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力日渐提升的大众媒介正在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政治领域,执政党运用媒介实现国家权力的能力日渐成为衡量其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量.本文据此提出"媒介执政"这一观点,对其来源作出粗浅解释,以期探讨提高我国媒介执政能力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2.
李建华  魏青松 《兰台世界》2017,(11):115-118
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邓小平培育和发展了诸多符合时代特点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执政意识,其中就包括忧患意识与创新意识交融、改革意识与开放意识并重、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共存、制度意识与思想教育并重、先富意识与共富意识并重等具有双重品格的意识。这些双重品格意识在今天无疑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拷问执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同时,阻挠舆论监督的各种行为也在现实中频频上演。近年来,有关新闻媒体和记者被殴打、被围堵、被通缉、被封杀、被辱骂的消息接连不断。2010年7月23日,因连续报道凯恩股份关联交易内幕,《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浙江省遂昌县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予以网上通缉。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已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后续发酵效应不可小  相似文献   

4.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11年被推翻,历时26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统治全国时间最长、最稳定的一个朝代.总结清朝治世理政的经验,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朝的皇帝比较注重读书学习.本讲从介绍清朝皇帝如何读书学习,解读读书学习对每个皇帝执政带来了哪些影响,分析清朝最后灭亡和清帝读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以什么样的标准检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以什么样的目标集聚各方面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应当致力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  相似文献   

6.
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兴衰的因素中,一定有一些意识和文化层面的东西.观察近二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轨迹,除了人们所关注的趋势把握、战略选择、制度安排、创新意识、经济实力之外,一些决定人们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基础禀赋一定在发挥作用.这些禀赋潜藏于人们心底,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守的价值判断标准与行为规则,影响着人们如何把握趋势、确定战略、设计制度、应对变化.这其中,就包括舆论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勇 《青年记者》2010,(9):54-55
宿迁,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宿迁的知名度节节攀升。有人总结说:宿迁知名度的提升,靠的是两张名片,一张是古代的项羽,另一张就是当代的仇和。此话虽是戏说,但也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与执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网上舆论正深刻改变着政治生态。目前,不少地方党委政府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构筑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及时了解舆情、促进科学决策,成为施政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执政能力具体所指因时而异。就当前执政环境而言,防止公权力异化的本领、科学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的本领、建构和谐政治与社会的本领应该是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内涵。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的执政资源,其对党与政府执政能力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宿迁,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宿迁的知名度节节攀升.有人总结说:宿迁知名度的提升,靠的是两张名片,一张是古代的项羽,另一张就是当代的仇和.此话虽是戏说,但也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1.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至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在这里实现了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变,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这里站稳脚跟并走向全国胜利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2,(46):26-27
过去一年,金正恩治下的朝鲜,外交政策导向仍不明朗,但已经向外国投资者抛出了橄榄枝,平壤街头行人服饰的变化,手机和电脑的出现,无不向外界透露出变化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3.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王卫明 《新闻三昧》2004,(11):11-13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发布与新闻执政的紧迫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美国政治学者兰斯·班尼特在他的新著《新闻业:幻象政治》中,在对现代媒体运行和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闻与政治,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和新闻里的政治经济学,指出新闻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民主。作者惊世骇俗地揭穿了媒体自由的神话,提出“言论自由并不能保证信息畅通”、“新闻也并非民主的保障”。作者批评当今商业化的媒体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大怪兽,其特点是“个人化、戏剧化、片面化”,而且大量的软性新闻正在远离政治。他尖锐地指出,媒体喜欢一哄而上,喜欢群起而攻,并提出未来的公民要摆脱媒体的束缚。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协调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找准坐标定位,怎样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有所作为,已成为十分现实和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浩 《网络传播》2007,(8):30-31
互联网是20世纪一项重大基础性科技发明,它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这一伟大变革,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从而有效促进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新媒体在消解传统媒体生命力的同时,也对党政干部提出了挑战。党政干部新媒体执政能力,不仅关乎其个人素养,更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党政干部新媒体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认知能力,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地位及其影响;二是提高管理能力,有效引导新媒体;三是提高交流能力,积极应对新媒体监督。  相似文献   

19.
刘浩 《网络传播》2009,(9):56-57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正在挑战一些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模式,也在考验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为了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2008年7月21日,江西文明网“民生博客”专栏正式上线,一年时间来已有53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开通了实名博客,共发表博文289篇,总访问量巳突破173200人次。  相似文献   

20.
我知道,电视业的民生新闻提得比较响,广播业的民生新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