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对是书刊出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的主要任务就是消除排版过程中产生的一切错误,最大限度地降低期刊的差错率,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本文分析影响科技期刊校对质量的因素,探讨有效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提高科技期刊的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2.
应重视补白的校对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期刊的补白,能起到充分利用版面、增加信息量、活跃版面的作用.因此,很多期刊都设有补白.但是,如果不重视补白的校对质量,不但达不到补白的目的,而且还影响期刊的质量.笔者曾调查了10种科技期刊的补白,发现除2种期刊校对质量较好外,其余8种期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校对错误.有一种期刊在一期内有3处补白,其差错率竟达1.2%,这种补白不但没有起到补白的作用,而且在读者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校对对于保证期刊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专业类或学术类期刊编辑还同时担负着文章校对的任务,因而从编辑到校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角色的转换,通过转换思维来加强校对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期刊编辑在校对过程中转换角色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校对工作的内容及其对校对人员的要求,最后介绍了校对工作中容易犯的错误以及如何通过角色的转换来避免错误的遗漏,提高校对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信息科技期刊论文中公式、图表、符号较多,期刊本身专业性、科学性和编排规范性决定了论文校对工作的复杂性,通过分析校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错误,提出了一些提高校对质量的建议和方法,旨在规范地做好校对工作,切实提高期刊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于期刊来说,编校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是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确保期刊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作者对期刊的评判,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性问题。编校质量对于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编校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作者投稿阶段、内容录入和排版阶段、编辑阶段和校对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编辑人员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提升期刊质量展开论述,分析了影响编校质量内容的因素,并且针对提高编校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出版单位需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培养一批专业的期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期刊编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牢记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为提高期刊编校质量履行个人岗位责任。  相似文献   

6.
付友华 《出版广角》2013,(22):72-73
校对是出版编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其主要是根据原稿审查文稿的错误,包括字词拼写、语法的错误、政治错误等。校对工作要求编校人员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大,也使得编校人员的耐性、责任心、上进心更强,这是对校对人员性格的磨炼,从而也使其更加适合校对这份工作,使其能更好地提高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期刊编辑校对质量严重滑坡,编校错误多如牛毛,令人难以置信。期刊差错率居高不下原因很多,与监管机制的监督不力也有关系。长期以来,期刊管理部门不论从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更重视期刊的内容而相对忽视期刊的编校质量,对编校不合格的刊物缺乏具体而严厉的处罚措施。为了全面提高期刊的编辑校对质量,期刊监管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它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5)
校对的风险意识文/蔺久龄当前,有些书刊校对质量低劣,错漏百出,读者反应十分强烈,影响了宣传效果和发行量。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与校对人员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有关外,主要还是由于校对人员缺乏一种风险意识。所谓校对的风险意识,是指校对人员对校对差错要承担相应责...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的质量与校对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不抓好校对这一关,科技期刊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文章分析了科技期刊校对工作的复杂性及重要性,指出科技期刊校样出现错误的成因,提出提高科技期刊校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期刊编辑校对电子稿件几点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利玲  何碧霞 《今传媒》2011,(11):124-125
随着电子稿件的增多,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减少期刊的差错率。分析电子稿件在期刊编辑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探索电子稿件的出错规律,提出了针对电子稿件编辑校对的技巧。使校对工作从单纯的、机械的简单工作走向科学性、文字性、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谈校对的质量保障体系及交互式校对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校对工作在校对对象、校对方法、校对体制、校对管理以及校对人员队伍等方面都有了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令人鼓舞的,有些方面甚至向人们预示了技术进步将带来出版业的变革.当然,也有的变化不能被认为是积极的,甚至干脆就是挑战.例如,部分出版物的质量出现滑坡,文字错误、知识错误和导向性错误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2.
把好校对“十关”提高期刊质量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杨丽君校对是期刊出版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是编辑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校对是构成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保证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校对的基本要求是忠实于原稿,即依据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消除排版中的错...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部分文史期刊中英文目录与摘要的分析,从拼写和校对、语法、语义三方面研判错误之处,指出文史期刊英文翻译准确性和规范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屈善施 《新闻知识》2004,(12):48-50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部分报纸编辑校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错别字这类低级的错误,如同一只只可恶的“白蚁”侵蚀着报纸,严重地影响到报纸的质量。报纸差错的出现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和偶然因素外,反映出一些报纸管理和编校工作有所松懈。这个苗头应该引起各个方面和每个编采、校对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基于编校合一模式的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方法。方法:基于编校合一模式下加强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探讨了当下编校合一模式下护理期刊校对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应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策略。结果: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增设作者校对、采用交叉校对方法、加强传统校对方式改革的方式可提高护理期刊校对工作质量。结论:当前在编校合一的模式下,针对护理期刊的校对工作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期刊的稿件出版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校对问题的分析探讨,采取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期刊稿件校对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电脑校对软件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电脑校对软件非常实用传统校对方法的校对质量依赖于校对者的判断,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校对者的经验是否丰富会影响校对的质量,校对者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校对质量,如果稿件的几个校次都由同一人负责,还可能受个人阅读习惯的影响,几个校次都发现不了同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7.
也谈科技期刊的校对技巧温树伟校对是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其重要性已为编辑同仁所共知。校对质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假定一本期刊的论文原稿学术水平很高,编辑加工质量也很好,可是校对一关不认真,差错很多,那就前功尽弃,呈现在读者、作者面前的不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报纸出版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报纸出版流程中的广泛应用,校对工作自然而然地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报纸产出的流程体系里:采写———编辑———电脑组版———(值委、编辑、校对)———电脑改大样———校对———印刷,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环节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互动。于是,每个环节都会毫无疑问地产生制约校对质量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此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找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新要求。本人作为报纸校对的从业人员,在此就新形势下影响报纸新闻版校对质量的几个因素及对策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新闻要素是否准确是采写环节影响校对质量的基本因素由于新闻讲究的是时效,再加上采访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新闻稿已很少原稿,对于那些“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等新闻要素,校对已无原稿可查,传统意义上的忠于原稿“校异同”已演变成“与事实的异同”而非“与原稿的异同”。由此可见,“校是非”便成了校对新闻稿的主要内容,如果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出现新闻要素方面的错误或遗漏,校对是无法校正和补救的。如某报2001年10月24日的“同德中路”应为“同福中路”;12月21日的“人均国内...  相似文献   

19.
校对工作是期刊编辑出版的重要环节之一。校对工作的质量如何,与出版物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怎样又快又好地进行校对,应该是每个期刊出版工作者时刻关心和探索的课题。期刊出版部门一般人手紧张,工作量固定,编校合一不失为有益的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编校合一在科学性、合理性上不及编校分工,加之编校合一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和校对两种角色之间频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国家机关期刊管理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由于一些期刊社内部管理制度不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期刊出版质量。特别是近一时期,有的期刊社不认真执行出版工作的“三审制度”和校对制度,致使刊物错字、漏字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严重政治性差错。为了尽快纠正目前期刊审稿和编校工作中的不良倾向,严格执行期刊管理质量标准,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现就加强期刊编校工作和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