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颜海  王雪雪 《湖北档案》2011,(11):12-15
随着社会公众自我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公众越来越多地要求政府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为了满足公众急剧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保障公众权利和利益,同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促进政府管理民主化、公开化.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1.来源的直接性与完整性。公众在机关档案室就能查阅涉及本机关全部可公开的政府信息,顺应了一般公众就近、直奔目标的办事行为习惯。另外,公众在查阅政府信息过程中若有任何问题,能直接寻求本机关内熟悉相关业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解答,提高了公众获取、理解和利用政府信息的质量和效率。2.内容的原始性和系统性。在归档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是一种三角互动关系。首先.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承担引导公众舆论的角色;其次,媒体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要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作为,并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第三,媒体担负着“环境监测”的作用,媒体有责任为政府、社会及时准确地提供新近发生的,尤其是与公众休戚相关事件的最新信息,主动对危机发出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4.
媒介是企业公共关系中最敏感的公众,同时也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政府、社区、名流等公众的桥梁,公众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忽视公众利益和诉求就意味着失败。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模式,旨在指导政府部门有效实现公众参与数据开放的政策目标,以及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并实证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可从理论层面构建为告知型参与、咨询型参与、合作型参与和授权型参与4种模式,其核心涵义分别是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政府咨询公众意见、政府与公众平等合作、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这4种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理论模式一方面在政府意图、主导力量、信息流动、公众信息知晓度和公众自治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另一方面从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实践案例中获得良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模式,旨在指导政府部门有效实现公众参与数据开放的政策目标,以及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并实证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可从理论层面构建为告知型参与、咨询型参与、合作型参与和授权型参与4种模式,其核心涵义分别是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政府咨询公众意见、政府与公众平等合作、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这4种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理论模式一方面在政府意图、主导力量、信息流动、公众信息知晓度和公众自治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另一方面从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实践案例中获得良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曾秀坤 《新闻传播》2009,(11):49-50
为了研究2008年南方雪灾中媒介的信息传播情况.以及百姓对媒介信息及政府行动的反馈.复旦大学“中国公众对传媒化解社会风险表现的评价研究”课题组.在2008年8月展开了公众对2008年南方雪灾中媒介化解危机评价的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提升并拓展媒介预防、处理、以及善后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也为政府在公共危机来临时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方法提供有证可依的借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是针对贵阳市的调查研究所撰写的调查报告.旨在分析雪灾危机前期、中期、后期贵阳市的信息传播情况以及贵阳市公众对信息传播的感知能力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8.
带薪休假是政府机关或企业给予其雇员的一项福利.而公众假期则必然具有一定的文化、社会背景,因此带薪休假不应取代公众假期.  相似文献   

9.
政府上网重在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政府上网的含义及现状1.政府上网的含义。所谓政府上网,也就是政府职能上网,使政府在Internet上实现其职能工作。大多数在网下可以实现的政府职能工作,在网上基本都可以实现(一些特殊情况除外)。政府上网以后,可以在网上向所有公众公开政府部门的名称、职能、机构组成、办事章程,各项文件、资料、档案等,凡是可以公开的,都尽可能上网。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同时,公众也可从网上完成如交税、项目审批等与政府有关的各项工作。在…  相似文献   

10.
记者招待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性的记者招待会,如外交部等部门的例行记者招待会,这类记者招待会由专职发言人出席并主持。一类是专题性的记者招待会,是由有关部门的主管领导甚至是政府的最高领导出面。就某一事件或某一范围的问题接受记者的提问。无论是专职的发言人还是有关领导,在记者招待会上,他们都是政府与外界公众沟通的代表。他们所承担的以及公众所关注的首先是他们的公务角色.公众需要从他们的发言演讲中了解政府的立场态度和政箫措施.但同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一张由陕西省林业厅发布的,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对于照片的真假产生了普遍的争论。直到现在.政府部门依然没有给公众一个权威的结论。虽然华南虎事件已经淡去.但是它将政府信息公开提到了公众的视线中,不仅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缺陷暴露在了我们眼前,而且为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新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处在当今一个讲究效率、公平、公正的时代.政府的形象和服务水平都影响着它的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除了在平日执政中体现出来,也越来越多在各级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事业单位的服务中体现出来。在政府信息公开的环境下,档案馆肩负着政府公开信息的管理责任,也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知情权的场所。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以积极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关于政府应急信息发布中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信息技术对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影响研究,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应然状态的研究,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失衡表现与原因的研究,以及政府、垛体与公众关系重构策略的研究等.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研究展望:一是对政府应急信息发布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将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政府的咨询服务和政策指导,公众越来越渴望通过信息化的政府获取快捷、方便、自主的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有效地将传统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现代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将一个廉洁、高效、高水平服务、高水平决策的全新政府形象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政府信息的公开是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即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发言人不是政府与公众开展网上信息交流的"摆设",而是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问政的网络通道。网络发言人作为政府联系公众的实时信息渠道,必须做到畅达、高效、务实。从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出发,需要解决好政府信息的收集、组织、授权与发布问题。无论从某一级政府还是其组成部门来讲,政府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发言人不是政府与公众开展网上信息交流的"摆设",而是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问政的网络通道。网络发言人作为政府联系公众的实时信息渠道,必须做到畅达、高效、务实。从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出发,需要解决好政府信息的收集、组织、授权与发布问题。无论从某一级政府还是其组成部门来讲,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借鉴国外的公众公共服务渠道选择模型,结合我国政府信息获取渠道的特点,分别构建公众选择政府网站、电子邮箱等网络渠道与政府接待厅、电话等传统渠道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选择模型,最后采用Logisic非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公众政府信息获取渠道选择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渠道的政府接待厅和网络渠道的政府网站是我国公众选择的获取政府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每天上网的人更偏向于选择网络渠道。  相似文献   

19.
梅亮洁 《湖北档案》2007,(10):10-14
在电子政务建设风起云涌的当今社会,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载体,在电子政务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将政府的信息和服务在门户网站上进行集中,形成一站式服务.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是政府面向公众的最直接最广阔的窗口。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政府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中国自1999年实施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的建设就以迅猛发展之势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最为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政府信息组织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是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的重要基地,全面收藏政府文献是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基础。图书馆要向公众提供完整、权威的政府信息必须要对所获得的政府文献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整合。行政机关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图书馆现行信息组织的规则。目前,任何单独的部门都无法最终解决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所有问题,因此,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服务都需要图书馆、政府网站、行政机构之间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