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文书与政治的关系出发,将文书放在明代社会政治的变革中加以考察,分析了文书在明代皇权中的作用、运作方式,以及在明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指出文书制度对于保障明代皇权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皇帝文书是行使皇权的工具,文风强调"庄而且简".本文梳理了明代不同时期皇帝文书文风的形成与演变.肯定了明代早期皇帝文书简洁朴实的文风,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文风渐颓的原因,指出文风乃制体之表,明代中后期文风竞饰浮词的现象,是明代中后期政治败坏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中国的文书档案制度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内阁票拟档案制度就是明代政治的重要产物之一。文章对于明代的票拟制度进行了研究,从票拟制度的形成、发展、衰落等三个方面对于票拟制度的来历和演变进行了考证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制书是皇帝的专用文书.始创于秦代,终结于清朝,时间跨度达两千年之久,代表着封建皇权,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文章以朝代为线索,按照制书发展的时间顺序考证制书的变迁情况,分析制书在各个朝代的功能、体式、工作制度、处理程序等变化发展,探究制书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制书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书是皇帝的专用文书.始创于秦代,终结于清朝,时间跨度达两千年之久,代表着封建皇权,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文章以朝代为线索,按照制书发展的时间顺序考证制书的变迁情况,分析制书在各个朝代的功能、体式、工作制度、处理程序等变化发展,探究制书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铁券文书是表明明代贵族爵位的凭证性文书,是明代封赠文书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认识明代贵族政治的一个重要角度。本文根据史料记载,结合现存的铁券文书原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铁券文书在明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颁发及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铁券文书的形成、处理与管理,以期从政治和文书管理两个方面认识明代铁券文书。  相似文献   

7.
在明代官府常行文书中,帖文主要以低品级衙门为行文对象,灵活适用于具备较为直接的隶属关系或是职务往来的上下级之间;同时在地方行政中,帖文也实现了行移范围向民间社会的延伸.从文书形态来看,明代帖文承袭了"帖"类文书的基本结构,又因明代文移制度的影响,在用语、格式等方面呈现出规范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诰敕文书是明代不同爵位贵族和不同品级官僚的凭证性文书,体现了明代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的特点。本文根据史料的记载,并结合现存的诰敕文书原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明代诰敕文书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爵位和官阶的诰敕文书,在文体、结构、撰写、颁发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认为明代诰敕文书在使用上,是官员考绩制度的一部分,体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9.
档案房是清代盛京内务府管理的一个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的机构,在清代文书档案保存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书档案管理外,其在物品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黑图档·档案房》中涉及的汉文档案内容以及满文档案目录,探究档案房在笔墨管理、对米豆差粮的管理、对迎接皇室档案所需物品的管理、宫殿附近柴薪与花炮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明代《孔府档案》在形成、流转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书形态,这些文书形态可作为考察明代孔府日常文书制作、行政事务处理实态的切入点。明代《孔府档案》中的文书形态有草稿、定稿、正本、存本、副本及抄件,不同文书形态的形制、内容、施用对象有一定差别,其认定要件也各不相同。厘清档案中的文书形态,既能方便对其进行整理,亦能有利于判定其史料价值及各方面的利用。此认定方法具有共通性,同时适用于对其他档案的文书形态认定。  相似文献   

11.
清代票签     
票签,是明清两朝内阁处理京内外官员所上题奏本章所用的一种文书.清朝票签多为白宣纸制,分为草签和正签,其中,正签一般长约22厘米,宽约10厘米. 清沿明制,实行内阁票拟制度,在京各部院衙门及京外督抚、将军等所上本章,均送交内阁办理.  相似文献   

12.
刘子扬 《历史档案》2001,14(4):122-128
清代内阁六科史书,为清内阁所遗存原始资料之一种,系六科在办理官员上呈之题本文书的过程中,依逐日下科的红本内容,摘录、编纂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学者们利用清代的文书档案研究和考证《红楼梦》,写出了不少红学著作,可见,历史档案在红学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红楼梦》小说本身在写人叙事中也大量地涉及到了文书和档案.特别是书中人利用文档管理家务的例子十分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古代一种奏议类文书,题本产生于明代,是我国明清时期一种重要的文书,有近五百年的使用时间,在明清两朝的政治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初,太祖强化君主集权,对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都制订了详细的规范,在奏议类文书方面规定臣民奏事用奏本,奏本在字体、字数、纸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制度条规缺乏可实行的现实依据,后嗣之君又多怠政,因此只能在不改变祖训的前提下对旧有的制度进行变通处理。由于奏本的使用规定过于烦琐,官员处理急切机  相似文献   

15.
一、内阁大库档案概况及其流转 内阁大库档案由明档、盛京旧档和清档三部分组成.明档是清统治者修纂<明史>时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资料,包括明代各朝档案,以天启、崇祯朝最多.  相似文献   

16.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6,(20):57-58
太平天国政权在起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文书档案,建立了颇具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这些文书档案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太平天国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揭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上行文书,发轫于宋元,而兴盛于明,终结于清.揭帖在明代作为文书,主要是和几千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焱 《兰台内外》2022,(3):53-55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未明确其管理主体,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兼职,信息化建设迟缓,直接影响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应结合实际,对文书档案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切实发挥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代贴黄制度是一种文书摘要制度,源起于唐朝的事由,经宋代引黄制度得以发展.而作为明代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贴黄制度的实行与明代公文息息相关,不仅影响了其发展趋势,还反映出公文发展的规律性,为研究明代公文概况提供了全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立卷的弊端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在总结立卷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开始进行了文书立卷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正在被计算机管理所取代,随之而产生了大量电子档案目录和档案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