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军,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冯玉祥一生把坚持不懈的读书活动与追求和平民主、救国救民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老而弥笃。一、刻苦勤奋冯玉祥从小聪敏好学,"以为惟有读书  相似文献   

2.
抗战后期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祥将军1943年冬至1944年秋发起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是抗战后期的一件大事。在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各种献金运动中,它的成效是最大的,而且运动完全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突出地表现了四川人民表现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1942年冬,冯玉祥途经成都,与当地基督教会的朋友举行谈话会,会后专门开会拟订章程,组成“中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成都)分会”,意思是把总会留在重庆。冯玉祥回到重庆后,于1943年1月17日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华基督徒节约献金运动全国总会,冯玉祥为理事长。成立组织后,冯玉祥主要依靠自己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和“爱国将军…  相似文献   

3.
1937年秋,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从南京来到汉口。开始,军委会要把他安排在汉口中央银行大楼里住。冯玉祥先生觉得那地方太热闹繁华,不好办公,于是自己找到武昌千家街福音堂这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在福音堂里,还住着一批文化人。他们有老舍、老向、何容等,因住的较近,常来看望冯玉祥先生。来得最勤的要数老舍先生了。有一次,冯玉祥先生请老舍吃饭,问能否出一本抗日的文艺杂志?老舍风趣地回答说:“在下有人有笔,就是印不出来!”冯玉祥先生说:印刷和经费问题我来解决,文章由你们来写。没过多久,冯玉祥先生便在汉口办起了一个小型印刷社,并取名为“三户”。何为“三户”?原来冯玉祥先生喜读宋陆游的诗词。一天,他读陆游的《金错刀行》中“楚虽三户  相似文献   

4.
冯玉祥避寿     
抗战时期,冯玉祥在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但有职无权,冯玉祥自告奋勇担任了国民党要员公馆区歌乐联保保长.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自称,写了一首诗:"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寻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冯玉祥还发动"抗日献金运动",亲自到四川各县奔走,劝募黄金,捐输前线.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1882-1948)是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抗战时期,冯玉祥进行了大量的文化和宣传活动,对抗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革前辈,也为纪念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兹对其“问答体”抗战宣传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6.
1928年8月8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五中全会,通过《军事整理案》。翌年1月1日至26日,在南京正式召开军事编遣会议。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胡汉民、李济深等60余人出席。这次会议实际上是蒋介石为削弱异己军事力量而举行的会议,  相似文献   

7.
船上办报     
冯玉祥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很有军事才能。然而,他还是诗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船上办报的故事更在新闻界传为美谈。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冯玉祥同重庆各界民主人士近千人,乘‘民联号’轮船前往南京。船在长江上要走好几天,漫漫旅程,令人难受。开船后,冯玉样就对相交多年的好友谭平山等人说:‘这几天看不上报纸,难道不是一件憾事?’他建  相似文献   

8.
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48)是坚强的民主斗士和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在国民党元老、爱国进步人士于右任的敦促下,于1926年从苏联回国,9月17日在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并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按照李大钊倡导的“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方针,首先长驱南下,为镇嵩军  相似文献   

9.
1930年4月,国民党当局在南京晓庄师范查获中共中央秘密出版物《布尔塞维克》杂志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画像等,表明晓庄师范已然成为中共南京地下组织活动的重要据点。国民党当局改变了此前“勾结反动军阀”冯玉祥的事件定性,转而指向事件背后的中共地下组织,造成中共晓庄支部和南京市委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打年少时从军起,他一生经历了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后又投身抗日民主运动,成为一名深具影响的爱国进步将领.1946年9月,冯玉祥赴美考察,期间发表演说,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一家冲破了在美国民党特务的百般阻挠,终于在纽约登上苏联轮船"胜利"号,踏上了回国的旅程.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相似文献   

11.
一些老苏州大概还能记得,50年前的苏州,曾有一张反映抗日战地消息的报纸,名叫《东战线阵中日报》。《东战线阵中日报》,是由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国民党三战区军委会主办的,委托当时在南京任《朝报》主编的张慧剑来苏州编发。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一天,张慧剑同《朝报》编辑人员施白芜一起,从南京风尘仆仆来到苏州,特意来找《吴县日报》总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将军弱冠从军,只在私塾读过一年多书.但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周恩来同志曾赞扬冯玉祥:"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治军作战之时,亦多手不释卷,在现在,更是好学不倦,永值得我们效法."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老年医院内有一处草木繁盛、静谧深邃的纪念陵园.园门由米色花岗岩砌成,门额上用小篆体镌刻着“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落款为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冯玉祥.背面的门额上刻着“努力革命”.正面的石柱楹联为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背面的楹联为尺山尺水永留血迹,一花一木想见英风.这座建在北京西郊显龙山的纪念陵园内究竟埋葬着什么人,冯玉祥跟滦州起义又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14.
古城新风采     
听众朋友,欢迎收听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展播。今天您听到的是南京音乐台为您制作的音乐专题《古城新风采》。听众朋友,提到南京,人们总把她和“古城”连在一起。因为她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遗痕”(朱自清语)。可如今,生活在南京的我们和来到南京的外地人,都更觉着她是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城:一条条新开的马路,一幢幢新造的大厦,一个个新建的市民广场;新的国际机场,新的大型商场,新的城市景观,连历史名胜玄湖也改变了往日的模样。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在北京驻军时,与京西天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天泰山位于八大处西北10余里处,它的主峰西侧有慈善寺,寺周树茂林深、草深泉清,冯玉祥在天泰山就住在这个寺庙.  相似文献   

16.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冯玉祥筹组抗日同盟军之先,孙殿英是与闻其事的,后来得知冯玉祥没有实力后,决心与冯玉祥划清界限。孙部对于解决察事实关重要,故孙殿英一方面敷衍冯玉祥,对同盟军取善意的同情态度,一方面与中央讨价还价,从中取利,故得青海屯垦督办之职西去包头。  相似文献   

17.
左敬成  窦雅丽 《档案》2023,(2):30-35
1925年,冯玉祥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其势力扩展至西北。自此始,西北社会逐渐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所谓的陇上“世外桃源”之称被打破。冯玉祥国民军入主西北,在扫平地方军阀、剿灭土匪,发展地方经济,革除陋俗,兴办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陇南期间,冯玉祥国民军也无不从上述事实出发兴利除弊,为陇南社会向近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伍燕 《出版参考》2010,(11):26-26
北伐战争后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进驻开封。开封是闻名遐迩的六朝古都.但冯玉祥巡视后发现这古城因连年战乱已经遍体鳞伤.幸存下来的名胜古迹也多是残垣颓壁。开封市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宋代的国宝级文物铁塔.更是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了。冯玉祥围着铁塔转了几圈,不免为之心寒。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者。他组织的国民军联军,誓师五原,参加了北伐战争。当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被杀害时,他曾下令全军戴孝并树碑以示同情和纪念。冯玉祥任陕西督军和在西安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帮助了陕西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他所倡导的植树造林、修筑道路、禁烟禁赌等活动,成绩卓著。现将冯玉祥1927年3月主持制定的《陕甘建设会议议决案》予以刊载,供研究冯玉祥本人的政绩及西北发展史参考。此件曾载于1927年4月《国民军政报》第66期至67期上。标点为编选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01 吃是一种文化 朋友的90后女儿想求职华为,问其原因,是被朋友圈疯传的华为美食所吸引,看来饭勺子真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网络上有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的是华为南京研究所的吃,题目为《南京华为食堂曝光!看完我泪流满面!》,不就是几盘菜吗?作者居然"泪流满面",看来,天下吃货真的很多,真不懂吃货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