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了解、体验、感悟社会.是学生学习语文,积累真实写作素材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学生作文“无病呻吟”或“为无米之炊”而困扰的最佳之路,是培养学生作文与做人能力的最佳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蔡维真 《现代语文》2007,(1):103-104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应是动态、生成、开放的,习作过程应是充分自由的个性化的过程。一方面,它是学生生活、情感、语言积累外化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自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过程。习作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媒体”,而非“枷锁”,我们要凭借此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了解生活、认识社会、掌握知识、升华思想、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一个内外沟通,前后促进,学科融合的开放的作文课堂,使作文教学过程成为思维碰撞、兴趣激发、吸纳与表达互为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储存材料,即积累信息。那么良好的信息材料来自哪里呢?即来自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作文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热爱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体验自然世界,观察获取信息教材呢?值得借鉴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那就是有时间带领孩子出去放风筝,这就是告诉孩子“志当存高远”。同时也是暗示孩子:观察是人们获取信息材料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与学的目光引向社会生活,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也是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成语学习是词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语的学习、识记和运用则是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必修课”之一。让成语的教与学行走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积累和运用成语的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应的有责任。下面谈谈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积累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申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本文谈谈如何使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马文斌 《学语文》2007,(3):9-39
初中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个薄弱环节。怎样才能辅导学生学会作文、写好作文呢?一、学会观察,积累素材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  相似文献   

7.
“大语文”教育观是小语整改的理论基础,它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语文教学完全寄托于语文课堂和语文课本上的做法,而要把课内外、校内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大胆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强化语文实践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积累与表达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两难的现象:一是教师难教;二是学生难写。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几点小体会与大家分享。一、素材积累作为语文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一切文学样式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即便再教多少写作方法和技巧于学生,写作时也还是无从写起,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布置很简单的一个作文话题,在我们看来应该很容易写的作文,到学生那里,便成了无话可说,即…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教学的开放,强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诚然,语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现代语文教学更是呼唤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新大纲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调整修订,指出“要改进作文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和对新大纲的学习体会,就“四个结合”谈谈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指导,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密切作文与生活的结合,让习作内容漂远流长 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言之有物”,这“物”从何而来呢?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实践证明作文必须从生活入手,那么在采撷作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加强指导呢? 1.丰富学生生活,充实习作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留心观察。活动内容要多样化,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类活动都是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作文教学新理念,重视生活积累,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从而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其关注局限于语文课堂与家庭生活,忽视社会生活中生活经验与语文习作的联系。基于"生活教育"思想,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看一看,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整个生活相等 ,因此小学习作训练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能局限在课堂里 ,应该与自然、与社会相沟通 ,因为“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叶圣陶先生语 )。因此 ,我们应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 ,努力构建开放式的习作训练教学体系 ,在习作题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作文所受的时空限制 ,让学生在主动发展中提高习作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积累素材的渠道要拓宽叶圣陶先生说过 :“训练学生写作 ,必须注重于倾吐他的积蓄。”要解决学生习作难的问题 ,首先要改变他们“生…  相似文献   

15.
师成艳 《教师》2012,(25):101-101
小学生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有目的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思维能力。我认为主要应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着手,每节作文课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使作文变难为易,把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渗透到写作过程中去,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一、留心生活,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重视、丰富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活动将作文课堂向更广阔的空间、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和渗透,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我们都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我们要想比较准确、具体地反映事物,首先得认清事物。这就要从观察人手,所以我让学生从观察日记开始.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做起,进行系列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连接,拓宽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从而能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积累语言,内外兼修鼓励学生多诵读,增加积累,发展语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内外兼修,积累语言呢?1.赛中品味  相似文献   

17.
教会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实践的一个问题。语文学习其实就是“积累”与“运用”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积累,把积累到的知识语汇运用到表达中去,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问题。掌握“积累”和“运用”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养成习惯,做到这些,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智能特点与兴趣指向,力求在作业设计上实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立足文本解读与赏析,寻求、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借此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文本,感悟生活,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9.
犤设计理念犦1.凭借教材,让作文走进生活。《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本节作文设计,凭借教材(人教版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四)中的《学写书信》,灵活处理并精心设计与山区“希望小学”进行“手拉手”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懂得《学写书信》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书面写作能力。2.活用教材,畅写真实的生活。作文教学要努力体现作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习作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20.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作文教学长期以来 ,形成的是一种空对空的局面 ,教师的指导空洞而无实际内容 ,学生的学习索然无味。每次作文课 ,学生都喊头疼。而且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 ,内容千人一面。因而我在设计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 ,兴趣为主 ,生活为主 ,实践为主”的“四主”原则。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发兴趣 ,作好铺垫。师 :同学们 ,你们当过记者 ,有过采访经历吗?生 :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