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上了初中后,不听家长的话了,不少孩子将家长的满腔爱心视为"不近人情"的施压.其实孩子不仅仅需要物质的满足,更渴望父母能给自己以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作为班主任,在跟家长交流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家长们殷切的眼神看着我们说:老师,拜托您多关注我家孩子.特别是在一年级刚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会主动留下来,跟班主任聊一聊自己孩子的情况,以便老师尽快熟悉自己的孩子,并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但时代在变化,421的家庭模式使得今天的孩子实际上被"关注过度".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有些孩子渴望被关注,有些孩子渴望不被关注.  相似文献   

3.
农村职业高中学校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数是初中时的中下等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职业高中学生入学心情复杂,加之刚经历过中考的挫折,他们带着自卑心理走进学校的大门,对学校的一切都不太感兴趣.但是他们有独特的发光点,单纯、朴实、勤劳、节俭、感情丰富、活泼好动、聪明任性,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他们渴望友谊、理解、尊重和帮助,具有强烈的虚荣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4.
郑央丽 《家长》2010,(7):46-47
他们渴望得到家庭的关怀、爱护、理解,而且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如果不尊重他们,一味地强制他们,那么带来的往往是逆反心理以及对父母的疏远。  相似文献   

5.
王芳 《考试周刊》2014,(44):180-180
正"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以他们为中心。学生如同温室的花朵,心理脆弱,承受力差,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欠缺,自信心不足,过多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言行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无聊、渴望交朋友,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怎样与别人交朋友。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中职生还存在一些问题:(1)心理素质低。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自负、虚荣心强、自以为是,另一方面承受力差,存在自卑心理。(2)行为  相似文献   

6.
论爱生之道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在现实生活中曾有多少人不被理解而倍感苦脑,而发出大声疾呼:理解万岁。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好,“爱是理解的别名”。人们呼唤爱,更渴望理解。那么、做为未来的建没者——学生,又怎能不希望得到家庭、社会、学校教师的理解和爱心呢?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是我们幼儿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渴望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渴望腰缠万贯,有的人渴望平步青云,有的人渴望一夜成名,也有的人渴望——。而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要求不高,我只渴望得到理解。渴望学生的理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们责无旁贷。作为教师,我们夜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是多层次、多元化的系统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家园工作更好地互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而家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父母的过度保护,抑制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高层单元建筑的日益增多,幼儿缺少同伴往来。当他们离开家庭步入社会群体中时,孩子原有的行为方式受挫,不善于理解别人,也不会主动、热情地关心别人。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自私、执拗、孤僻、依赖性强等行为。一、认识环境,使幼儿产生群体意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几乎没有群体观念。为此我们设计了“认识我们的大家———幼儿园”的主题活动。首先认识本班的同伴,记住彼此的姓名及主要特征,知道除了自己班是小班外,另…  相似文献   

15.
心灵的深处,有一股很强烈的企盼.它如同花儿渴望阳光、鸟儿渴望蓝天、鱼儿渴望海洋.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弟弟;虽然生活贫穷,但大家相处融洽.暖暖的亲情鼓励着我,包围着我.我是幸福的,我有温暖的家庭,有健美的四肢、端正的五官,而且还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然而我的弟弟就不同了……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初中的青少年,其自我同一性容易受到冲击,很多在童年期已经形成的自我认知,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挑战。此阶段的青少年尤其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希望自己被认同、被理解,又渴望独立、与众不同。个人能力与自我期待的整合、需要认同又渴望特别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身心体验常常影响着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表达。很多青少年开始对家庭赋予自己的意义产生怀疑,出现各种不恰当、不适应的言语或行为表现。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情境,包含的学习内容在学生水平理解来看,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了解却又渴望了解。创设问题情境要从现实的、有趣的活动出发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出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  相似文献   

18.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无私的,学生学了这一课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作为家庭的成员应有家庭责任感。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主动承担家务,家中遇到困难尽力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19.
谢宝瑜 《教育导刊》2003,(8):113-114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就要确认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并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当家庭成员之 间缺乏沟通,父母和孩子彼此不理解时,家庭将不可能成功地完成应尽的教 育责任。最近,进才北校作了个中学生热点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与父母 沟通的议题位居热点排行的前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渴望“爸爸妈妈能和自 己多一些沟通,多一点理解”。这个调查发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中学 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出现危机。近日,由本刊与上海电台合办的“中学生论 坛”来到进才北校,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学生和父母沟通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