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字印刷与按需出版(POD)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全球数字印刷市场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在我国大陆传统印刷市场增长放缓,而短版、可变、按需、个性化的数字印刷市场却高速成长,与2004年相比,2005~2006年中国大陆数字印刷市场更注重质量提升,具有数字印刷机装机量持续增长、数字印刷企业开始实现盈利、数字印刷应用领域日趋多元化的总体特点.但是,总体来看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如2005年全国共有中央级出版社220家,采用按需印刷技术开展按需出版业务的单位尚不足10家,所占比例不超过5%.  相似文献   

2.
数字印刷机的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印刷机近年在欧美发展较快。据美国数字印刷顾问马克·W·富莱明最近调查,在对购买和使用印刷品的90多个行业进行了充分调查后,他发现数字印刷刊物和商务印刷从1997年的70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14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63%。又据报道,美国数字彩色按需印刷的产品在2000年已达到全部彩色活量的54%。据美国印刷领导者协会的调查,目前约有24%的印刷厂可以提供数字印刷服务。在欧洲,目前已有大约20万家企业采用了全彩色数字印刷系统。据柯达保丽光印艺集团杰夫·杰克布森先生说,数字印刷在按需印刷和短版市场迅速崛起,现估计已占到行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3.
寰球传媒     
《现代视听》2012,(9):3
全球数字印包市场2016年将破百亿日前,斯密斯拍诺公司(Smithers Pira)发布了一篇名为《数字印刷包装的未来》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数字印刷包装市场增长迅速,2011年全球数字印刷包装和标签的产值达到了48亿美元,并将在2016年达到122亿美元的产值。北美是2011年对数字包装使用最多的地区,其次是亚洲。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对这项技术采用速度要更快一些,但它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土耳其、中国、印度和巴西在2011年——2016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达到  相似文献   

4.
数字     
《桌面出版与设计》2009,(12):10-10,12
2倍 数字印刷包装和标签市场的产值有望在2014年增长近2倍 近日,据Pira最新的报告显示:数字印刷包装和标签市场的产值有望在2014:年增长近2倍,达到68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资料报道,2003年世界包装市场(包括印刷,承印材料及加工)约达90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6%~10%。在全球包装市场,各种包装印刷方式中,柔印占41%,胶印占37%,数码印刷占10%,凹印占8%,其他印刷方式占4%。由此可见.数码印刷在包装印刷中已占到10%,而且这一比例还会继续增长。众所周知,标签的印刷方式除柔印,凹印,  相似文献   

6.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新型连续输纸彩色数字印刷机,大多数都是针对直邮及商业票据印刷的。尽管也有几家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已经涉足更为广阔的商业印刷市场,如书刊及报纸印刷等,但数字印刷依然并非书刊印刷的主流。惠普公司在drupa2008上宣称其连续输纸喷墨印刷设备不同于其他连续输纸彩色数字印刷机,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数字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在短版、个性化的市场上独领风骚。在数字印刷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在发展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出来.困扰着业内人士.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     
24亿美元 2009年全球采用数字印刷的包装和标签达24亿美元 英国咨询机构Pira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采用数字印刷的包装和标签估计达24亿美元。报告称,到2014年,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印刷的包装和标签将达到6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82%。2010-2014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3%。Pira预测.2009~2014年,数字印刷在软包装领域的应用将增长4~5倍。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2005,(7):78-78
柔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由于它采用适合食品、药品包装印刷的无毒无害的水基油墨、UV 油墨,可承印从金属纸、塑料薄膜、不干胶、铜版纸、卡纸直至牛奶卡纸等材料,广泛使用于标签、食品及药品包装盒的印刷,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正是柔印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广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美国柔印产值以年率7%增长,占包装印刷市场总额的70%,整个欧洲市场也占到50%。而我国柔印产值仅占印刷总产值的8%。这充分说明柔印在我国具有巨大  相似文献   

10.
数字     
430亿平方米 据国际标签印刷集团统计,2009年全球标签印刷总产量为430亿平方米。从各类标签细分市场来看,不干胶标签占40%的市场份额,湿胶标签占42%,收缩标签和包覆膜(缠绕标签)分别占9%和7%。该公司预测,今后压敏标签、收缩套标的加工量将有快速增长.数字印刷、组合式印刷方式在高端市场(如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的应用中会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1.
浅谈可变数据印刷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数据印刷可称可变信息印刷,是随着数字印刷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刷工艺,是数字印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可以在每份印刷品或出版物上印刷各不相同的内容,包括文字、数字、图形、图像、条形码等,也被称为个性化印刷。  相似文献   

12.
数码印刷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界的轰动。经历了十多个年头,它以适合短版、高自动化程度的优势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近些年来在国际印刷行业的发展势头一直伫足于浪峰。我们知道,数字印刷不是传统印刷的替代者,它在传统印刷的市场之外,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以弥补传统印刷的不足之处。近些年来,数字印刷在欧美市场发展很快,只2000年,数字印刷服务就已经占到美国整个彩印活件的54%。相比之下,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  &#  &# 《出版与印刷》2015,(4):41-42
数字印刷是指利用数码技术对文件、资料进行个性化处理,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产品的一种印刷技术。1数字印刷过程是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品或纸张的过程,取消了制版、传统打样等步骤,即直接把数字文件或页面转换成印刷品的过程。2随着数字技术在印刷工业中得到更加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与印刷的结合给个性化印刷及按需生产带来了生机,印刷与IT行业的接轨成为未来印刷业发展的主流,数字印刷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印刷的印刷效率大幅度提升,数字印刷工艺的承印材料也更加广泛,采用数字印刷工艺复制的一些印刷品已可以同胶印质量相媲美。3但由于国内外数字印刷标准化建设滞后,缺乏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标准,数字印刷产品良莠不齐,各个生产厂家评价数字印刷都具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迫切要求科学高效的准确管理。我们必须从印刷质量管理的体制、标准与评价方法两方面加大改革,确定数字印刷质量的评价指标及标准,以促进我国数字印刷领域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印刷市场,尽管印刷工艺趋向于短版化、数字化.但凹印因其特有的高档次和高质量而继续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并不断地发展,主要应用于出版、包装、装饰三大领域,成为杂志、产品目录和包装产品的主导印刷工艺。有关研究表明,在欧洲包装领域,基于许多品牌拥有者都在致力于印刷质量的提高,凹印在多种印刷方式中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并逐渐地夺回了柔印(主要的竞争对手)曾经夺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在最新加入数字印刷分会的会员队伍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身影——数码印刷设备的代理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等。这些公司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引入国内,并进行系统的集成.对于中国数码印刷市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浪潮扑面而来.印刷行业再一次经历新的技术革命。面对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挑战,传统印刷企业如何应对这些技术、需求以及市场变化?为推动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强数字印刷分会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于6月19日在北京举办“传统印刷迎接数字技术“专题座谈暨drupa印刷展交流会。来自北京地区的20多位数字印刷分会会员单位代表和科印传媒全体员工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数据和数字印刷在全球发展态势的分析,从“市场需要”与“技术满足”两方面论述了数字印刷的前景被广泛看好,并分析了我国数字印刷发展面临的实际困境,指出我国应在全球印刷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过程中,把握契机,重视数字印刷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数码印刷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主要集中在商业印刷领域,很少有企业涉及到包装印刷领域。但包装印刷作为目前整个印刷行业利润率和附加值最高的领域,势必将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漫步在drupa2008展会现场,您会很容易就感受到数字印刷作为印刷行业的新方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喷墨印刷设备供应商们开始向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而对于喷墨印刷油墨制造商而言,过去的几年已经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前方依然还有非常丰富精彩的市场机会在等着他们。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惠普公司宣布了2009年第二届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数字印刷大赛的获奖者。 此奖项被广泛认为是业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为印刷和包装行业的专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为传统印刷厂商提供了一个了解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价值和优势的机会。今年的惠普数字印刷大赛共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遍布12个行业的350多家公司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