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唐凤鸣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93-96,106
湘南古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记录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精神,承载了湘南先民的情感与亲情;具有民俗文化价值和较高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价值;开发、利用其传统特色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湘南民居的历史及文化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凤鸣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102-108,F0003
湘南古民居是明清时期湘南地区相对繁荣时期多种文化孕育的产物,既有着湘南独特的地域特色,又蕴涵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体现出湘南人家族延续的伦理、鲜明的宗族结构、平静与中庸的契合以及物化的环境观,给人以人文精神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皖南古民居依山伴水而建,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独有的徽州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皖南古民居依山伴水而建,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独有的徽州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皖南古民居独特的建筑特点及室内装饰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皖南古民居形成的原因及其建筑装饰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对现代室内设计案例的分析,概括总结出使用直接引借、意境营造、抽象提炼等方法将皖南古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使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塑造出新的民族文化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州民居在村落选址、民居建筑和装饰细部的处理上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揭示徽州居居所具有的环境美、建筑美、装饰美的特点,加深对徽州文化的理解,而且对现代环境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湖湘传统民居建筑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古民居建筑其魅力除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外,还在于通过建筑装饰形成了与其它地域不同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相统一;朴实简洁的装饰特色;浓郁的楚巫神秘风韵;天然的湖湘乡土气息;浪漫的写意情趣.传统的民居建筑装饰,是湖湘传统建筑最具有艺术特色的部分,它永恒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彰显湖湘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是徽州地区特有的艺术和文化综合体,它既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发展轨迹,又象征着徽州地区的艺术价值取向.本文以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为研究内容,先对其类型与特色进行分类阐述,最后论述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所具备的审美、文化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居建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徽州古民居建筑来讲主要是中原文化以及山越文化结合的一种产物.就整体而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承载着一些美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讲徽州居民建筑的"中堂"书画装饰在装饰文化中是一种特色,同时也是徽州的主要代表性文本.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结合当地教学资源——蔡氏古民居建筑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闽南传统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徽州古民居建筑彩画是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显赫的艺术造诣.本文以徽州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徽州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全面梳理了建筑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徽州彩画装饰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徽州建筑彩画的装饰功能.最后总结出我们应该对徽州传统古建筑彩画进行保护,让徽州的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浙西(衢州)明清古民居的建筑装饰风格融浙、闽、赣、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手工技艺、人文背景及人口迁徙是浙西古民居装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借鉴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木材的选用和木雕工艺的运用对湘南古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木材的选用上,湘南地区的人们注重方便、经济和审美,主要选取当地产量大、本身材质好、符合百姓审美习惯的樟木、杉木和松木等树种。以当地的木材为材料,湘南地区发展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木雕装饰,在制作工艺、雕刻形式、艺术特色方面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装饰内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民居的村落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居住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湘东北地区大屋民居所蕴涵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居住文化因子,揭示出大屋民居与中国传统建筑在文化思想和精神实质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以及影响,特别是湖湘文化内容上看,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是息息相关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也是地方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地方民族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蔡氏古民居的石刺艺术,通过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的认识,理解民族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艺术成就、地方特色,从而给今天的艺术创作以重要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16.
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以成都茶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种植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国饮”。茶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在全国各地都十分发达。巴蜀茶文化与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具有极大潜力和魅力的资源宝库,也是发展和繁荣成都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打造茶馆文化产业,可以拓宽成都市旅游开发亮点,成为历史与民俗融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综合文化工程,以体现成都休闲文化城市风格。  相似文献   

17.
岑巩境内流传的古思州傩戏以宫廷傩和民间傩为主,而宫廷傩是中国古代四大傩戏之一,目前仅在湘黔交界处存留,国内其它地方尚未发现。而以宫廷傩戏剧目《喜傩神》为代表的傩面具制作工艺则代代秘传,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文化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清末,湖南的出版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长沙的官书局为首,家刻、坊刻等各种形式的出版业纷纷登场,刊刻出版了许多图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存古籍,保护文化遗产,才能保存一个完整的囊括了所有文化层累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