们又把这种期望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可柏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十八个班的学生作了“未来发展预测”的智力试验,尔后择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告知老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为老师所始料不及。罗森塔尔对他们的老师暗示并随机而神秘地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呢!”临走时他们又慎重地写了一份名单交给老师说:“根据测验的结  相似文献   

11.
正本学期初开始,校长就从六年级开始依次进班听课半天,这样的活动是一次校长了解班级的机会,也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老师展现风采的时机。预谋本周,校长听课的步伐终于快轮到我们班了。这天上午校长坐镇隔壁班半天,"大人物"驾到啦,孩子们充满好奇,但只是胆怯地在隔壁教室窗户外张望。到了课间,我故作神秘地问学生:"今天走廊上发现谁啦?"孩子们说:"是校长!"个别孩子还急着补充:"校长在三班听课呢。"我赶紧顺着说下去:"那你们想不想让校长也来咱们班  相似文献   

12.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谈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和雅格布森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  相似文献   

13.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似乎只是一个童话故事,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却通过实验让它变成了现实。1966年,罗森塔尔在一所乡村小学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并不复杂,他给各年级的学生做了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了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奇迹发生的呢?答案很简单,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因…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从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随意抽取30名学生,并告诉任课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另外抽取30名学生,告诉他们的教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一般,学前教育平平。八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了智力测验,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进步,而那些所谓智力一般的学生表现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实验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期望值,是否欣赏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什么?     
<正>过去我们的家长、老师给学校下定义的时候,都认为学校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问问孩子,学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一张师生一起过泼水节的照片,我们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知道老师真的希望和你们平等。它带来一个最重要的、最值得我们欣慰的事,就是我们的学生真实了,学生真实了之后,他和你交流的问题就不一样了。去年秋天,一个高一的男生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他说:"校长,请你帮我解决一个问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从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随意抽取30名学生,并告诉任课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另外抽取30名学生,告诉他们的教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一般,学前教育平平.八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了智力测验,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进步,而那些所谓智力一般的学生表现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实验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期望值,是否欣赏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我完全行     
罗森塔尔博士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经在加州的一所学校,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实验,引起了教育界的轰动。这是新学年开学的前两天,罗森塔尔博士在学校办公室里会见了校长请来的三位教师。他首先肯定了他们过去在教学上的表现,认为他们是本校最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史喜花 《考试周刊》2014,(51):160-161
<正>你们现在和孩子有感情,孩子也爱着你们。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条件。只有心心相印,教育才谈得上真正的成功。——李镇西怎样才能和孩子"心心相印"?让我们的孩子情不自禁地想听,喜欢听老师说话,乐于跟老师沟通,并能把老师的"大道理"落实到自己行动中?下面我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沟通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一在小学,我大致将孩子分为这样四个年龄段:低年级,即一、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高年级,即五六年级。各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19.
魏国兰  孙吉德 《班主任》2012,(11):57-57
正伴着预备铃声,我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三(1)班教室。眼前的场景让我异常感动:没有往日的喧嚣嘈杂,42个可爱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个笑吟吟地看着我,好像在特意向我展示他们的乖巧与可爱。是他们忽然间长大懂事,还是昨天班会上我的苦口婆心起了作用?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赞美的话脱口而出:"孩子们,看到你们以这样的方式迎接老师,老师真的有说不出的高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予老师的这一束美丽的阳光。它  相似文献   

20.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年级共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